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曆又翻轉了一年,淡淡的夏風裡,蟬鳴初起,在綠意盎然的六月,萬千學子迎來了青春大事件:聯考。
而在每年的聯考作文探讨中,王源的名字總會出現在其中,王源的日常文字表達、王源說專欄金句、王源的采訪、總是能夠引起作文中的社會論點。
《VISION青年視覺》第182期雜志,以人機合一為主題,王源登上雜志封面,一席針對“人機合一”的采訪恰好切中了2024年新課标I卷。
“你認為技術最終會解決所有問題嗎?科學終究會讓人類社會越來越好嗎?”王源面對這兩個具有争議性的問題,他以十分成熟的态度給出了答案。“我認為它沒有辦法打破能量守恒的定律,實作真正的永動。我期待科學能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這一切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會秩序之上;……從醫療手段來說,“人機合一”可能會在将來助力很多疾病的治療,而與此同時,在其他方面,也會應運而生一些新的問題,比如道德、社會倫理等等。”
他也表示:其實每個生命體都是在“向死而生”的過程中感覺的,如果生命沒有了長度,或者說無限延長這個長度,每個生命體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小,生命的厚度在于向死而生。
16歲出道的王源和萬千考生一樣經曆着一份抉擇,我們且把它當作是人生的聯考, “如果有一天,我選擇了一條另外的道路,還會有人支援我嗎?”王源在被人“定義”的同時,用行動诠釋着“自定義。”他用音樂打開心扉,用音樂與自己和他人交談,當王源站在人聲鼎沸的喧嚣中說出:我的心略大于宇宙”時,我們看到了王源的視野,也震憾于王源面對吵雜的世界如此清醒,奔赴大洋彼岸求學,充滿浪漫和高科技的2023年《客廳狂歡》巡回演唱會舞台,學生王源,身心充盈且浪漫。
“ 加油加油!我也在加油。”的鼓舞振奮了低沉的思緒,激勵了一直堅持的人。我們朝着熱愛,追夢向前,人生的每個路口,都會有一場“考試”,但隻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人生的厚度展現在向死而生,也展現在永不放棄的每一個瞬間中。
作者:音樂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