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上,總有一些瞬間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對我而言,1987年那個炎熱的夏天,發生的一幕至今仍曆曆在目。那年,我聯考成功,被省城醫科大學錄取,卻因為學費問題陷入困境。在萬般無奈之下,我踏上了尋找母親的旅程,而繼父的舉動,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知。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四歲那年,父親意外去世,留下我、妹妹和母親相依為命。三年後,母親改嫁,帶走了妹妹,卻把年僅七歲的我留給了大伯一家。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在大伯家,我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得到認可,我主動承擔家務,努力學習。大伯一家雖然并非富裕,但還是盡力供我讀書。我深知這份恩情的珍貴,更加發奮用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
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1987年,我終于考上了省城的醫科大學。這本該是值得慶祝的好消息,卻因為學費問題讓全家陷入了兩難境地。大伯家本就不富裕,再加上堂哥即将結婚,家裡實在湊不出我的學費。
就在我為學費發愁時,我想起了已經十一年未見的母親。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但為了學業,我還是鼓起勇氣,踏上了尋找母親的路。在舅舅的幫助下,我找到了母親的新家。
當我站在母親家門口時,内心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十一年的分離,讓我對這個家既陌生又期待。母親見到我時又驚又喜,淚水不停地從她的眼眶中湧出。我們相擁而泣,仿佛要把這些年的思念都傾注在這個擁抱中。
然而,當我提出借學費的請求時,母親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她說需要和繼父商量,讓我先住下。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第二天會得到怎樣的答複。
第二天早上,我終于見到了繼父。他是一個看起來憨厚老實的中年男子。讓我沒想到的是,他二話不說就拿出了800元錢遞給我。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足以解決我的燃眉之急。
繼父的話讓我至今難忘:"麗容啊,你也是你媽媽的女兒,是我兒子的姐姐,一母所生,我們有義務幫你湊學費。這些錢你拿着,不夠的話我再想辦法。"
我被繼父的深明大義深深打動,情不自禁地跪下道謝。他卻說這些錢是母親這些年來對我的補償,不用還。這一刻,我感受到了家人之間那份無私的愛。
帶着繼父給的學費和母親額外給的布料,我回到了大伯家。大伯聽說我借到了學費,欣慰地說我長大了,學會替他們分憂了。他還額外給了我20元,讓我去做兩身新衣服,體面地去上大學。
這段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雖然我失去了親生父親,但我依然被愛包圍着。大伯一家的養育之恩,繼父的慷慨解囊,母親的牽挂,都是我生命中珍貴的禮物。
上了大學後,我更加努力學習,希望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畢業後,我留在省城工作,每月都會寄錢回家,支援堂弟堂妹們的學業。我深知,我的今天是許多人的愛心凝聚而成的,我有責任将這份愛傳遞下去。
回首往事,我常常會想起那個夏天。繼父的舉動不僅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更讓我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沒有因為我是前妻的女兒就置之不理,而是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了我,給了我繼續求學的機會。
這份恩情,我一直銘記在心。每次回家,我都會去看望母親和繼父,就像大伯說的那樣,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繼父的善舉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迹,也讓我明白了家庭的真谛不在于血緣,而在于彼此之間的了解與關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正是這些經曆,讓我們得以成長,讓我們學會感恩。我的故事或許平凡,但它教會了我生活中最寶貴的一課:善良和愛可以跨越血緣的界限,溫暖人心,改變命運。
如今,每年聯考季來臨,我都會想起那年夏天的經曆。我也常常鼓勵身邊的年輕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希望,因為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會有人伸出援手。生活雖然艱難,但隻要我們互幫互助,就沒有什麼坎兒是跨不過去的。
回首往事,我深深感激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是他們的關愛和支援,讓我從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女孩,成長為今天可以回報社會的人。我的故事,或許能給那些正在困境中掙紮的人一些啟示和力量。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隻要心存希望,保持善良,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