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市育才第二國小校長李文華:教育,就是尊重規律

作者:長江日報

校長說

編者按: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超級課堂》周刊推出"校長說"欄目,聚焦有影響力的知名校長,發掘新近的校長,展示武漢中國小校長的智慧、學校理念,以及學校管理的新理念、新探索。

校長名片:

李文華,武漢玉才二國小校長。湖北省骨幹教師、湖北省優秀德教教師、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教33年,做學校管理27年。引領整個體育隻有兩個小人物堅定地踐行"同一教育"這一特色的教育模式,學校、學生、教師在國際、國内獲獎水準較高。發展到今天,學校以"一校三區"的學校格局,優質的辦學效果赢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

武漢市育才第二國小校長李文華:教育,就是尊重規律

武漢育才二國小校長李文華與同學們親切互動。

什麼是教育?你從事教育管理的時間越長,你就越強烈地感覺到,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你的想法多麼創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法律。尊重兒童成長規律,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做好各項教育正常。

如何呵護自然

讓學生"玩名人堂"?

2020年7月,因疫情而推遲一個月的聯考交出了五個"零"高分答案。一群剛到考場的孩子見面,回到育才兩個小家看望兒時的老師。其中,有武漢市聯考文科第一名,我校2014屆畢業生夏啟陽。他是每個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絕不僅僅是會讀書的孩子,他們是可以多學玩的孩子。

我始終相信,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能玩會學。教育就是尊重法律,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本性和潛能,轉化為适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能力。

基于此,我們一直在探索和建立 - 為孩子們"與名聲一起玩"的課程和學習空間。在現代"創意工坊"中,孩子們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魔術盒、微電影制作等趣味課程中感受創造未來的喜悅;互動式"非遺物公園""楚戲舞台",以及版畫、剪紙、舞獅龍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快樂吧,歌羅"是一個健身訓練區,成為孩子們最受歡迎的去處之一,名字也是由孩子們自己取的!

此外,結合語言拓展閱讀研究,學校開辟了"愉悅閱讀世界""電子閱讀空間"。結合數學思維課,"數學廣場"已經改造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書籍和有趣的數學元素,如"數字沙發"和"數學郵票"。這些空間,拓展了語言素養的培養,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讓課堂變得更有趣、更有趣。

現在,我們最大限度地從每個實體空間中釋放教育能量,提供70多個校本課程。在這裡,孩子們與機器人,藝術,發明一起玩耍...讓教育回歸孩子的本性,拓展多管道,讓學生在探索中選擇最适合的成長道路,"玩"出路,"玩"名。

面對家長的要求,學校應該擺出什麼樣的姿态?

在辦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家與校的沖突。為了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一支聯合教育力量,大多數學校都成立了各級家長委員會,我們學校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在參加六年級家庭委員會座談會時,家長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教室的桌椅都老了,學校可以更換嗎?坦率地說,作為校長,我有我的擔憂:六年級學生還有幾個月的畢業時間,而之前的六年級桌椅"受傷"最多。現在改變,這合适嗎?但經過片刻的思考,我當場回答了你:把所有六年級的學生換成新的桌椅。

聽到這個消息,六年級的家長們在人群中歡呼起來,孩子們特别高興。沒想到的是,家長和孩子發起了一項倡議,号召大家珍惜新桌椅,組織每個孩子在倡議書上簽名。我既驚訝又感動地看到這個倡議的名字。

學生的桌椅老舊,絕不是簡單的"改不改"的問題。我們不僅要考慮教育管理者的觀點,還要從教育夥伴的角度來權衡,用"同理心"看待家長的需求。這兩種立場并不對立,但可以實作雙赢。

回歸成長的真,推動内心去了解家長的聲音,不要讓家裡學校的溝通改變品味,也不以流動的形式。在成長的"馬拉松"中,我們都在一起對着孩子大喊"加油"的群。家校響亮而美麗的和諧,終于融入了孩子的前進動力,加速。

選擇"學區房",結識好老師

哪個更重要?

我一直認為:一所好學校和一批優秀的教師不是一次性的,沒有磨練和文化沉浸的實踐,就不可能成就名校和名師。"三歲學校"和"五歲有成就的教師"的口号顯然不尊重教育規律。

我想告訴你們我參加過的一個數學教學和研究活動。

這個教導就像一個教訓。舞台上有一位數學老師,舞台下坐着很多數學老師。舞台上的老師在講解一個問題的思維方法,舞台下的老師在做筆記。我瞥了一眼坐在我旁邊的老師,發現她的書上寫滿了銘文,其中一個刻有至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解決方案。這一段的"教研班"很充實,前後兩位老師講課,講解後,不管老少少,每位老師當場也完成了一張小試卷,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至此,本節的組織者,教學總監,給每位老師配置設定了課後作業:圍繞今天的方法,四個有趣的數學題的想法,并且必須是原創的。

這一段"教研"是一個縮影,它展示了教師們真實的教學和科研狀态。另外,我特别欣賞老師們經常在課堂上進行"小教學與研究",為了解決當天教學中的小問題,我們自己進行讨論,有時甚至赢得臉紅脖子厚。年長的老師經常向年輕教師傳達這樣一種觀點,即老師應該首先教學生學會思考,其次是掌握方法和觸摸旁路,因為最好的"教學"是讓學生學會"學習"。

回到教育的國中,老師們不急于取得成果,而是腳踏實地的指導,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最簡單的教學套路每分鐘走進課堂,學生的音樂,這樣就能成就一批"好老師",而更多優秀的老師自然會成就"好學校"。在我看來,選擇一個更昂貴的學區房間不如有機會遇到一位專業和有愛心的好老師。

"四糖"的故事。

你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都知道陶行志先生的"四糖"的故事——一個男孩用泥打同學,沒有受到批評,反而獎勵了四糖,看似不講原則,看似不明确的獎項,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有人說,教育應該有一顆善意的初心,誠信的前提是老師懂得看不起孩子;

在這裡分享一個師生之間"借1分"的小故事。每個測試學生都非常關心自己的成績,97分和98分對于學生來說相差不大,但89分和90分對于一些學生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媽媽們經常對孩子說,"這次要考90分。這意味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一位中文老師在學生複習小考中發現,一個小女孩班上的分數是89分,老師很了解這個孩子,這是班上中年級的孩子。當然,老師們也知道,此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比分數本身更重要。于是,老師做了一個溫暖的小動作,在試卷上給了孩子90分,然後把孩子拉到一邊,悄悄地告訴孩子:"借1分,下次再說。"最終,孩子因為老師的善意行為,進而增加了很多學習動力!"這位老師"借1分"給孩子不僅得分,更要自信,就是鼓勵孩子前進,"下次還來"不僅是告誡,更是一種鼓勵和期待。

"四糖"和"借1點"是老師用心良心鼓勵孩子成長,真正的教育是師生之間的心與心,當老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了解不同孩子的個體需求,才能讓愛、平等、尊重等美好教育慢慢綻放, 也讓深邃而深刻的教育行動才能有分支。

孩子進入一年級

父母需要知道什麼?

學年剛開始不久,我就邀請了一年級家長代表和我一起吃午飯。家長們驚訝地發現,有3000多名老師和學生同時在吃飯。他們拿出手機記錄下當天孩子們的飯菜:食堂師傅推着餐車,排成一排走進教室送飯。

我們不僅談論午餐,還談論學習,因為我們與父母聊天。

學校每天有三道菜,還安排了糧食餐,每周通過網站釋出食譜,飲食委員會審查和調整食譜。食堂老師和生活老師每天至少提前半小時進食,以確定兒童的食品安全。孩子們每天使用的餐具,是學校特聘專業公司分發消毒碗勺,安全放心。

家長也表示:感覺學校作業不多,有的擔心孩子"吃不飽"。我也借此機會通過機會與家長共進午餐:低年級孩子注重習慣和興趣的培養,隻要遵循老師的腳步,保持學習興趣是最好的狀态。如果你的孩子有更多的精力,他或她可以探索其他興趣。特别是,不要建議家長在一年級就帶着孩子開始各種"peiyou",孩子身心疲憊,影響學校的正常學習,如果一開始就有學習心理的疲憊,那将不值得損失!

對于一年級的寶寶,我也談了幾點建議:坐起來——知道自己從幼稚園就已經是國小生了,适應角色的變化,能坐下,培養專注的習慣;能夠遵循國小生的标準,對自己的行為、行為規範都有基本的要求,此外,還要特别指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讓孩子自己做,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在國小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不會總是清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經常丢了三四個,父母也不會費心去幫忙送——不知道如何放手的父母,孩子就永遠不會長大。是以,從一年級開始,期望父母幫助孩子"斷奶",并賦予他們獨立行走的能力。

回歸兒童世界的規則,給孩子"呼吸"的時間,讓孩子無力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有決心,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學會給孩子空間,學會慢慢等待,相信孩子會給你一個驚喜!

響亮的聲音,大象看不見。回歸孩子的本性,回歸原有的成長,回歸教育的初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基礎教育。道法是自然的,尊重規律,才能讓每個孩子學會一生的功德。

(|年武漢市育才二國小校長李文華)

編輯:舒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