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6月12日,本周是養老金釋出的視窗期,在本周的任何一天都是很有可能釋出的,大家可以多多注意。目前,養老金的具體方案還沒有釋出,但現在網絡上有許多關于養老金的聲音。讨論最多的是養老金的漲幅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今年養老金的漲幅可能會比去年略低。與往年相比,養老金出台的時間已經晚了許多,關于還未出台的原因,很多網友認為,今年養老金方案可能會有一些大的變化,因而出台的時間晚了。我們通過研究人社部的檔案來看一看,今年養老金會有什麼樣的新動向?
2024年,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非常好了解,因為今年就是養老金的第20年連續上漲,雖然現在上漲的幅度和金額并沒有确定,但上漲是确定了的。
繼續完善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目前,31省市的養老金已經由養老基金統一管理,還要繼續完善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這是不是就意味着,養老金的上漲要将31省市合成一盤棋?
現在我們看到,31省市養老金的上漲也是有高有低的。比如繳費35年,養老金4000元,年齡滿70歲的退休人員,在31省市上漲的養老金是不一樣的,這個很容易就能夠計算得出。完善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會不會縮小各省市之間的差距?或者按照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這樣的城市劃分來進行上漲呢?
養老金的上漲按照不同的城市标準,區分檔次上漲,可行與否?
我們都知道,相同金額的養老金在不同城市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比如3000元養老金,在退休人員其他條件相類似的情況下,在小縣城裡面過得比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要惬意一些。因為城市的消費水準,物價的上漲情況,生活費用,交通出行等各種消費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打個計程車吧,有的地方五塊錢起步有的地方十塊錢起步,還有超過十塊的地方。相同的3000元錢在不同地區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那麼,養老金的上漲會不會參考地區因素?
比如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都是超一流的城市,他們的養老金整方案能不能趨向一緻?而雲貴川,還包括重慶、湖南、廣西等西部城市會不會實行不相上下的上漲方案?每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是不同的,物價和消費水準也是不同的,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1省市養老金的上調有高有低,差别展現在挂鈎調整上,定額調整能否一緻?
首先,養老金上調的政策裡有激勵機制,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就在養老金的上調裡面,主要展現在挂鈎調整裡。
那麼,養老金實行全國統籌,定額調整會不會将31省市的上調金額定成一緻的呢?比如去年的定額調整最高是西藏70元,其次是上海61元,甯夏60元,雲南隻有15元。如果定額調整,31省市都統一成50元或者45元、40元,這是不是養老金全國統籌?再通過不同的挂鈎調整,進而展現城市之間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2024年養老金方案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變化,要經過反複推敲論證,因而還沒出台;今年的漲幅也有可能比去年略低。但沒有出台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要推動養老金的全國統籌。
養老金全國統籌,最重要的是31省是一盤棋,那麼,可以根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準和物價水準,按照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類别來進行不同的上漲。31省市統籌規劃之後,定額上漲可以全部都漲一樣的。而通過不同的挂鈎調整來展現其差異性,突出養老金的激勵性機制。挂鈎調整的百分比,也可以按照城市的經濟水準和物價水準來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