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說到國際上有名的海上通道,除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外,在東南亞這塊還有個馬六甲海峽。不過馬六甲海峽還有一個可能的替代品,那就是“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克拉運河設想

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是泰國在17世紀就設想的一條運河,計劃是将克拉地峽挖開充當運河。

克拉地峽位于泰國的春蓬府和拉廊府之間,最窄處隻有約56公裡,理論上具備開挖運河的條件。

是以在17世紀70年代時,當時的泰國阿瑜陀耶王朝那萊國王就設想在克拉地峽這裡挖一條運河,以打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貿易航線。

隻不過當時的泰國國力有限,不像那些工業國一樣具備強大的生産力,是以這個計劃也就擱置了下來。

再後來就是日本侵略東南亞期間,日本在控制泰國後也有意開通克拉運河,以保障自己的貿易安全。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日本侵略東南亞的相關史料

不過在日本控制泰國沒多久後日本就戰敗了,還沒來得及實施工程日本就退出了東南亞。

雖說開通運河的事情200年都沒成,但泰國始終有這個想法。

畢竟運河這玩意是一個“搖錢樹”,能帶來極大的财富。

如果克拉運河能夠開通,那船隻從印度洋到太平洋之間的往返,相較于走馬六甲海峽能節約大約1200公裡的路程。

從這裡通過的船隻給的過路費,以及船隻可能的駐留産生的服務費用,将是一筆極大的收益。

像埃及手裡的蘇伊士運河,來往船隻過一次收30萬美元的過路費,一年能為埃及提供大約60億美元的收益。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蘇伊士運河

埃及的年GDP大約為4700億美元,蘇伊士運河這每年的過路費超過了埃及GDP的1%。

我們假設克拉運河建成後能吸引走馬六甲海峽一半的流量,那就是大約每年5萬條船。我們假設每條船收10萬美元的過路費,這也是每年約5億美元的收益。

這筆錢雖然不如埃及蘇伊士運河賺得多,但細水長流下來也是一大筆錢。畢竟誰會嫌棄自己錢賺得多呢?

不過克拉運河雖然能産生穩定的收益,但泰國對克拉運河的設想始終隻是設想,沒有付諸行動。

要知道上世紀以前泰國沒有開挖克拉運河是生産力不夠,但本世紀時泰國就算自己的生産力不夠,它還可以請“外援”,出錢讓别的國家幫自己修運河。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運河

是以為什麼到了今天,泰國還是沒有修這條運河呢?

克拉運河不一定能賺錢

這背後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泰國修克拉運河真不一定能賺到錢。

畢竟修運河也不是無本買賣,你前期需要進行相當巨大的投入。

根據計劃,如果泰國需要開挖克拉運河,将涉及到102公裡的地峽,需要挖一條400米寬度、25米水深的雙向運河。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這個項目将進行10年時間,相關投入将超過300億美元。

以我們上面計算的海峽每年為泰國帶來5億美元的收入計算,這300億美元要想回本,需要60年時間。

并且這60年時間裡泰國還要不斷的維護運河相關設施,且給相關從業人員發工資,這意味着泰國對這條運河的投入将遠超300億美元。

此外我們上邊假設的克拉運河每年分走馬六甲海峽一半的流量,也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

因為馬六甲海峽雖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航道,但它并不收錢。作為一個天然海峽,馬六甲海峽是遵循航行自由的,是以不收取過路費。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馬六甲海峽

雖然克拉運河相較于馬六甲海峽能節省大約1200公裡的路程,但這1200公裡是否真的值10萬美元運費,沒人能說清楚。

人家蘇伊士運河能收每條船30萬美元的過路費,是因為沒有蘇伊士運河的話,要通航印度洋和大西洋就需要繞過整個非洲,這需要多走上萬公裡的路程,是以過往船隻不得不掏這30萬美元的過路費。

是以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船隻還是會選擇免費的馬六甲海峽,而非收費的克拉運河。

泰國這300億美元投進去,真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賺回成本。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馬來半島的分離主義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克拉地峽周圍的分離主義傾向。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有自己頭疼的主權問題,泰國也不例外。

克拉地峽的地理位置在馬來半島上,它有“馬來半島”這個名字,大家就該知道它和馬來西亞有點關系了。

而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是非常典型的伊斯蘭國家。是以在馬來半島上,也聚集着大量的穆斯林。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東南亞的穆斯林

泰國的主流宗教是佛教,馬來半島上有很多的穆斯林,這宗教沖突自然而然的就産生了。

再加上泰國也有“大泰族主義”,國内有較強的民粹主義傾向,于是馬來半島上就有比較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

是以在馬來半島上修運河,對泰國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馬來半島

能不能賺錢先不論,這運河一修,馬來半島南北部的交流會驟降,并且泰國政府對馬來半島南部的管控會減弱,這裡的分離主義傾向就會慢慢變強。

類比一下來說,我們可以假設中國兩岸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陸地通道,在中國台灣問題其它方面情況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大陸方面其實也會出于政治考量,不會挖開這個陸地通道建運河的。

是以對泰國來說,修建克拉運河不僅回本極慢,而且還很可能造成國家分裂,那修建這條運河就純粹是弊大于利的事情了。

克拉運河挖通肯定能成“搖錢樹”,泰國卻不敢開工,在顧慮什麼?

也許在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會看到這條運河開挖。

參考資料:

【1】參考消息·《泰國力推陸橋項目面臨多重挑戰》

【2】澎湃新聞·《這條克拉運河為何難以落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