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開生面,這所高校将思政課搬進工廠中的房間

6月25日,慕思新工業園迎來了一批年輕的面孔。智能電動床、AI智慧床墊、智慧枕等多種現代化産品輪番上陣,引發陣陣贊歎。原來,這是一堂由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張遠秀老師主講,以“鑄工匠‘新’‘質’啟未來”為主題的大思政課走進了東莞“百千萬工程”重點打造的城鄉融合綜合片區慕思總部。

别開生面,這所高校将思政課搬進工廠中的房間

走進一線,感受新質生産力脈動

目前,新質生産力究竟如何助力企業轉型更新、降本增效?又與技能人才有着怎樣的關聯?帶着這些疑問,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22級智能制造專業學生代表在張遠秀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參觀慕思睡眠博物館、工業4.0數字工廠,體驗“檢測工程師的一天”,近距離感受科技創新給傳統制造業帶來的巨大改變。

别開生面,這所高校将思政課搬進工廠中的房間

靈活的機械手、忙碌的傳送帶,不斷更新的監控畫面和實時資料,大部分工序被機器包攬,中心計算機掌控着生産節奏,1.5萬平方米的床墊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隻有80餘人在輔助作業……無不展示着新質生産力賦能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蓬勃“新”力量。

“原來,工廠中的房間不是人頭攢動,而是幾乎等同于無人化,安靜、整潔、高效!”課後,學生在朋友圈中感歎,“傳統制造業和智能化的交融在腦海裡烙印,思政課原來可以這樣生動又深刻!”

釋疑解惑,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新質生産力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新發展,在實踐中也已經形成并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課堂上,張遠秀立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關于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以翔實的資料、真實的感悟、一線的案例,講深從傳統生産力到新質生産力的曆史性跨越;講活新時代從“追逐者”到“領跑者”的中國奇迹;講透發展新質生産力對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

别開生面,這所高校将思政課搬進工廠中的房間

在現場答疑交流環節,學生也打開了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分享了自己的收獲,師生進行了熱烈的思想碰撞與互動交流。

守正創新,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

“做祖國和人民需要的人才,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本次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走進一線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質生産力賦能東莞高品質發展的強力脈動,進一步強化了自身使命感,未來将把個人規劃融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之中,融入東莞“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中,成長為心懷“國之大者”的新時代高技能人才。

别開生面,這所高校将思政課搬進工廠中的房間

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石文斌表示,反映時代變遷,培育時代新人,是思政課的教育使命,新質生産力是思政課教學應當講好也必須講好的最新理論成果,具有寶貴的價值意蘊,“課堂學習+實踐參觀+交流答疑”的上課方式,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的生動實踐,有利于增強學生積極适應行業發展和國家建設需求的思想自覺和行為主動。

據悉,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一直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就新質生産力的最新理論成果,學校黨委多次組織學習。在3月20日舉行的全國兩會精神宣講會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學校黨委書記司琪表示,要加強對新質生産力的研究,厘清職業教育與新質生産力之間的關系,深化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改革創新,增強學校對新質生産力的适應性,推動學校建設與東莞發展尤其是目前的頭号工程“百千萬工程”同頻共振、互融共生,為全省全市大局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字:覃鳳春

圖檔:覃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