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老了以後夫妻倆人多是男性先走?看一看人均預期壽命的數字

有位朋友發現大多數老年家庭中,夫妻雙方都是男性先走。說實話,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因為男性平均預期壽命比女性要短不少。

從各種統計資料來看,女性的預期壽命平均都會比男性長不少。

根據國家統計年鑒數字,1980年大陸人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其中男性為66.28歲,女性為69.27歲,兩者相差2.99歲。随着時間的增長,人均預期壽命越來越長。2020年大陸人均預期壽命是77.93歲,女性預期壽命是80.88歲,男性為75.37歲,女性比男性要長5.37歲。

為什麼老了以後夫妻倆人多是男性先走?看一看人均預期壽命的數字

2021年各地公布的人均預期壽命情況中,上海市男性的預期壽命是81.76歲,女性為86.56歲,相差4.80歲;廣州市男性預期壽命為80.43歲,女性為86.01歲,相差5.58歲。

為什麼老了以後夫妻倆人多是男性先走?看一看人均預期壽命的數字

一般來說,産生預期壽命相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

第一,性别自帶的優勢。男性從出生的數量角度講,男女出生的自然性别比是107~108:100。女性數量先天就比男性要少不少,即使大家都是同一時間死亡,在計算人均預期壽命的時候男性就要比女性低不少。

因為預期壽命都是按照各個年齡的死亡率通過數學計算而來的,絕大多數人是活不過100歲的。是以死亡率高的情況下,男性的預期壽命就低。

為什麼老了以後夫妻倆人多是男性先走?看一看人均預期壽命的數字

第二,男性從事活動的風險性高。男性冒險意識普遍比強,願意參加一些風險較大的活動,比如說探險、蹦極。男性愛運動的比例也遠超女性。這些活動,相應的風險肯定是比踏踏實實的生活高得多,風險高意味着死亡率提升,這樣就會降低預期壽命。

第三,男性承受的壓力大。從幾千年的社會傳統來看,人們一直将男性作為家庭的頂梁柱。他們是主要勞動力,要保障家庭安全,要負責整個家庭生活的收入來源。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遇到工作難度高,壓力大的活都是由男性來頂上。這一系列的壓力,都會影響人們的預期壽命。

為什麼老了以後夫妻倆人多是男性先走?看一看人均預期壽命的數字

第四,男性流行的很多習慣不好。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抽煙、喝酒危害身體健康, 但是男性的參與比例要遠高于女性。這些習慣長期堅持下去,會大大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提高死亡率。

第五,女性承受痛苦的能力要比男性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人在生育分娩的時候,痛感是痛感分級中最高的。女性承受痛苦的能力強,至少能夠保障她們能夠少走輕生的道路。

總體來說,盡管有很多資料證明女性會比男性活得久,但是性别并不是影響人們預期壽命的決定性因素。要想長壽,一方面要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還有,執念也能提高人們的預期壽命。比如說參加了養老保險的人群,死亡率普遍要低參加意外保險的人群低一半左右。也就是說,想要長壽參加養老保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