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城市進階的時代映射。萬億之城、國際制造業名城、潮玩之都……在大灣區的曆史機遇前,在千萬人口和城市共生共榮、深度融合的目标下,東莞城市的更新之路仍将拔節向上,持續澎湃。
2024年6月,東莞市莞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莞建公司”)迎來成立十周年的重要節點,更迎來“更新”之路——莞建公司緊緊圍繞和積極融入東莞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市屬建築工程類集團的戰略部署,搭上政策“快通車”升格為東莞市城市工程建設集團,為東莞城市品質提升貢獻更大力量。
▲C park(市民服務中心三期)航拍
城市,總是在變。其外是形态之變,是年輕人口中的城市“顔值”“氣質”的提升,其内是城市進階的邏輯之變,從“産城人”向“人産城”,以人為本建設城市正成為趨勢。
東莞在變,莞建有為。
《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草案)提出,在“雙區”建設背景機遇下,東莞将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攜手打造大灣區核心引擎,共同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争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作為市屬國企,莞建成為參與城市變化的深度參與者,在東莞這片2460平方公裡的熱土上十載深耕,為塑造現代城市形象貢獻力量。
東莞之變背後:精益求精,打造城市形象标杆工程
▲東莞市民服務中心(一二期)
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莞草編織”的肌理紋路化為廣場地面鋪裝,其上“種植”着6朵怒放的“玉蘭花”——東莞市花“種植”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更“種草”在東莞市民的心中。
提供“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的政務服務之外,東莞市民服務中心通過下沉式廣場設計,天橋、道路等數個節點,向外“生長”出一個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美食廣場,用前衛時尚的潮流文化打造多種業态的消費場景,讓城市長在年輕人的“審美”上。
建築是城市的叙事語言。這一名聲在外的标杆工程,離不開莞建人一磚一瓦地鑄就。
在曆時一年半的時間裡,莞建公司緊鑼密鼓地建設、數百個方案定奪、大至建築屋頂方案、景觀設計方案,小至瓷磚花紋、引導橫幅方案,平均每個設計的背後都有5個方案……在這場硬仗中,莞建公司拿出破釜沉舟、動真碰硬的決心和魄力,以精細化管理總抓手,對各工點施工現狀逐一“把脈問診”“精準開方”,助力工程按時按質傳遞,交出一份高标準規劃,高标準設計,高标準建設,高标準營運“四位一體”的滿意答卷,成為國家、省上司到東莞視察的必去之處。
據市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現場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鄧然介紹道:“從外觀上講,項目基本保留了原會展中心建築的屋頂形制,充分尊重城市文化記憶,内部功能上除了滿足政務服務需求,增加了美食廣場、市民大講堂、地鐵接駁交通等闆塊,是東莞高品質的地标場所。”
“東實集團作為工程總承包方,切實履行國企的責任和擔當,對市民服務中心一二三期項目進行統籌整合,并高标準、高品質地完成項目傳遞,綻放出現代都市的活力與魅力!”市民服務中心項目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作出如此點評。
▲地處東莞“一心兩軸”重點核心區的東實停車樓
東莞在變,莞建有為。
2022年1月,被網友昵稱為“小白樓”的東實停車樓正式營運。這是全國首個斜闆停車樓,蜚聲國内“停車界”。
城市因人而生動。“小白樓”以“停車+商業”的模式,天台CAR啡點燃了年輕人的熱情。
“這是我們參與設計的首個停車樓。建成以後,在汽車發燒友中,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停車樓。”項目設計機關,GWP建築事務所總建築師、GWP主創設計師張國威告訴記者。
據張國威介紹,因為這一單的設計,公司目前已經接到了20多個停車樓的項目設計咨詢,應接不暇。“小白樓”在“停車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更是斬獲世界六大建築獎之一的美國Gold Nugget Award金塊獎優秀獎等19項殊榮。
2019年12月31日,鳒魚洲正式開放,這一東莞首例實施1.5級開發的項目的承建工作同樣來自于莞建公司的手筆,“修舊如舊”,又煥然一新;2021年12月,莞建人在東莞迎飯店改擴建項目上精益求精、匠心獨運,東莞亮出城市的又一張名片;2024年6月,東莞首個國家級體育主題博物館——中國舉重博物館即将開館,衆舉一片天,更托舉起中國舉重人的集體回憶……
每一座建築,都代表着城市的一個新面孔,衆多形态各異、功能不同的城市公共建築,呈現出更多更為豐富的城市内涵,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C park(東莞市民服務中心三期)項目成立黨員突擊隊
“看着一座座建築成為市民的網紅打卡地,成為業界參觀的目的地,身為莞建的一員,我感到由衷的自豪。這既是莞建10年發展曆程的最好見證,也是莞建身為市屬國企,參與城市建設,踐行初心使命,彰顯國企擔當的最大褒獎,更是走向未來的堅實基礎和最大底氣。”見證和參與了多個重大項目建設的東實集團總工程師(原莞建公司總經理)陽鳳萍深有感觸。
企業匠心:10年成長,邁向“投、建、營”一體化發展
“扮靓”城市面孔的背後,是莞建公司十年成長,蝶變前行的進階之路。
建築行業是高度成熟的行業,古已有之。行業成熟帶來資源集聚,規模效應,意味着競争更為激烈,參與者衆。
萬事開頭難。對于一家2014年成立之時僅僅隻有13個人的小團隊,要在央企、房地産等頭部企業競争的行業大趨勢下,蹚出一條自己的路,打出一片天地,殊為不易。
“如果回望莞建公司過去10年的發展曆程,在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情況下,莞建公司走出了一條從零開始,打破體制機制的藩籬,積極進取,勇于開拓,邁向市場化競争的現代企業成長之路。”陽鳳萍表示。
莞建公司的首單工程承建了市政工程東鴻大樓,通過老舊建築改造項目,解決“活下去”的問題,有利于新成立的莞建公司積累施工管理經驗和提高工程管理水準。
▲東鴻大樓裝修改造項目
從東鴻大樓開始,莞建公司接連承建了市機關二号大院、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一批投資數千萬的裝修改造工程,為解決政府部門辦公空間緊張問題打通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彰顯國企擔當。
2015年,莞建公司借援建“東風”挺進韶關。通過成立聯合體,成功拓展了莞韶雙創(裝備)中心一二期、香樟雅居、印雪酒店等10個施工項目,成為東莞對口幫扶韶關的一股重要力量。
▲韶關印雪酒店項目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随後的幾年時間裡,莞建公司抓住了多個機遇,快速成長,先後承建鳒魚洲、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小白樓”等多個重點項目,為東莞工業遺存的活化利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豐富城市業态等提供助力,彰顯了國企擔當,交出了一個個讓政府放心、市民滿意、業界效仿的标杆工程。
▲東莞中心城區立體慢行系統2号橋
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每一步的前行,都是莞建公司一群人的努力,都是團隊力量的凝聚、技術實力的淬煉。
▲BOX籃球印巷項目
打鐵還需自身硬。莞建公司上下深知,一家企業要想行穩緻遠,唯有提升自己在建築行業的核心競争力。
外拓市場,内練功夫。自2016年5月起,莞建公司走上了一條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推進企業組織架構、崗編優化等多項舉措,逐漸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企業生态,為企業跳出“舒适圈”,參與市場競争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
城市所需,莞建所能。
彼時,面對戶籍兒童大幅增長、公辦學位需求日益強烈的局面,2020年3月啟動的東莞市教育擴容提質攻堅行動為莞建公司帶來新的政策機遇,2021年更是公司全面參與市場化競争的重要節點。這一年,莞建公司打通市屬國企參與學校代建的路徑,拓展了黃江鎮第一國小、石排中心國小等多所學校的施工或代建管理業務,切入教育民生工程;中标中國舉重博物館一期(石龍舊體校加強改建)項目,成為邁向市場化競争的重要裡程碑。
▲中國舉重博物館正門
在建築行業,資質一直都是企業參與市場競争的重要憑證。2022年10月24日,莞建邁上發展的新台階:成功獲批房建一級企業資質,是目前東莞市屬國企中唯一的一級施工企業,邁入東莞建築業施工企業的第一梯隊。
經過10年成長,莞建公司已成為一家擁有140人的技術管理團隊、上榜東莞市建築業施工企業先進機關50強、年生産總值突破13億元、取得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市屬國企,形成“工程總承包+自投自建+代建管理”的業務格局,逐漸形成“投建營”(投資、建設、營運)一體化的競争優勢。
▲東莞迎飯店酒店大堂
回望過去十年,莞建公司從承接政府物業裝修工程起步,到承接鳒魚洲、東莞市民服務中心、中國舉重博物館等一批公共設施的建設任務,勇挑重點項目大梁、能打工程建設勝戰,攻堅克難,累計參建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莞建人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彰顯國企擔當,書寫建築業國企的光榮與夢想。
城市所需,莞建所能。
展望未來。随着東莞于2021年邁入“千萬人口、萬億GDP”的“雙萬”之城的曆史性節點,東莞這座城市的叙事邏輯在更高次元上推進,城市和千萬人口的共生共榮、“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定位的打造等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城市發展所需,呼喚更多人參與到城市品質提升上來,更呼喚一個更高能量、更高層級的“莞建公司”。
10年砥砺前行,莞建順勢而成,順勢而“城”:抓住東莞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市屬建築工程類集團的政策機遇,近期将升格為東莞城市工程建設集團,彙聚更多的小夥伴,為東莞城市品質提升貢獻更大的力量。
啟新程:一群人的共同奔赴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從10年前創立,到如今标志性建築遍布全市多個鎮街,讓無數莞建人感歎的不是時間如沙流逝,而是抓住時光,奮戰在其中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
“每每走在東莞中心城區的街頭,到處都是我們莞建公司開發建設的項目,作為莞建人,作為城市建設參與者,内心都有種強烈的自豪感和歸屬感。這就是我們奮鬥的意義!”莞建公司C park項目經理黃浩堯表示。
在莞建,成長被賦予多重意義特殊的意義,既是員工的“成長”,也是團隊的“成長”,更要着落在城市的“成長”。黃浩堯在莞建工作六年,從一名新人到獨當一面,見證了自己的成長,更成為融入團隊大家庭,助力團隊“成長”,進而為東莞城市“成長”貢獻智慧和汗水的新生力量。
“我來莞建六年,積累了多種類型的項目建設經驗”“我有幸與莞建一同成長,見證并參與公司營收從百萬級到破十億、施工資質二級到一級的每一次飛躍”“在公司的積極鼓勵和支援下,我取得了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為今後的工作打下更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公司共繪明天”……
或有急、難、危、重任務落到自己身上時的短暫無措,或有突發事件一群人的徹夜堅守,或有頂住巨大壓力、頂硬上的拼搏進取。成長總伴随着陣痛,但成長更意味着擔當,意味着狂沙吹盡,再回首“一覽衆山小”的淡定從容。
從2014年成立時的13個人的初創團隊,到如今140人的大家庭,不隻是人員數量增加的“加法”,更是團隊精神凝聚的“乘法”,是擰成一股繩、彙成一股勁、聚成一條心的化學反應,是國企責任擔當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動展現。
▲莞建公司曆任總經理合照,從右到左分别是陽鳳萍、鄒彤、許斌、劉文念
個人的成長、團隊力量的凝聚,背後更是莞建公司高品質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真抓實幹。無論是工程建設第一線,還是生産經營主戰場,都有黨組織及時進駐、黨員幹部挂點攻堅、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莞建人十年如一日務實奮鬥、積極進取所積累的寶貴精神财富,更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強動力,塑造出了東莞建築行業“鐵軍”形象。
▲東莞山姆會員店項目(在建)
十年,是一個人的無悔青春;十年,是一家企業的厚積薄發;十年,是一個開啟新征程的新起點——從“莞建”到“東莞市城市工程建設集團”,變的是名字,不變的是國企的使命擔當,是一群人的共同奔赴。
東莞所需,我們有為!
文字:資深記者 張華橋
圖檔:記者 陳棟 莞建公司供圖
視訊:莞建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