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歐盟成員國上司人當天同意馮德萊恩繼續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同一天,歐盟還啟動了烏克蘭入盟談判。這也意味着,馮德萊恩繼續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幾乎是“闆上釘釘”了。這一消息無疑會讓美國感到滿意,但同時也在歐盟内部引發了劇烈的反響。
馮德萊恩
馮德萊恩的連任的消息剛一出來,就遭到了歐盟部分國家上司人的反對。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抨擊馮德萊恩,他表示過去5年是歐盟曆史上最糟糕的5年,因為馮德萊恩的效率很低,而且她的任期政績非常差,還導緻了歐盟的綠色轉型“徹底失敗”,歐爾班強調,歐洲需要更有效的上司,我們有很多才華橫溢的政治家能夠勝任這項工作”,但他拒絕透露誰才是自己心目中歐盟委員會主席的理想人選。同時,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以及捷克總理菲亞拉也公開反對馮德萊恩連任。
早前,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曾公開要求讓馮德萊恩下台,馬克龍還表示,歐洲必須加強“戰略自主性”,避免一直追随美國。同樣,德國總理朔爾茨也是對馮德萊恩頗有微詞。這也不難看出,歐爾班把馮德萊恩執政時期的歐盟稱為“最糟糕的5年”。但在這次投票中,馬克龍和朔爾茨卻都同意馮德萊恩連任,這也彰顯了西方政客的反複無常。
歐爾班
要知道,馮德萊恩在任期間,在多個國際問題上附和美國,并緊跟白宮的腳步,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充當歐洲反華的“急先鋒”。在對外政策上,馮德萊恩也是越來越向美國靠攏,頻繁對中俄進行打壓制裁,這自然引發了歐洲内部的不滿,一些國家批評馮德萊恩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歐洲的利益,也使得歐盟與中國的關系持續交惡,這是歐洲國家不願意看到的,中國作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合作空間巨大,而中國市場又有着十分吸引人的潛力,是以歐洲國家希望與中國合作,這也使得馮萊德恩遭到了多方的抨擊和批評。
近段時間以來,歐盟連續對中國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引發了外界的強烈讨論。就在本月初,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電車征收高額的關稅,企圖将中國電車排除在歐洲市場外,然而,這一行為立即遭到了歐盟内部的不滿,德國、匈牙利、挪威等國公開表示反對這一做法,随即中方發出明确警告,并要求歐方停止加征關稅,否則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可以說,美國無疑從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歐盟
就在歐盟對中國加征關稅後,多個歐盟國家的上司人紛紛訪華,一方面是想與中國加大合作,而一方面則是希望中國就關稅問題與歐盟進行談判,随後中方答應了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也展現出了大陸的誠意,然而,歐盟再次揮舞起制裁大棒,宣布對19家中企實施制裁。這也看出了,歐盟反複橫跳的行為越來越像美國,顯然馮德萊恩還沒有意識到中國對于歐盟的重要性,頻繁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隻會損害歐盟自身的利益。
如今,馮德萊恩連任已經成為定局後,必然還會對中國展現出強硬的态度,并在對外政策上繼續跟随美國的腳步,但這種抛棄中國市場的行為,隻會讓歐盟走向衰敗。毋庸置疑的是,除了電車之外,中國給歐洲國家帶來的機遇與穩定是美國難以相提并論的,中歐之間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中歐關系
可以說,如果歐盟認清現實,與中國加強各領域的合作,充分發揮貿易、教育和文化領域的優勢,推動建構基于和平與互利發展的國際關系,必将造福歐洲各國的人民。相反,如果歐洲與美國沆瀣一氣,頻繁制造與中國的沖突,那隻會讓歐洲人民面臨巨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