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瘋狂降價,豪車賣不動了!

曾幾何時,豪車市場如同璀璨的星河,閃耀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無數人的目光。那些被冠以“豪華”之名的汽車品牌,如瑪莎拉蒂、保時捷、勞斯萊斯等,一度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然而,随着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豪車市場也經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曾經的炙手可熱如今卻陷入寒冬。

瘋狂降價,豪車賣不動了!

資料顯示,2023年,保時捷在華傳遞7.93萬輛,同比下滑15%。保時捷的遭遇,并非個案。比保時捷壓力更大的是賓利。2023年,該品牌在華傳遞3006輛,同比下降18%。與保時捷稍有不同,賓利在全球市場傳遞量都是下跌的。蘭博基尼在華銷量同比下降17%,僅有845輛。相比較來說,法拉利同比下滑5%,要算比較幸運的了。

而到了今年,國外的豪車品牌都快被中國市場揍扁了,瑪莎拉蒂銷量暴跌7成,賓利法拉利銷量都暴跌3成,就連勞斯萊斯和保時捷都直呼頂不住了。

按汽車上險資料,勞斯萊斯5月份在中國隻賣出了57輛新車,銷量是環比暴跌了53%,有門店甚至把庫裡南的車型降價111萬,結果都賣不動。

雖然有新車快上市的影響,但整個1月到5月,勞斯萊斯在中國市場都算是被暴擊,總共隻賣了377輛車,銷量同比是下滑了1/3。

同樣降價賣不動的還有保時捷,一些門店發10萬塊優惠券搞大促銷,汽車價格打到了7折,有車型裸車價已經跌到44萬多了,隻能說曾經的百萬豪車面對現在稀碎的銷量也不得不放下驕傲。今年前5個月,保時捷隻賣了2.2萬輛,銷量同比暴跌40%。

瘋狂降價,豪車賣不動了!

那麼,為什麼各路豪車都賣不動了呢?

消費者的思想轉變是導緻豪車市場巨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過去,豪車往往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消費者購買豪車主要是為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财富。然而,随着社會的進步和消費者價值觀的轉變,這種消費觀念已經逐漸淡化。

現代消費者更加注重車輛的成本效益和品質,他們在購買豪車時,不僅會考慮車輛的價格和性能,還會關注車輛的品質、安全性、環保性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導緻豪車市場逐漸從過去的“奢侈消費品”轉變為“高品質消費品”。

此外,随着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的發展,現代消費者對于車輛的智能化水準和科技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購買的豪車不僅具備出色的駕駛性能,還能提供便捷、智能的駕駛體驗。這種需求的更新使得豪車市場在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方面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例如,盡管奔馳和寶馬等品牌在電動車領域也有所布局,但相比國産品牌的迅速崛起,傳統豪華品牌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現在可以說中國新能汽車一年一改款,三年一疊代,這樣的速度就沒辦法去比,早就被遠遠甩在身後,這就說明傳統豪華品牌汽車整體的市場反應滞後。

瘋狂降價,豪車賣不動了!

此外,中國新能源車的快速崛起對豪車市場造成了直接沖擊。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國産新能源車在性能、品質、價格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逐漸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同時,部分國産新能源車品牌也開始向高端市場進軍,定價直逼豪車品牌。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豪車時面臨更多選擇,豪車品牌的市場地位受到挑戰。

除此之外,很多以前買豪車的行業也在挨揍。

就拿勞斯萊斯舉例,去年它可是在全球賣了6000多輛汽車,銷量創了199年以來新高。大家都吐槽說,6000輛裡面估計有3000輛是中國的網紅買的。

但是,今年網紅的錢也不好掙了。按媒體統計,帶貨主播行業,不管是頭部還是中尾部,今年都整體降薪了50%左右。

還有人認為,國外豪華車銷量大跌,跟“紅衣大叔”周鴻祎一番話有關。此前,在高調拍賣邁巴赫時,周鴻祎表示,其象征意義就是豪車定義已被颠覆。他認為,些豪車本來就是高溢價,按照周鴻祎的說法,庫裡南800萬至少750萬是買牌子,貴的傷天害理。

連大老闆們都開始講成本效益了,國外的豪車自然就更難收割了。

總之,豪車品牌在未來的發展中面臨着諸多的挑戰,隻有不斷創新,提升産品的競争力,順應市場趨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買汽車時也應該更加理性,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适合自己的汽車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