内容摘要:6月16日,2024中國百城槳闆公開賽(安龍站)開賽,響徹安龍縣萬峰湖鎮壩盤村上空的一陣陣呐喊聲,來自廣東、上海等地120多名槳闆選手,在南盤江清澈水面上揮槳逐浪狂奔……
“加油!加油!加油……”6月16日,2024中國百城槳闆公開賽(安龍站)開賽,響徹安龍縣萬峰湖鎮壩盤村上空的一陣陣呐喊聲,來自廣東、上海等地120多名槳闆選手,在南盤江清澈水面上揮槳逐浪狂奔……
精彩絕倫的“盛會”,吸引3000多名遊客在領略南盤江“十裡小三峽”奇峽幽谷風光中,感悟布依族“八音坐唱”、古法造紙工藝、古樸典雅布依族民居“吊腳樓”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感受中華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裡鄉村旅遊從“落寞”到輝煌的精彩“蝶變”,得益于民進中央等部門的傾情支援,凝結着幹部群衆的智慧心血和不懈努力。
搶救古寨文化迸發新活力
壩盤村,鑲嵌在如詩如畫的“馬嶺河峽谷——萬峰湖”國家4A級旅遊景區裡,儲存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布依族“八音坐唱”,有古法造紙工藝、布依族民居“吊腳樓”等優秀傳統文化記憶,有南盤江“十裡小三峽”奇峽幽谷風光、1000餘棵濃蔭蔽日古榕樹群、兩公裡沿江青翠蠻竹帶、2600畝天然林……被譽稱為貴州版“馬爾代夫”。
壩盤村多數人家祖籍江西,有600多年曆史,現有148戶635人口,布依族人口占99%,加上各民族間通婚,布依族、壯族、漢族等民族和睦相處,早已成為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典範。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村裡文化“根脈”得到搶救。
大陸偉大的四大發明之一“蔡侯紙”造紙工藝,明初傳到壩盤,因原始造紙方式效益低瀕臨失傳。2021年初有了轉機,駐村第一書記張碩争取到民進中央支援,投入15萬元實施古法造紙改造項目,讓“老樹發新枝”,29戶造紙戶平均年收入有2萬多元。
布依族古民居“吊腳樓”,采用依山而建、随形生變“天人合一”構造手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表現得淋漓盡緻。可惜它在風雨飄搖中漸漸破爛而瀕臨消失。2020年以來,民進中央引進投資商投資400多萬元,縣裡争取項目資金240萬元,及時搶救性修繕15棟、改造3棟,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古建築風格。
“村裡有32人能奏唱‘八音坐唱’。”村支書陳啟仁說,“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曲藝說唱形式,用牛骨胡、葫蘆琴、月琴、刺鼓、箫筒、钗、包包鑼、小馬鑼等樂器合奏,旋律古樸、流暢、優美,曲目有《敬酒歌》《擇偶歌》等40多首,涵蓋敬老愛老、熱情待客、勤勞持家等内容,後來增加“感黨恩”内容。
同時,村裡以《村規民約》限制和宣傳教育方式,保護古法造紙設施、布依族古民居“吊腳樓”建築及古榕樹群、蠻竹帶、天然林。
村裡文化“根脈”正迸發新活力、孕育新希望。
築牢鄉村旅遊發展基石
壩盤鄉親先祖世代刀耕火種、土裡刨食,窮苦日子亘古不變。解放後特别是改革開放後,鄉親生活漸漸好轉。
可是村裡僅有220餘畝耕地,主要種水稻、玉米等糧食,設施建設滞後、缺乏支柱産業……2013年個人所得不足2300元。
2014年,壩盤村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等七部委,明确為全國首批2000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2015年9月,民進中央定點幫扶壩盤村,先後選派鄭濱成、李薛飛、滿運磊、張碩、李卓清5名共産黨員,接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幫扶工作。
民進中央邀請專家“合計”,制定《壩盤村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依據其實施項目建設。通過協調項目、招商引資等方式支援,實施古法造紙改造項目,修繕改造布依族古民居“吊腳樓”、4公裡通寨路、2.8公裡旅遊觀光線路、600多平方米民族文化廣場,支援120名鄉親外出務工……2019年,壩盤村退出貧困村行列,開啟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征程。随後,民進中央等多部門接續傾力支援壩盤建旅遊碼頭、環寨公路等,築牢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基石。
開辟文旅融合發展新“賽道”
“怎麼才能讓鄉村旅遊火起來呢?”萬峰湖鎮黨委政府上司及壩盤村兩委幹部一直在探尋。
2023年,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黔西南州舉辦,而槳闆體驗活動于9月16日在壩盤村如期舉辦,吸引2000多名遊客來旅遊觀光。
看到“盛況”,鎮村幹部萌生辦賽事帶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念頭,并争取到民進中央等多部門支援,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确定在壩盤村舉辦2024中國百城槳闆公開賽(安龍站)。
今年3月初以來,萬峰湖鎮緊鑼密鼓籌辦賽事,給鄉親增收帶來商機,開辟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賽道”。
“每周能賺3000元左右。”經營“農家樂”的王超武,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村裡4家“農家樂”、18家槳闆運動公司、3家親子遊樂服務公司、82個服務攤位應“賽事”而生……全村戶戶憑借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實作增收。
“壩盤村森林覆寫率達92.7%,這些年來相繼入選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評為全省文明村、全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陳啟仁臉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我們将借鑒‘村BA’‘村超’賽事成功經驗,打造‘村闆’等品牌賽事,讓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新‘賽道’成為鄉親通向共同富裕‘快車道’。”萬峰湖鎮黨委書記劉萬金信心滿滿。
二審 文國坤
三審 舒鵬倩
(責任編輯 鄧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