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作者:達醫曉護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4930 篇文章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社會老齡化加速,慢性病人群增多。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來講,一次就醫期望多開藥,家中備藥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家中的備藥您是如何儲存的?大家是否關注過藥品說明書中的“貯藏”條件呢?我們先跟藥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常用的環境“術語”吧。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避光

避免日光直射。

遮光

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裝,例如棕色容器、黑色包裝材料包裹的無色透明或半透明容器

密閉

容器密閉,以防塵土及異物進入。

密封

容器密封,以防風化、吸潮、揮發或異物進入。

幹燥處

溫度≤30℃;相對濕度35%~75%。

陰涼幹燥處

溫度≤25℃;相對濕度35%~75%。

陰涼處

溫度≤20℃。

涼暗處

避光,溫度≤20℃。

冷處

溫度2~10℃。

常溫

溫度10~30℃。

總結以上“術語”,我們可以發現溫度、濕度、光照以及藥品包裝的密封性是影響藥品品質的主要因素。如果家中藥品儲存不當發生變質,不僅療效不保證還會帶來安全隐患,家中的藥品需要“養護”也要被重視。根據不同的藥品種類,藥師給您一下提醒:

01

西藥

1.常見需要冷藏的藥品

活性菌類:如雙歧杆菌三聯活菌膠囊、雙歧杆菌四聯活菌片、陰道用乳杆菌活菌膠囊等。

注射類降糖藥(各類胰島素及胰高血糖素樣受體激動劑);人促紅素注射液、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射用胸腺法新等。

骨質疏松治療藥物:鲑降鈣素鼻用噴霧劑/注射液、阿法骨化醇滴劑等。

抗生素類:妥布黴素吸入溶液。

特别提醒:冰箱冷藏2-8℃,不可冷凍。

2.常見需要遮光的藥品

維生素類(維生素C、B1、B2、B6、B12)、抗結核藥(異煙肼、利福平、對氨基水楊酸鈉)、平喘藥(氨茶堿片、茶堿片)、消毒劑(雙氧水、碘伏、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此類藥品的原包裝為避光材料,如瓶體為棕色。提醒大家藥品原包裝儲存,不建議自行分裝。

02

中藥飲片

家中中藥飲片最基本貯藏條件為“放置幹燥處”,同時不同飲片也會有“陰涼幹燥處”、“防蛀”、“防潮”、“防泛油”、“防黴”的養護需求。

防蛀

主要澱粉含量較高的根莖或種子類飲片,如山藥、茯苓、蓮子、川貝母、天花粉、人參、西洋參、黃芪等。可冷藏、密封儲存或與花椒、八角等氣味濃郁藥材同放預防蟲蛀。

防潮

主要為一些含糖分較高的根莖或果實類飲片,如黨參、枸杞子、明黨參、天龍等。可密封或密封後冷藏儲存。

防泛油

以含豐富油脂的種子類飲片為主,如柏子仁、瓜蒌子、核桃仁等。建議冷藏儲存,如有刺鼻“哈喇味”切勿繼續服用。

防黴

容易被環境中黴菌污染産生黃曲黴毒素等有毒産物的飲片,主要為一些富含脂肪的植物種子類和動物類飲片,其中常見的有桃仁、酸棗仁、大棗、肉豆蔻、決明子、胖大海、蓮子、薏苡仁、麥芽等為藥食兼用品種。可密封冷藏儲存,如發現有黴斑且不可服用。

03

代煎中藥

代煎中藥為密封包裝,可以放置陰涼處或冰箱冷藏(4~8℃)儲存,儲存時間建議不超過3周。服用則需加熱(倒入容器微波加熱或熱水浸泡)後,溫服。

為確定用藥安全性避免未知傷害,家中藥品也需要用心“養護”。最後藥師給您“小貼士”:

1.服用藥品前先看有效期確定有效期内服用。獨立包裝的藥品也要關注包裝是否有破損,如發現藥品性狀有改變,切勿繼續服用。

2. “梅雨季”等溫、濕度高的季節非常适合黴菌的生長,家中盡量避免放置超過2周的中藥飲片。

3.代煎藥服用前可先檢查藥袋是否有漏液,如發現藥袋臌脹或内有氣泡産生,切勿繼續服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李顔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

部分圖檔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家中備藥需“養護”,藥師給您“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