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來,不用交"通宵會議"喲!
在華語電影史上,提到功夫王,我們就會想到跆拳道大師李小龍、"功夫大帝"李連傑、"最靈活的胖子"洪金寶等,但說到喜劇大師,卻有"冷臉笑者"徐冠文、"壞蛋"許冠英、"怪人"黃百明、"光頭黨"麥佳等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他不僅在喜劇方面非常出色,在其他類型的影視作品中,角色轉換也可以自如,可以稱為影視圈的"百星"。他是被稱為"幽默大師"的香港演員 - 馮翠凡。

馮廣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1945年,馮翠凡出生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一個文藝世家,父母都是粵劇演員。正因為如此,他從小跟着父母學習粵劇,就有很多舞台史,培養了一個藝術細胞。
1960年代,香港影視業蓬勃發展,邵氏電影幾乎占華語影視業的一半。
1965年,20歲的馮翠凡決定加入《李衛視》,從此開始了演藝生涯。
馮翠帆
就是所謂的"從苦寒中聞梅香",起初,馮翠帆也打掃衛生辛苦,無論是家務還是龍布景,燈光還是攝影,對待每一份工作的劇組都專心緻志、細緻入微。
在出演了多部電視劇後,經過不懈的努力,馮翠凡的演技有了質的提升。
千裡萬裡常在那裡,伯樂不常有!
兩年後,馮翠帆終于迎來了"伯樂"的影視生涯,這個人就是圈内著名導演楚媛,在他的介紹中,馮翠帆搭檔南宏、謝賢等合作主演,呈現了他的電影處女作《黑玫瑰三世紅花俠盜獵車手》。
電影海報
1968年,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馮翠帆轉投無線電視,并在21集電視劇《破夢》中得到了出演的機會。同年,在邵逸夫公司導演張雪兒執導的《雙子》和羅威執導的《金色旋風》中,馮翠凡雖然沒有太多的戲劇性,但演技也可以圈起來,他更為重要,能夠在很多電影中學到更多的電影技術。
此後,馮翠凡參演了《浪子回頭》、《玉面星》、《冷暖青春》等多部電影。在進入影視行業之前,馮翠凡曾有過自己拍電影的夢想,這也是他當演員的原因,在學習相應電影知識的同時,為了實作未來做電影人的夢想,不斷沉澱,勇往直前,永不苦澀。
1974年,經過多年的"修煉",馮翠凡自執導了人生第一部電影《香港屋檐下》,其中還出演了《洪志偉》。
現在,我們看到馮翠帆老師已經白發蒼蒼,臉上滿是歲月的痕迹,但是他年輕的時候卻是一塊小小的鮮肉,時刻催促老人,人們不禁歎息歲月的雕刀無情。
年輕時的馮翠凡
在1970年代中期,各大電影和電視公司争奪頭把交椅。香港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從那時起一直是香港的基礎。當時,電視劇的發展勢頭同樣迅猛。1976年,為了進一步提升能力,馮翠凡加入了"優藝電視",能力突出,他得以擔任節目監督的角色,兩年後,又回到無線電視擔任制片人和演員。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20世紀80年代初,随着功夫電影市場的飽和,各大電影公司開始尋求新的突破,在"休氏兄弟"鬼馬喜劇潮流的帶動下,喜劇電影興起。
在大家的印象中,馮翠凡是一個不露面、不帶微笑的人,其實他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但正因為如此,他和"冷笑者"徐冠文各有各的"特點"。
從1981年,當馮翠凡執掌執導動作片《粉紅骷髅》時,票房慘淡,開始重新思考如何轉型。當他發現自己具有"獨特"的演繹特點時,他專心于影視表演,開始走"性格演員"的路線,而他的主要特點是大家都笑了,但他還是冷酷無情,不是"冷幽默"的妥協。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當很多打着"喜劇"旗号的電影登陸影院線時,觀衆滿懷期待地走進影院,看完後總會收獲滿滿的尴尬和失望。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老戲骨很老,演員與演員沒有聯系"。
參考馮翠凡的喜劇代表作品,當1983年主演的《五福星》系列電影,在第一部《五福星系列》《神奇五福星》中,他飾演的"犀牛皮"總能讓人發笑,其滑稽而不華麗的演技,真是令人心碎。
攝影:吳福星
同年,與袁偉、曾志偉、林正英共同出演黑色喜劇電影《什麼時候跑》,在片中飾演靈魂呼噜使者趙子龍的父親。
次年,他出演《夏日複興》,再次将洪金寶、成龍、袁宇、曾志偉、吳耀昊等聯系起來,影片繼續打"犀牛皮"。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已經收獲了充分的幸福。
除了《複興系列》之外,馮翠帆主演的《精裝追娘》系列電影也是60、70之後的美好回憶,其中他飾演了精裝車庫的主人《劉定健》。自1987年以來,"追逐女孩的技能"變得如此流行,以至于一些男孩甚至在電影中模仿他們追逐女性的方式。(斯奈德認為這是不受歡迎的,追求女孩,或者"心還心")
此外,馮翠凡與林正英共同主演的喜劇恐怖片《音樂僵屍》也非常經典,他在其中飾演一位名叫"馬哈迪"的茅山道士;
馮翠凡在《五福星》中再次飾演"犀牛皮",如《捉鬼大師》中的《捉鬼大師》中的《一個緊身衣》,《出土的奇兵》中的"雷霆之王",《無防獄長》中的《獄長》,《五福星鬼》中的"犀牛皮"......
演藝之路漫長,從商卒到大老闆、農夫、警察,幾乎72條線都打遍了。一路走來,馮翠帆老師為我們演繹了一個經典的角色,精湛的表演,"骨"的美譽當之無愧。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h1>
馮翠帆先生在演藝圈經過多年的努力,赢得了圈内群眾和觀衆的高度認可,但從未獲得過任何獎項,這讓歌迷們為此感到遺憾。
20世紀80年代末,随着電影市場"飽和",受金融動蕩影響,影視行業陷入低迷。與此同時,許多香港的老戲骨逐漸被時代"遺忘",令他們的粉絲感到欣慰。
相片
在1992年上映的喜劇電影《老朋友鬼上身》中,馮翠凡與吳俊茹、午馬、樓南光等聯合主演,在片中他飾演的角色"林世才"一角,憑借精湛的演技,将被哥哥關押多年,上映後中年人心中的演繹。
在之前的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為什麼在台灣生活了30年時,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對香港真的沒有感覺。"有這句話真是令人驚訝。畢竟是香港這個"電影寶地"成就了他,這種說法确實是"忘恩負義"的嫌疑。
"然後馮翠凡解釋道:"我是一個比較高的族人,香港是一個殖民地,回台灣比較容易,因為那裡的人比較"人性化"。
此外,被譽為"幽默大師"的他,竟然說自己讨厭喜劇!對此,他笑了起來:拍戲就是為了工作,過去拍了很多喜劇,但我覺得不叫喜劇,而是鬧劇。
可以看出,馮翠凡老師很重"人情味",身為黃皮中國人,别忘了這一直以來的前提,他的胃,一直活着一顆"中國人的心"。
馮老師把自己的電影《喜劇》當成"鬧劇"的原因,小生不這麼認為,但他幾乎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拍喜劇,應該已經厭倦了。
2001年,馮翠凡在輕松的時尚劇《祖祖之眼》中飾演廖成靜一角,當時他56歲,他讨厭的喜劇還是一樣的。
2005年,在奇幻偶像劇《雙一傳奇》中飾演方建山,2007年電視劇《太陽之光》中飾演方建山,在電視劇《紅海獺》中飾演金中原,在2008年電影《每當變遷》中飾演"斯圖敏"。
老馮翠帆
2009年,馮翠凡終于憑借在動作片《意外》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演藝生涯的榮譽,但他卻被提名為中國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并沒有把獎杯抱在懷裡。
次年的香港電影節,依然隻獲得"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再次失去了獎杯的臂膀。
在看完馮先生的多部喜劇片後,我衷心感謝他帶給大家的歡笑,給我們拍了一部好的電影和電視作品。
晚年,他在2016年的電影《老人》中飾演了相反的角色,雖然他是叛逆者,但讓觀衆意識到需要密切關注老人。至于演技,已經可以用來形容"神"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結語:
在香港電影的輝煌已不再是今天,如馮翠凡等老藝人,在過渡到内地影視圈後也能成為電影品質的保證,雖然曾經的"幽默大師"已經成為過去,但他的專業精神非常值得年輕一代效仿。
現在,75歲的馮翠凡還在影視圈裡打架,我們還記得這位"幽默大師"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