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錢塘江水滿了,巍峨的之江大橋如今貼着水面,橋面和水面之間隻有一線天了。

呈坎古鎮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徽州民居,濁黃的河水如野馬在河槽中奔騰。使人驚訝的是,水過拱橋也沒受到阻礙,可見古人也曾遭遇過洪水傾瀉,在石橋的設計上務求不阻水。暴雨之下,古鎮上的居民沒了“上遊洗菜下遊浣洗”的從容。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古鎮的排水系統(圖源 視訊截圖)

在皖南的小鎮,洪水沖開了村民小樓的卷簾門,小汽車漂浮在洪流中。洪水奔流,挖掘機幾乎被淹沒了,可憑着伸得高高的排氣管,居然神奇地在濁水中救起被困的男男女女。

雨一直下,今年南方的天如同漏了一般,不斷被雨水暴擊。武漢關水位不到10天上升了5米,三年來首次越過25米,城區部分地區出現内澇。廣西桂林6月中旬接連遭受暴雨襲擊,漓江桂林水位超警戒水位近3米,超過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的水位,桂林市城區出現洪水倒灌、内澇。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廣西桂林遭遇1998年來最大洪水,超警戒水位2.88米(視覺中國)

最讓人震驚的畫面出現在錢塘江流域。衢州水亭門城牆都倒塌了,流經富陽城的富春江漲水漲到了大堤,部分富陽已經泡水裡了。而富春江上多個沙島上的居民也開始轉移,島上的房屋很快就被漫漲上來的大水淹沒,隻露出了屋頂。

新安江水庫在放水,從單孔開閘到五孔到七孔,再回歸五孔,原因是下遊已經不堪其重。當清亮的千島湖水從閘口噴湧而出,起初大家還開玩笑每一秒鐘放走了幾十萬瓶的農夫山泉,後來就擔心起水勢太大,下遊的杭州城危險。不過,我也看到網友給大家打氣,“不要怕,杭州的江堤都是按照風暴潮洪水合一設計的,海塘的标準。發生點内澇還有可能,市區發大洪水不可能的”。

這是新安江水庫四年來首次開閘洩洪。錢塘江流域遭遇到特大洪水,上一次還是2020年。那年梅雨季,錢塘江流域遭遇史上最強梅汛,新安江水庫湧入了突如其來的流量,入庫水流2個小時就從2000立方米/秒蹿升至1萬立方米/秒,開閘洩洪不得不從3孔到5孔到7孔,最後史無前例地開到了9孔,一天内閘門盡開,千島湖水傾瀉而出。那次庫區降水量、水庫水位、閘門開啟數、洩洪水量創下了4項紀錄。洩洪持續了173小時,總出庫水量高達33.9億立方米,給錢塘江下遊造成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新安江水庫七孔洩洪(視覺中國)

既如此,為什麼不提早騰挪出庫容,以應對可能中的梅汛?如果我們知道千島湖,也就是新安江水庫建設的初衷,也就能體諒水利部門的良苦用心了。新安江水庫建成于1959年,庫容216億立方米,是華東最大的水庫。就庫容而言和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不分伯仲,擔負着為長三角一衆城市提供飲用水的功能。為了保護水質,新安江上遊皖南流域範圍内施行了嚴格的環保措施,限制開礦建廠。既如此,珍貴的水源,萬不得已是不可能白白放掉的。

其實杭州城是不用擔心的。城市坐落于沿海的平原上,杭州灣喇叭口展開,面向大海,錢塘江上遊來水再多,到了這裡都會被巨型出水口卸去威力,這正是沿海城市得天獨厚之處。長三角城市海拔都很低,隻有個位數,又身處海濱,溝渠縱橫、河網密布,頗有水城的特點,就排水而言堪稱海上城市。這與内陸城市是不同的,比如武漢雖稱千湖之城,市區内有着上百座大大小小的湖泊,遭遇長江大洪水,水流不暢洪水似乎可以暫時存蓄在湖泊中,但湖泊的蓄水量畢竟有限,到了長江滿溢時武漢排水不暢還是會一片澤國。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杭州地形圖(圖源 網絡)

當然,近年來城市建設大發展,向地下拓展,地鐵、地下車庫等地下空間越來越多,若降水蓄滞城市内澇也可能湧入地下空間,這是後話。

可即便如此,西湖的水面也幾乎與湖岸平齊了,大水湧入居民區,不得不用高壓水槍向外排水。一片茫茫煙雨籠罩着杭州,杭州市民都開始擔心大水會再漫金山。

作為厄爾尼諾剛剛退出的年份,今年南澇北旱,降水的不均勻異常突出。南方的天空似乎漏了一般,雨水從未間斷,暴雨也尤其密集。廣東廣西嶺南的雨季好不容易過去了,副熱帶高壓帶北跳,雨帶從南方沿海跳轉到長江流域,梅雨季節啟幕。可這次的梅雨并不像固有印象中的“黴”雨——連綿不絕的小雨、連陰雨,萬物籠罩在潮濕的雨霧中,溫度高、濕度大,吃的用的甚至穿的衣服都在發黴。這次的梅雨卻不同,堪稱暴力,連陰小雨打底,間雜着傾盆大雨。平日裡褥熱與陰濕的高溫高濕,都在暴雨的傾瀉之下略帶陰冷涼爽。就如同兩廣的雨季,長江流域的梅雨季太陽仍是稀缺品,剛露出個臉,緊接着又被暴雨吞噬。人們都在幻想着内衣自由,衣服永遠晾不幹,潮濕發黴的感覺彌漫在身邊,逃無可逃。

厄爾尼諾次年,對大陸氣候起着巨大作用的西太平洋副高更為偏西,更為堅固。在實時全球大氣環流圖上,我們看到來自太平洋的水汽,沿着副高西緣源源不斷流向中國上空,在長江以南遭遇到同樣強盛冷空氣團,于是以完美的弧形轉向,和高空中的西風帶合流,再度流向海洋。冷暖空氣交接于從湖南到浙江北部的一條筆直的,窄條的線性區域,這裡也就成為了暴雨雷電,強空氣對流的密集區域。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中國氣象6月29日釋出的全國降水量預報圖(圖源 中國天氣)

于是,一次次讓人膽戰心驚的“暴力梅”劈天蓋地砸了下來,比如長沙局部地區一小時雨量超過了70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級别,一個小時就降下了54個西湖的水。70毫米降水是什麼概念,長沙屬亞熱帶氣候,降水豐沛,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400毫米,梅雨期的暴雨,一小時降下了全年5%的雨量。再看看自六月上中旬陸續入梅後處于“暴力梅”雨帶皖南地區的降雨量,6月18日到19日安徽多地強降雨,有163個站點降雨量超過了100毫米,黃山市黃山區6小時降雨量為89.2毫米。這就是皖南古村落洪水奔流的原因。6月23日,黃山市再遭暴雨襲擊,在歙縣,練江水漫入城區,城區陷入内澇。而這正是新安江七孔洩洪的原因。

雨帶并非一成不變。一次回馬槍,廣東梅州爆發了大洪水,水頭又3米高,鋪天蓋地而來,十幾萬人受災,多人死亡多人失聯。

湖南連下幾天的暴雨,洞庭湖水漲,一望無際約綿綿洪水,望不到盡頭,曾經露出湖底變為大草原的鄱陽湖又滿了水。所謂“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身處季風國度,又生長于全球變暖之際,暴雨疾風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南方多地遭遇持續超強暴雨,今年“梅雨”為何如此暴力?

洞庭湖漲水現狀(圖源 視訊截圖)

這次暴力梅雨,會否演變為長江流域的大洪水,重回1998年。或許不會,畢竟暴力梅雨隻發生在長江以南,經常是一個窄條型地帶内,長江全流域還沒有洪水的征兆。至于七八月的主汛期會發生什麼,還得拭目以待。

據水利部,長江今年以來第1号洪水已形成,讓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