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浙江台州兩驢友橫渡溪流被沖走”事件熱度居高不下。
偏偏就有網友惡意蹭熱點事件,借機造謠,侵害他人權利。
6月9日,熊女士來到陝西安康岚臯縣警察局報警稱,其姐姐和父親外出旅遊時拍的照片被他人釋出在短視訊平台,還配有“台州遇難驢友生前合照”“台州驢友遇險,登機前曝光合影”等虛假資訊。
該資訊一經釋出引發網民關注熱度,給熊某及其家屬造成惡劣影響,嚴重影響其家庭生活。
初嘗流量“甜頭”
原來,殷某和熊某都是某品牌酒的銷售代理,5月底該品牌公司組織岚臯銷售代理前往雲南旅行,并建立臨時微信聯絡群,在旅行期間互相幫拍照片後發在微信群中自行認領。
殷某在網上看到“浙江台州兩驢友橫渡溪流被沖走”事件後,為了蹭此事件的流量,便随手将微信群中熊某父女的照片下載下傳後釋出在短視訊平台,并搭配“台州遇難驢友生前合照”等虛假文字。
視訊釋出後,視訊被大量“吃瓜”網民轉發、評論,其賬号粉絲量也是一夜暴漲。
變本加厲
面對突如其來的網絡評論和關注,殷某不但不驚慌,反而認為自己掌握了“流量密碼”。
此後,殷某将熊某父女的旅行照片制作成多個短視訊并配上“台州驢友遇險,登機前曝光合影,女驢友同框!”“台州遇難驢友生前合照”等文字後釋出在平台,欲再享受一次流量盛宴。
此外,殷某還将熊某父女照片發至其微信朋友圈,僞造成遇難驢友生前釋出朋友圈的截圖,以此方式迷惑不明真相的網民。
“夢碎”
6月12日,殷某因在網際網路制造、傳播虛假資訊,被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對于編造、散布虛假資訊,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将依法嚴肅處置。
廣大群衆要提高對網上虛假資訊的辨識能力,規範自身言行,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同時,網警提醒廣大人民群衆,盡量避免将個人資訊暴露在網絡上,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