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許世友終于見到了傳聞中的“紅軍總教頭”何子友,眼神發光地擺開架勢,上去就是幾招武林絕學。何子友見此,隻能哭笑不得地上前接招。
許世友在8歲那年,認識了正在雲遊的少林高僧,便跟着他回到少林寺當雜役,并學習武功。
經過幾年的苦練後,他戰勝了榮國三連冠、外号“魯智深”的大師兄魯本深。後來,加入紅軍隊伍,許多人都喊他“許和尚”。而他也對自己的武功相當自信,自認自己武功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是以,聽聞紅軍裡有一個武藝高強,武當派傳人何子友,許世友早就想和她會一會,比試一番。
不料,看似端莊漂亮的何子友,卻接連擋下了他的招式。
許世友招招狠辣,何子友則以柔克剛,兩人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在誰手底下讨個好。
打得盡興後,許世友終于收住攻勢,對何子友擺拳:“甘拜下風!鐵拳名副其實啊!”何子友咧了嘴笑了笑:“承讓,承讓!”
至此後,兩個有着武功絕學、經曆相似的戰士,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
隻要一有機會,許世友便會提上一壺酒拉着何子友徹夜長談。每每,許世友都要感歎何子友巾帼不讓須眉,就連酒量也不輸他這個大男子漢。
比武、喝酒,讓兩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後來,何子友嫁給大她12歲的周子昆後,許世友在新婚夜拍了拍新郎的肩膀,開玩笑道:“還是你厲害,不怕死!”
周子昆好奇不已:“為什麼這樣說?”許世友哈哈大笑:“也就你敢娶何子友呀,我們四方面軍哪有誰敢?都怕了她的鐵拳啊!”
何子友曾單挑匪首王、拳打馬匪騎兵,早就有“紅軍何鐵拳”的稱号。她長得虎背熊腰,但卻有一張漂亮的臉。可大家到底顧忌她的鐵拳,都不敢娶她。
面對許世友的調侃,何子友聽了沒有生氣,反倒發出爽朗的哈哈大笑。
她這身武藝雖然讓男人們望而止步,但她從不後悔學武。她的武藝讓敵人聽到她的名字就聞風喪膽,更何況,如果小時候沒有學武,她可能都無法順利長大。
何子友出生貧苦人家,生來就瘦弱多病。何父想讓她有口飯吃,也為了讓她強身健體,便将她送到縣城的武館裡當雜役。
出人意料的是,何子友頗有學武的天賦。她被屋裡最有名望的武當大師看中,收為弟子,并傾囊教授她武藝。何子友也沒有辜負師傅的期望,勤奮好學,堅持苦練,成了同輩弟子中的魁首。
後來,何子友加入紅軍,利用高超的武藝将土匪打得下跪認錯,也從赤手空拳撂倒一騎兵的馬,讓其他敵人吓得拍馬逃竄。
是以,武藝高強的她,很快就被提拔為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的國術總教官兼偵察排長。在她的帶領和訓練下,許多女兵近身武力大增,讓敵人聞風喪膽。
但到底威名在外,這麼強悍的存在讓許多戰士心生畏懼,雖然她長得漂亮,依然不敢追求她。直到何子友碰到周子昆,兩個英雄相知相愛,在1937年秋喜結連理。婚禮當天,20多位上司和軍政首長都出席了婚禮。
因為他們夫妻兩名字中都帶着“子”字,是以戰友們稱他們為“雙子星座”。婚後,何子友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雖然面對敵人,她兇悍無畏,但面對丈夫,她化為繞指柔,跟着丈夫學唱歌,并參與《新四軍軍歌》歌詞的修改工作。
但幸福的時間太短暫,1941年,周子昆在皖南事變中,被叛徒劉厚總殺害,年紀隻有40歲。
何子友當時已經再次懷孕,她忍着悲痛,生下了遺腹子周林。周林頭上還有一個姐姐,孤兒寡母們隻能互相擁抱,慰藉失去周子昆的痛苦。
解放後,何子友在上海成為華東軍區機關的從業人員,并接管食品廠工作。
因為她治理有方,并打跑了心懷鬼胎的特務,成了遠近馳名的“紅軍女廠長”。後來,她又相繼接管了上海電池廠等,并當了華東軍區軍管會軍代表等。
她的一生都在為新中國的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僅如此,她還教育孩子要有奉獻精神,時常和他們傳輸革命思想。
她的女兒喜歡文藝活動,曾想考藝校。但何子友想到戰鬥歲月中,許多戰友都因為醫療資源的匮乏,不幸殒命。何子友便勸阻兒女,讓他們去考部隊醫校,為部隊貢獻力量。
最終,兒女們感念父母的奉獻,也了解父母的夙願和期待,便聽從她的勸阻,投向了軍醫的職業。
在那些戎馬歲月中,何子友獲得了許多軍功,先後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她退休的時候,黨組織給了她副軍級待遇。
但何子友從不私自為孩子謀求特殊待遇。女兒退休時,是師職待遇,兒子周林,則是團級幹部。
@素素曆史閣
她心懷愛國之心,一生都投入革命和祖國的建設中,并見證了中國的滄桑巨變和日新月異。28歲,她就經曆了喪夫之痛,餘生都沒有再嫁,隻身一人撫養、教育孩子。
她用超乎常人的頑強和豁達,走過自己波瀾起伏的一生,直到103歲才安然離世。
部分資料來源:《她敢與許世友比武,是身懷武當“神化五毒雷電殛手”等絕技的女紅軍……》;百度百科-何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