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代晉稱帝,降晉帝司馬德文為零陵王,東晉就此亡國。
說實話,對于得知即将遜位的消息,司馬德文還是異常開心的,畢竟東晉立國百年了,幾乎沒有一個皇帝有實權,而且在位的時候又小心翼翼,稍不如意就受到權臣的逼迫。
如今能夠退位,再也不用整日擔心了,況且,此前禅位的皇帝待遇都不錯,比如漢獻帝劉協、魏元帝曹奂、蜀後主劉禅以及吳末帝孫皓等等,在晉朝都過的不錯。
因而司馬德文覺得,自己在劉裕稱帝後,也會過得很舒坦。
起初,劉裕還是真對司馬德文不錯的,其正朔、車駕、衣服等都依晉朝規格。
劉裕老來得子,看他女兒名字劉興弟、劉榮男、劉欣男就知道,多渴望一個兒子
但不久,劉裕就起了殺心,原來劉裕當年太窮,娶不起媳婦,直到中年發迹後才生了幾個兒子,因而到了稱帝的時候,劉裕最大的兒子劉義符不過十五歲。
和司馬家篡位後相比,劉裕本家勢力實在太弱了,很顯然,不利于劉家持續掌控朝廷,而且劉裕也怕有人利用司馬德文搞事,無奈之下,隻能毒殺了司馬德文。
至此,劉裕開啟了屠殺前朝皇室的惡劣。
當然劉裕殺的皇帝不止司馬德文一個,晉安帝司馬德宗、桓楚的桓玄、南燕慕容超、西蜀谯縱、後秦姚泓,都是直接或者間接死于劉裕之手。
不知道是不是司馬德文臨死前的詛咒,劉裕死後,一幫子孫為了争奪皇位不斷内讧,屠戮宗室如家常便飯,哪怕劉家再能生,也趕不上鋒利地屠刀。
或許真的有詛咒吧,到了劉宋滅亡的時候,劉裕的後代僅有一個人,還是逃亡到北魏的,要是繼續留在劉宋,劉裕怕不是真的要斷子絕孫了。
劉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王朝了
劉裕:七個兒子,六個絕嗣
劉裕生前共有七個兒子,分别是劉義符、劉義真、劉義隆、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義季,其中立了老大劉義符為太子。
考慮到劉義符年紀太小,劉裕安排了四個輔政大臣輔佐,結果剛死沒多久,四個輔政大臣就聯手廢了劉義符。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劉義符長大了,聯合二弟劉義真一起,想要收回皇權,幾個輔政大臣不肯,先殺了劉義真,又廢殺劉義符,迎劉義隆為帝,是為宋文帝。
宋文帝在位期間,讓劉宋達到了繁榮,但因廢太子之事,被太子劉劭弑殺,死于非命。
宋文帝的元嘉之治,是南朝第一個盛世
老四劉義康,因和宋文帝一起執掌朝政,遭到宋文帝猜忌,被宋文帝廢殺。
老五劉義恭在宋前廢帝時期密謀廢帝,慘遭宋前廢帝劉子業肢解。
老六劉義宣同樣死于非命,平定劉劭之亂後,想要謀反,失敗後死于獄中。
唯一善終的就是老七劉義季,但看到劉義康被宋文帝廢殺,自知自己也備受猜忌,整日酗酒度日,這才善終。
而這個皇子裡,劉義符被廢殺的時候太小,沒有子孫;
劉義真:他也沒有兒子,但宋文帝安排自己的第五子劉紹為其嗣子,其幾個兒子都在劉宋内亂中被誅殺殆盡,至此劉義真一系絕嗣;
劉義康:有三個兒子,但死于劉劭之亂,也絕嗣;
劉義恭:兒子衆多,前前後後有十六個兒子,但十二個死于劉劭之亂,四個被劉子業弑殺,也絕嗣;
劉義宣:同樣能生,他的兒子更多,有十八個,但都死于劉義宣的叛亂,絕嗣;
劉義季:雖然沒搞事,但隻有一個兒子,兒子又給他生了兩個孫子,其中小孫子在宋順帝時期謀反被殺,劉義季一系也絕嗣。
可以說劉裕的七個兒子裡,僅有宋文帝一個人有後人。
宋文帝:十九個兒子,僅有一個後人
宋文帝是生育達人,前前後後生了十九個兒子,其中長子劉劭為太子。
但宋文帝晚年一直猶豫要不要廢太子,劉劭害怕被廢,提前動手,直接聯合二弟劉濬一起弑君自立,引發“元兇之亂”。
但自立沒多久,就遭到其他兄弟的聯合反抗,最後宋文帝第三子劉駿得以稱帝,是為宋孝武帝。
《笑祖儉德圖》,說得就是宋孝武帝嘲笑劉裕的節儉
而宋孝武帝是宗室身份稱帝的,為了穩固皇位,開始屠戮幾個兄弟,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參與“元兇之亂”的幾個兄弟了。
劉劭、劉濬:全家被毒殺
劉铄:因默許劉劭弑君和反抗劉駿,也被毒殺,三個親生兒子倒是活了下來,但劉子業繼位後,想要奸淫其王妃江氏,江氏不從,劉子業将她和三個兒子一統殺害,宋明帝時期雖然過繼,但都死于非命,絕嗣。
劉子業的惡績,人盡皆知
劉紹:被過繼給劉義真,前面說了,一番變故後也絕嗣;
劉誕:因備受宋孝文帝猜忌,被迫起兵,事敗全家被殺,絕嗣;
劉宏:其兒子劉景素在宋後廢帝劉昱被誣告謀反,全家慘遭殺害,絕嗣;
劉袆:宋明帝時期,受到柳欣慰叛亂的牽連,被宋明帝勒令自殺,其兒子劉充明倒是活了下來,但劉充明死後無子,絕嗣;
劉昶:因劉子業大肆屠戮宗室,吓得立馬逃亡北魏,算是給劉裕留了一絲血脈,畢竟是劉裕子孫,北魏給了極高的待遇,但長子劉文遠在北魏宣武帝時期參與謀反被誅殺,幼子劉承緒早夭,隻有次子劉輝活了下來,甚至娶了孝文帝的女兒蘭陵公主為妻。
隻是劉輝在北魏反複作死,甚至打死了蘭陵公主,北魏朝廷一怒之下,将其打入死牢,要不是幸逢大赦得以出獄,劉裕連這個最後的子孫都沒了。
不過好在劉輝得以留下子孫,但此後家勢沒落,傳承不可考,日後聲稱自己是劉裕血脈的人,實際上都是劉輝這一脈流傳下來的。
劉渾:在宋孝武帝時期,因僭越自号楚王,被廢為庶人,後逼他自殺,死的時候才十七歲,沒有子孫,絕嗣;
劉彧:劉子業被弑殺後稱帝,為宋明帝;
宋明帝
劉休仁:劉子業被弑殺後,擁立宋明帝,但遭到宋明帝猜忌,被賜死,兩個兒子一個十九歲、一個十一歲,都死于劉景素之亂,絕嗣;
劉休佑:遭到宋明帝猜忌,被廢為庶人,沒有兒子,絕嗣;
劉休茂:宋明帝時期起兵叛亂,被殺,沒有兒子,絕嗣;
而後劉休業、劉休倩、劉夷父三個皇子都早逝;
劉休範:在宋後廢帝劉昱時期起兵叛亂,一度打到建康,然而叛軍攻入建康,劉休範卻滑稽的在後方被蕭道成派人斬首,鬧了一個笑話,這次叛亂也促成了蕭道成的崛起;
劉休若:遭到宋明帝猜忌,被賜死,絕嗣。
至此宋文帝一系,滿打滿算,僅有三個兒子有後人,但真正有後人的僅有劉昶罷了。
宋孝武帝劉駿:二十八兒子,全部絕嗣
劉駿算是劉宋皇帝裡的生育達人,生了二十八個兒子,隻是這些兒子都死于好大兒劉子業和兄弟劉彧手上。
劉子業堪稱劉宋版皇室清理大師,宋孝武帝雖然也清理宗室,但都清理的旁系,但劉子業倒好,盯着自己兄弟殺。
而後劉彧刺殺劉子業,和劉駿兒子劉子勳争奪皇位,獲勝的劉彧将劉駿兒子全部誅殺。
更要命的是劉駿這些兒子大都年幼,畢竟劉子業登基的時候才十五歲,其他兒子能有多大。
劉子業這輩子,基本沒幹啥正事
是以别看宋孝武帝生的多,但一個後代都沒有,包括劉子業自己,畢竟劉子業被弑殺的時候才十七歲,也沒有一兒半女,至此,宋孝武帝劉駿絕嗣。
宋明帝劉彧:十二個兒子,全部絕嗣
劉子業被弑殺後,宋孝武帝的弟弟劉彧繼位,是為宋明帝,宋明帝兒子也不少,十二個兒子,有十個存活的。
但在宋明帝時期,繼續剪除宗室,而經過宋孝文帝、宋前廢帝劉子業和宋明帝三代帝王的清理,劉宋宗室人口大大減少,除了幾個實在沒啥本事的,比如劉休範等人,基本就剩下了宋明帝的兒子了。
事實證明,哪怕沒啥本事,也有稱帝的夢想,宋明帝剛死不久,劉休範就起兵了,隻不過他真的爛泥扶不上牆,以搞笑的方式結束。
劉休範之亂
回頭看看宋明帝的幾個兒子。
劉昱:宋明帝駕崩後繼位,和劉子業一樣,是個頑劣不堪且兇狠殘暴的君主,引發劉休範之亂,促成蕭道成的崛起,最終被蕭道成廢殺,時年十五歲,絕嗣;
劉準:劉昱被廢後,劉準被擁立為帝,但基本就是傀儡了,朝政都被蕭道成掌握,禅位後被殺,時年十三歲,絕嗣;
劉智井:被過繼給劉休倩,早逝,絕嗣;
其餘劉燮、劉友、劉跻、劉贊、劉翙、劉嵩和劉禧,都在劉宋滅亡後,遭到蕭道成的屠戮,至此宋明帝也徹底絕嗣。
蕭道成
因而劉宋滅亡後,除了逃亡北魏的劉昶以及其後人,立國六十年的劉宋先在内讧裡被屠戮了一番,亡國後又被蕭道成清理了一番,别看劉裕很能生,但都沒能活下來。
别看蕭道成現在殺了歡,但其子孫很快就走上了劉裕子孫道路,幾乎被屠戮一空。
說實話,劉宋宗室算是各個王朝裡比較慘的宗室了,兩晉時期,雖然也很少有皇帝有子嗣,但旁系卻異常繁榮,也留下了不少後代,就連習慣絕嗣的兩宋也是如此,皇帝血脈生育堪憂,但宗室生育能力一個賽一個,導緻他們即便亡國了,依舊有不少後人。
但劉裕這個不一樣,是真的要絕嗣的那種。
不過劉裕嫡系雖然在南朝絕嗣(劉昶在北朝),但異母弟劉道憐還有後裔活躍于南朝,但随着劉宋的覆滅,他們在南朝也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