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作者:吳曉波頻道

“中藥材行業擠滿了躍躍欲試、放手一搏的落魄中年男人。”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文 / 巴九靈

在房價跌,萬物漲的經濟環境中,有一種品類漲價猛烈但容易被忽略,原因是它并非屬于正常消費範疇,很多時候,人們也不得不忍受它的昂貴。

什麼呢?中藥材。部分中藥材價格漲幅如下圖所示。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白術(年用量約17000噸)、白芍(年用量約15000噸)、栀子(年用量約6000噸)等均為常見的大宗中藥材。疫情期間,鐘南山院士力薦的抗疫藥品“玉屏風顆粒”的主要原料就是白術。

不難發現,疫情期間,中醫藥的價值頗為凸顯。政府大力發展中醫藥的政策也頻繁出台。比起前些年,身邊願意嘗試和喜愛推崇中醫藥的人,也變得常見。

那麼,就不能讓價格暴漲這一“攔路虎”折損人們對中醫藥的信心。

俗話說,隻要有中藥材的地方,就有亳州人。在國内,安徽亳州被譽為“世界中醫藥之都”,去年藥材交易額達1380億元,專業市場年交易額占全國50%。

于是,幾天前,小巴奔走與求知于亳州的街道和各色業内人士,同時更确信和憂患于這一點:這場暴漲背後并不尋常。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皮卡車商攜500萬元“快進快出”,

外行銀行貸款450萬元獲利超一倍

5月中旬的亳州氣溫已抵30攝氏度,當地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康美中藥城中,臨近正午的李氏藥業的門面房中,中年男人仍絡繹不絕。

他們都是本地人,是奔着“爺叔”、六十多歲的李老師來的。李老師被當地人譽為“藥材元老”,從業36年。

小巴是被一個受訪者領着進入這樣一個私人聚會場所的。隻見李老師半頭黑發,佝偻着身子,看着比年齡要老一些,一副曆經風霜打磨的老農民打扮,有一口幾乎聽不清楚的濃重口音,但能拿着記号筆在小黑闆上寫字,面對手機鏡頭“拍段子”(即拍短視訊),條理清晰地分析中藥行業問題。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尤其見到每個人都樂呵呵的,幾乎每一位躊躇膽怯的男人都可以從他那兒得到一對一的回報。

高胖身材的大鵬就是其中一個。他大概已經多次來過這裡,李老師對他知根知底,并笑着向小巴透露,他已經賺了50萬元。

大鵬去年還是一個日薄西山的賣皮卡車的車商,今年就已經是一位新興的中藥材批發商。他猛地殺入了這個“全世界都在用”(大鵬語)的中藥材行業,一口氣準備了500萬元資金。他告訴小巴這一數字時,隻是張開五指,顯得輕松。

據了解,他主要做丹皮、甘草、赤芍、茯苓這四味藥,沒有做當下熱門大類,經營政策是快進快出。“漲三五塊錢,我就出貨。”他說。有時候早上買好,下午便出貨。原因是:如果長時間賣不掉容易成為存貨,導緻隻能虧本銷貨。或許,這種政策也處在他的經驗舒适區内。

目前,他手中囤了80噸甘草(5—8丁),從藥農手中占了便宜,壓了3.5元,以31.5元/千克入手。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大鵬的成績讓侯老師頗為滿意,還專門幫他微信視訊連線了一位資深同行,言語間的意思是希望對方稍稍照顧大鵬。

李氏藥業的光景,是亳州中藥材價格風起雲湧背後的一個縮影,人們聚在一個個“意見領袖”的身邊,是以促成了一個個最鮮活的資訊流通中心和最激動人心的商業戰場。

就在離李氏藥業十幾公裡遠的蔣李村,小巴前一天去探訪過亳州市中藥材協會組織的郊區“根據地”華佗百藥園,也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該組織正在進行由一衆資深藥商參與的一場較大會議。

或許正是這樣一個個或松散或緊密的地方中藥材團體的活躍,激發了資訊流通的效率和廣度,很多網約車司機都能說得上一些令人吃驚的暴富故事:

“我去年聽說最狠的是,有個本地人以前沒幹過這一行,直接從銀行貸了450萬元存白芍,個把月就賣了,賺了翻一番都不止。明顯是有人給他消息。另外,是通過他的投資行為來傳播消息,推動别人跟風入場。”一位網約車司機對小巴說道。

“漲得比較快的時候,他們(指炒家)甚至自己買自己的更高價的貨,來擡高市場價格。”另外一個網約車司機說

外行“炒作”中藥材背後:

“資訊部”的崛起

當然,大多數本地資深人士都不否認中藥材市場的炒作性。

“肯定摻雜炒作的原因,畢竟你再減産,也不可能減得這麼厲害。比如某個中藥材年産能是1000噸,就是減産一半,價格也不至于增長五倍,甚至十倍。非典那時候,有個别中藥材也漲得很厲害,但撐不了幾天。”一位亳州市中藥材協會的負責人對小巴坦然說道。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出身藥農家庭,如今在進行中藥材電商創業的陽哥向小巴透露了“炒作機構”的一般流程。它與國内炒股、炒房過程中出現的常見小團體的情況是類似的。

“炒作機構”一般是由若幹本地資深業内人組織起的一些中藥材“資訊部”,它們的功能包括聯合和籠絡藥農、批發商、囤貨商、藥廠負責人、中藥類短視訊部落客等中藥材産業鍊主要環節的關鍵人士,通過搜集和洞察中藥材産能、庫存等關鍵資訊,向持有閑置資金入場的内、外行投資者提供精準投資資訊、采買和銷貨管道等資源,并賺取一定比例傭金,甚至不乏主動制造市場供給缺口,發動宣傳工具哄擡中藥材價格等操作。

“蠱惑了一些沒有參與過中藥材行業的人。”陽哥說道。這些人中本地人、外地人皆有。如此分工明确、專業程度較高的操盤下,大量中藥材的屬性自然不再隻是簡單的農産品,也被賦予了金融屬性。

陽哥的說法也得到另外一位中藥材“老炮”、現為當地中藥茶飲企業高管尹博的一定佐證。“模式無外乎哄擡。比如說您現在讓‘大V’發個視訊,把這些東西一說,說完過後再找幾個‘網紅’一塊兒推。”

尹博曾賺到過中藥材價格波動的錢,2013年的時候,他從吉林吉安采購西洋參,價格是328元/千克,回到亳州後,價格旋變為670元/千克。當然也賠過。

他剛從國外旅居回鄉一年多。此前他們投資中藥材的方法仍比較粗放:看好某個中藥材的價格前景,關系好的幾個朋友湊幾十、上百萬一起囤點貨。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還有一個旁證是,今年的明星藥材是白術、白芍,主要産地均為亳州本地。亳州本地産的中藥材有“三白一黑”(白術、白芍、白芷、牡丹皮)一說,這四味藥近年來均呈現明顯的漲幅。白術、白芍外,牡丹皮(抽芯率85%)兩年前的價格是30元/千克,如今達到100元/千克。

小巴還向陽哥問什麼管道能找到“資訊部”的人,他特意拿走小巴的手機,打開抖音,輸入一個中藥材類抖音部落客的名字,點開他的首頁後,逐一打開他的若幹視訊——其中,時而站在消費者立場,痛斥藥商和壓貨商,時而又說“中藥材漲價、掉價,不影響治病救人”,時而分析若幹品種異常暴漲原因時,又肯定道:“推動這玩意兒(漲價)的無非就是人氣和大哥。”

在他的抖音店鋪有兩款産品,冠以“中藥行業思維破局”之名,售價分别為9980元和15800元。

面目全非:

一場諸多客觀條件與主觀操縱的進階“合謀”

如果隻是将今年中藥材的粗暴漲價,總結為一部分人的惡意操縱,其實也是不夠全面的。

首先是投資中藥材的資金明顯變多了。這是李老師對小巴的斷言:“沒有炒作,這是錢太多了。”

就在李氏藥業門面房裡的小黑闆前,李老師對小巴一闆一眼地分析道:“由于三年疫情,人不流通,2022年疫情放開,人員流通,各種疾病活躍。銀行大量放貸,刺激經濟。但股票、房産、企業、工廠等主要投資方式都不太行,導緻部分閑置資金流入中藥材行業。”

在銀行貸款利率不斷下調的大趨勢下,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大家都不貸款了?

亳州可能有些例外。上述提及外行銀行貸款450萬元投資中藥材,便是典型例子。而攜帶500萬元入局的前皮卡車商的資金來源,也值得懷疑了。

其次是中藥材需求規模總體上快速增長。

2002年生的亳州職業技術學校中醫專業的小明的感受是比較典型的,他對小巴說,小時候大家常用中醫藥,但中間有較長一段時間,中醫藥是“消失”的——那是“中醫無用論”流行的時期,而近些年中醫藥的熱度又開始變得明顯。

尹博所在的中醫茶飲企業的母公司是一個130人的中藥類預包裝産品的代工廠,他提供的行業資料是:“以前的中成藥市場占比是10%多,現在占比30%多。”

另據《中國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狀況調研(2021—2023)》:2023年上半年,中成藥利潤增速26.5%,中藥飲片營業收入增速18.0%,在全國工業中名列前茅。中藥75家A股上市公司絕大多數保持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2位數同比增長。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第三,部分中藥材在面對需求大幅增長時,産能供給量是嚴重不足的。

李老師和小巴舉了白術、白芍這兩個例子。比如:“亳州白術15年都沒怎麼漲價,老百姓棄種,加上天氣的原因,白術逐年減産。鐘南山說‘玉屏風顆粒,對新冠療效非常好’,它主要構成成分是白術、防風和黃芪,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喝。今年白術用到25000噸,它能不漲價嗎?”

“白芍生長周期達4—5年,長期價格低,老百姓甚至把三年生白芍都清理掉了。”他說道。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尹博提到一個做藥材小作坊的身邊朋友的家庭情況:這是一個做了31年牡丹生産加工的家庭,一家有四口人,要把牡丹變成藥材,需要經曆手工去皮、抽筋兒、過篩、切割、刮痧等一系列繁瑣流程,他們的家庭年收入最高時是七八萬元。

“這個行業做了三十多年,才碰到今年的暴漲。”他說。這顯然也意味着這期間有很多從業者因為行業不賺錢而轉行。

以下是小巴搜集整理的部分中藥材的三年價格變化——至少是1倍的漲幅,多數為4—6倍的漲幅,最高多達10倍漲幅。綜上分析,不難總結:

這些中藥材價格的高漲幅背後包括了遊資炒作、産能不足、需求暴增等多種因素。中藥材在通往價、量齊升的道路上,或淺或深地被裹挾,以至于面目全非,難以細辨。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怎麼辦?

亳州人開出“堵疏藥方”

中藥材漲價是有标志性意義的。在大量投資領域缺乏機會的背景下,擅長利用銀行低利率貸款便利的遊資客容易如一頭野獸橫沖直撞,或裹挾一部分穩健發展的行業,或炒作投資品,比如價格再創新高的黃金。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圖源:小巴拍攝

在李氏藥業,大鵬就是在當一輛車被同行卷得隻剩下幾百塊錢純利時,才被迫進入了他十幾年前放棄的、如今更有利可圖的老行當。

相比“财大氣粗”的大鵬,小巴在李氏藥業留意到還處于迷茫中的小甘。

這是一個36歲但仍然看着稚嫩的青年人。他也是去年剛入行,自述去年花2萬塊錢高價買了花椒,現在以14000元虧本割了。現在有外地商人希望他借助本地人優勢——幫忙一個月代購一次中藥材,每個月三千塊錢辛苦費。

不管是出于主動還是被動,中藥材行業擠滿了躍躍欲試、放手一搏的落魄中年男人。

“更多的人、更多錢進來中藥材行業投資,這是個好事兒。但是他們不是投在該投的地方,不是投在種植端、加工端、産品端。”入行中藥材電商一年多,立志做品質好貨的陽哥對小巴說道。

在“擊鼓傳花”的炒作遊戲中,人們一邊渴望着極緻的收益,一邊擔憂着緻命的慘敗,一如在不少行業曾經發生過的那樣。

中藥材暴漲風雲:外行貸款450萬元囤貨,皮卡車商500萬元入市

結果可能一地雞毛。在種植端,一個情況是,在今年白術大漲的背景下,白術種苗的主要産地河北的苗商,紛紛把一年生的白術種苗進行切片售賣。而一般來說,白術至少需要三年才能成熟。

在批發端,“現在還出現一個情況,中間批發商是高價采購的,是以他們不肯出手,才導緻價格很難下來”。上述提及的亳州市中藥材協會負責人對小巴說道。

擺在我們面前的俨然是一道複雜的中藥材産業發展難題。最後,不妨提一提多位亳州中藥材人士給行業開出的“堵疏藥方”,作為參考。

首先是堵漏洞。政策方面,應該更嚴肅查處主要的中藥材炒作企業或個人。多位亳州中藥材人士表示,這方面的政策規範并沒有及時跟進或者缺乏力度。

比較公認的是,疫情前,國家對中藥材價格的管控較嚴格。尤被提及的是,2011年,被譽為“中藥飲片之王”的康美藥業“囤炒三七”3000噸(當時年需求量7000噸的42%),獲利1.2億元人民币,遭媒體集中曝光和發改委點名查處。

其次是疏熱錢。引導社會資金投資于提升中藥材品質、創新中藥材衍生産品等緊迫發展方面,使得勢頭正熱的中醫藥的口碑更加“紮實”。

業内外人士對目前中藥材感覺較普遍的痛點是:藥效下滑。這是由于種植端、加工端、零售端更追求産量或銷量,而對品質缺乏重視。

據上述一位業内人士指出:現線上上銷售還未打開,中藥材電商化的比例仍在10%以下。

尹博是中藥飲品賽道的新晉創業者,他告訴小巴,他們已經拿出700萬元研發标準化的中藥茶飲産品,并計劃憑借加盟模式在2026年前在全國鋪出500家中藥飲品門店,現在已簽約51家。

“如果我們在風口上創業還是很難的話,那就證明市場真的有問題。”尹博末了說。

*李老師、大鵬、陽哥、小明、小甘,均為化名

本篇作者 | 林波 |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