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5 16:17釋出于四川每日經濟新聞官方賬号

每經記者:文巧    每經編輯:蔡鼎

當地時間6月13日,蘋果公司市值超越微軟,重返全球市值之巅。這一成就得益于蘋果在幾天前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隆重推出了人工智能(AI)領域的最新力作——“蘋果智能”。自6月11日起,蘋果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爆量拉漲,顯示了市場對蘋果AI戰略的堅定信心。

Wedbush證券的董事總經理Daniel Ives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預測:“在未來一年内,蘋果、微軟和英偉達将圍繞4萬億美元市值展開激烈競争。”盡管微軟在生成式AI領域被認為占據先機,而蘋果此前在AI領域的發展相對滞後,但現在華爾街對蘋果的看法正在發生轉變。

然而,僅時隔一天,蘋果“全球市值第一”寶座就又易主了。截至14日收盤,美股市值排名前三依次是:微軟、蘋果、英偉達,市值分别為3.29萬億美元、3.26萬億美元和3.24萬億美元。

随着AI成為這些科技巨頭競争的核心,圍繞“市值霸主”地位的争奪戰愈發激烈。如今同時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的蘋果、微軟、英偉達,誰才是“美股一哥”?

AI霸榜美股市值前十,全球市值排行座次不斷洗牌

截至13日美股收盤,蘋果總市值約為3.29萬億美元,超越微軟。這是蘋果收盤市值自1月份以來首次超過微軟,華爾街大市值股座次再度重排。不過,14日,微軟市值再度反超蘋果,市值來到3.29萬億美元,蘋果市值跌至3.26萬億美元。

目前,在美股公司市值排名中,微軟、蘋果、英偉達盤踞前三。随着這三家科技巨頭紛紛角逐AI, “全球最大市值”這一寶座的争奪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美股公司市值排名圖檔來源:companiesmarketcap.com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美股公司市值排行榜前十中,與AI相關的企業高達8家。

“人們非常相信自己會成為AI的赢家,而在這個市場,似乎如果你是AI的赢家,你就會被炒得很高,”Wayve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政策師Rhys Williams表示,“微軟和蘋果都在角逐,英偉達也在其中。”

前述三家公司跻身市值前三,AI功不可沒。

6月10日,蘋果公司在一年一度的WWDC大會上宣布了一個新的智能助手——“蘋果智能”,其将深度內建到iOS、macOS和visionOS等各作業系統中,标志着蘋果正式揭開了傳聞已久的AI面紗。自6月11日~6月13日,蘋果股價實作三連漲,三日漲幅超10%創2020年8月以來最大。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圖檔來源:雅虎财經

老牌科技巨頭之一的微軟與蘋果的“美股一哥”之争從未停止。手握明星公司OpenAI,微軟此前在生成式AI市場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風光無兩。利用GPT系列模型,微軟推出和更新了一系列應用:Microsoft 365、New Bing(Copilot)、Azure智能雲等,為自身的收入增長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今年1月,微軟繼(當時的)蘋果之後成為第二家市值達到3萬億美元的公司,迎來新的裡程碑。之後,微軟曾多次超越蘋果,坐上華爾街市值的頭把交椅。在13日蘋果奪回市值第一之前,這一寶座也一直掌握在微軟手中。今年以來,微軟漲幅已接近20%。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圖檔來源:雅虎财經

在微軟和蘋果這對“歡喜冤家”之外,英偉達也加入到了華爾街市值第一的争奪之中。自ChatGPT引領的生成式AI浪潮盛行以來,英偉達憑借旗下王牌GPU創下了驚人的表現。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160%,去年漲幅更是接近240%。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圖檔來源:雅虎财經

今年6月5日,英偉達市值一舉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回顧英偉達市值的發展曆程,去年5月30日,該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美股市場中首家市值破萬億的晶片企業;今年3月1日,英偉達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

而在一年前,英偉達市值尚不足1萬億美元,位列科技巨頭排行榜的後列。從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的一年間,英偉達市值實作了從1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的飛躍式增長。

至此,AI已經成為美股巨頭的主流叙事。

4萬億美元市值争奪戰打響,誰才是“美股一哥”?

“在未來一年,蘋果、微軟、英偉達有關4萬億美元市值的競争将成為焦點。”Wedbush董事總經理Daniel Ives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盡管微軟一直被認為在生成式AI領域占據先機,蘋果不斷被诟病“沒有清晰的AI故事”而落後于其他對手,但現在,華爾街關于“美股一哥”的辯論有了新的聲音。

本周,蘋果公司在官宣 “蘋果智能”之後的市場表現亦說明了這種态度的轉變。6月10日,由于蘋果在WWDC大會上自始至終強調蘋果智能,ChatGPT出人意料地僅淪為一個附屬性功能,蘋果股價在10日以下跌2%收場。

但戲劇性的事情在一天之後出現了,11日蘋果突然暴漲7%創出曆史新高。對于一個超3萬億的巨大市值體量的科技巨頭來講,資金背後情緒的巨大反差,原因隻有一個:在大模型時代,蘋果可能并不像大衆所認為的那樣落後。

“華爾街的延遲積極反應表明投資者開始完全了解AI革命将在未來一年通過蘋果的消費裝置實作。”Daniel Ives表示,“蘋果在未來幾年将建立一個新的AI應用商店,這将成為消費者與生成式AI互動的主要方式。我們相信,其将是未來幾年蘋果的另一個主要增長點。雖然蘋果在AI領域起步較晚,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安裝基礎,庫克和他的團隊擁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将AI變現。”

随着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進入AI手機時代,蘋果憑借堅實的生态壁壘,可能是唯一一家能夠短時間打通所有硬體終端裝置AI體驗和流轉的公司。

與此同時,華爾街對微軟一如既往頗為看好。微軟利用ChatGPT改善産品服務,再将AI能力通過雲服務輸出,助力其雲收入增長,使其迅速彎道超車。當下,微軟也在試圖建立自己的AI帝國。近幾個月來,微軟一直在分散賭注,不僅在全球範圍内投資初創公司,還開始在内部建構自己的AI力量。

InvestorPlace認為,其Azure雲業務整體上将更多地從AI中受益,将成為下一個令人興奮的業務。微軟最有可能成為首個突破 4 萬億美元估值的公司。不過,以目前的水準,微軟通往 4 萬億美元的路可能不會那麼平坦。

對于英偉達來說,短期來看,科技公司需要不斷投入算力和資源,晶片需求持續走高。MarketWatch有觀點認為,英偉達GPU本質上是科技領域的新黃金/石油,其可能成為全球首支市值4萬億美元的股票。

但在樂觀聲音之外,也有分析稱,無論是ChatGPT等閉源模型,還是Meta、谷歌等旗下的開源模型,都尚未探索出穩定的商業化路徑。從價格和市場商業模式的次元考量,以及科技巨頭紮堆自研晶片,未來英偉達的晶片采購亦呈現出不确定性。

從1萬億美元到2萬億美元,蘋果用時2年,微軟用時2年零2個月,而英偉達僅用時8個月。從2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蘋果用時1年5個月,微軟用時2年7個月,而英偉達僅用時3個多月——104天!

從1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黃仁勳用不到1年,走完了庫克3年5個月的路。在沖刺4萬億美元市值的賽道上,誰又将率先撞線?

檢視原圖 78K

  •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 微軟、蘋果、英偉達跻身3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誰才是“美股一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