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擺脫對大電池、大電機、大油箱依賴,廣汽豐田發力智能電混雙擎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賀晴

成立20年,廣汽豐田舉辦首屆廣汽豐田科技日,本次科技日以“開創混動均衡時代”為主題,重點展示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目前,混動是電動化主風口,各大品牌都在争奪技術高地,混動路線不斷湧現。

擺脫對大電池、大電機、大油箱依賴,廣汽豐田發力智能電混雙擎

圖檔來源:時代财經攝

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寶林在活動現場談及自己對混動的了解。“混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是所謂重新整理某項紀錄嗎?是簡單加大油箱電池,單純比拼低油耗和長續航嗎?都不是。”他認為,混動的本質就是油和電的深度融合,它不是先電後油或時油時電,而在于充分發揮燃油和電力的優勢。其并表示:“插混賣得好,全靠油箱大。把油箱做大是套路,把電池做小才是技術。”

廣汽豐田還現場公布了國内幾款知名車企混動車型的電池容量、油箱容積以及油耗等資料。其中,長城Hi4-T的電池容量為37.1kWh,油箱容積70L,WLTC油耗為8.8L/100km;比亞迪五代DM-i的這組資料分别為15.8kWh、65L、3.98L/100km;吉利雷神混動上述資料為15.5kWh、55L、3.8L/100km;豐田第五代混動的資料則為1.8kWh、43L、4.07L/100km。

擺脫對大電池、大電機、大油箱依賴,廣汽豐田發力智能電混雙擎

圖檔來源:廣汽豐田

“智能電混雙擎以小電池實作高能效,擺脫對大電池、大電機、大油箱的依賴;它沒有高速動力延遲,沒有車速越高油耗越高的困擾。”廣汽豐田認為,其他混動在底層邏輯上就不是油電均衡,它們低速以用電為主,高速以用油為主,無法做到長時間油電共驅,油和電“貌合神離”。智能電混雙擎不用通過離合器,就能實作精準的功率分流,完全智能配置設定動力,油電無縫協作,是以平順性、可靠性也比使用離合器的插混車更好。

在過去的中國汽車市場,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企在油電混動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憑借價格實惠、油耗低等優點,日系混動曾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據可觀份額。而随着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日系車企普通混動車型這一傳統優勢賽道受到自主品牌的沖擊。

此外,油電混技術在中國市場不被視為新能源車。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1至5月,日系品牌新能源零售份額僅有1.1%。但在彭寶林看來,智能電混雙擎雖無新能源之名,卻有新能源之實。“電混更比插混強。”彭寶林在現場喊出。

不容忽視的是,插混已經成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火熱的賽道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2024年1-5月,國内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48.6萬輛,同比增長85.2%;純電動汽車銷量為240.7萬輛,同比增長12.7%。插混車型銷量增速遠超純電車型。

擺脫對大電池、大電機、大油箱依賴,廣汽豐田發力智能電混雙擎

圖檔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比亞迪、東風汽車、吉利汽車等自主車企紛紛推出自己的插混技術,激烈競逐2000公裡長續航、更低的熱效率等。

目前,業内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的讨論及競争依然激烈。“近期的插混市場,自主品牌日益占據主導優勢,增程成為自主和新勢力的獨享。”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作為老牌合資車企的廣汽豐田,一方面大秀肌肉,強推智能電混雙擎;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研發插混車型試圖破局,支援快充的插混車型将于今年10月在中國上市。同時,豐田也在積極研發更适合電動化車型的下一代發動機,并将應用于PHEV和HEV車型。據悉,廣汽豐田持續推進全方位電動化戰略,HEV、PHEV、EV、FCEV多路徑全線并進。

此外,以全固态電池為代表的豐田新一代電動化技術已有明确的量産時間表。在本次科技日上,豐田公布了新一代電動化技術進展,性能型锂離子電池、普及型磷酸鐵锂電池、高性能型锂離子電池和全固态電池共4類新一代電池,将從 2026 年起依次投入市場。最快落地的新一代電池是性能型锂電池,預計于2026年推出,續航裡程達到1000公裡以上,從10%到80% 快充隻需20分鐘。

當下,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在混動領域的“混戰”硝煙彌漫。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釋出後,首搭車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憑借長續航、低油耗迅速斬獲訂單,比亞迪高管李雲飛在直播時透露,秦L和海豹06的訂單量極為龐大。此番高呼“電混更比插混強”的廣汽豐田,能否在混動市場奪回更多份額,還有待市場檢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