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作者:藝境

當好人真的很不容易。

很多人以為當好人隻要做好事就行,事實并非如此。

這個世界是立體的世界,任何事情都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生活如飲茶,濃淡适宜才好,太濃或太淡,都不會給人帶去好的體驗感。

說到底,做人需要把握好度。凡事過猶不及,掌握不好分寸的人會在分寸丢失之時,陷入人生的困頓。

控制好自己的言談舉止,凡事适可而止,不為難他人也不委屈自己。此為做人的明智。

我們不可否認幫助他人是美德,但再好的善良也要适度。曆史告訴我們,中庸之道才是長久之道。人隻有找到關系的平衡點,才能将關系處得輕松自然。

老話說:“好事做盡,必有災殃。”并不是說不能做好事,而是提醒我們在做事之時務必把控好度。

與人交往,無論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一下3種忙,幫到最後可能要把自己搭上。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不幫人“伸冤”

任何時候都不要替别人打抱不平,因為别人的内心什麼感受,你真的不知道。

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那就是關系比較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互相訴苦。

訴苦是情緒發洩的一種。大部分時間裡,現實和别人口中的樣子完全是兩碼事。

是以我們沒有必要替他人打抱不平,你以為自己很仗義,實際上不僅沒有幫助,可能還壞了對方的計劃。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伸冤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替别人申冤難免不會太到位。

事情的真相隻有當事人才清楚,他人聽到的隻是轉述。

如果一個人真的很無助,你可以提供的是建議和理性的分析,但不能替對方做決定。

畢竟人生隻屬于自己,無論他的認知能力是高還是低,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不幫人“賺錢”

聰明的人不會帶熟人賺錢,因為他們明白,帶了熟人容易翻臉。

如果一個人沒有絕對的把握和過硬的專業知識,就不要随便指導别人,引領他人,否則很可能會造成好心辦壞事的糟糕結果。

即便一個人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也盡量不要輕易幫助别人,有些幫隻是表面上看起來在幫,實際上會讓對方的境遇越來越差。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善良的老人,有一天被一個四肢健全的乞丐敲門乞讨。

老人并沒有直接給錢,而是要乞丐把屋前的一垛磚搬到屋後,乞丐搬完之後累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結果酬勞。

後來這個乞丐又來了好幾次。每次老人都讓他搬磚,那一垛磚從屋前搬到屋後,又從屋後搬到屋前。

鄰居終于忍不住問那垛磚究竟想放在哪裡,老人說磚放在哪裡都行,但若四肢健全,卻想不勞而獲,人生就廢了。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不幫别人賺錢,并不是冷血,而是大愛。

人生說到底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幫人可以幫一時,不能幫一世。本事長在自己身上才叫真本事。

幫别人賺錢的初期或許能夠迅速拉近關系,但随着時間的增長,人的欲望越來越大,感恩之情也會越來越淡薄。

幫人賺錢容易讓人形成依賴。不勞而獲的依賴就是人生的黑暗面,在依賴感瘋狂生長的同時,關系中的美好也會随之消散。

任何關系都應該保持邊界感。幫忙隻幫應急的忙,扶不上牆的人千萬得躲遠,靠得越近越危險。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并不是因為害怕窮人不能償還,而是在避免對方貪得無厭。

再急的事也總有一天能過去,但不努力的窮人會窮一輩子。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關系再好,也不要輕易幫3種忙

不幫人“離婚”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幫忙是“幫人就是幫己”,還有一種幫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做人一定要清醒,收起不必要的熱情,有些事情能幫,是因為結局皆大歡喜,有些事情不能幫,因為它可能損人又不利己。

我為什麼反複強調不要替别人做選擇,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後悔。自己選就要承擔後果,替别人選,難免要被後果牽連。

關于感情,從始至終都說不清道不明。正因為此,老祖宗才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别人的婚姻可以給建議,但不要替對方做決定,有些人總是容易與他人共情,一旦聽說别人婚姻中的不幸,就想救人出水火。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婚姻,合不合适隻有當事人知道。

千萬不要幫人離婚,哪怕對方求到你面前,也不能将自己放在當事人前面,感情上的事,萬不可包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