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作者:柳飄飄了嗎

“鴨嘴鉗”是婦檢中常見的一種陰道窺器,顧名思義,它長這樣: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而這個屬于醫學領域的鮮少被提及的玩意兒,前陣子卻忽然上了熱搜。

大波女性網友紛紛發聲,呼籲對鴨嘴鉗進行改進,由此掀起了一波女性專場吐槽大會。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這一話題為何會引發這樣大的聲量?

因為在現今很多婦科檢查和經陰道的宮腔手術中,鴨嘴鉗仍是常用的工具之一。

使用時直接将窺器伸入陰道并撐開,以便醫生檢查、采集和進行手術操作。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來源|哔哩哔哩@婦科專家薛賽琴

光看動圖,有沒有感覺心頭一緊?

畢竟鴨嘴鉗張開最大時能相當于分娩開7指,被女性同胞譽為“婦檢噩夢”。

值得關注的是,這款工具自發明以來已有百餘年曆史。

而直到如今有人将其擺上台面,人們才知道,這麼多年來,婦檢一直是如此痛苦的事。

女性生活中隐藏的又一處陰霾,也就此揭開:

暴力婦檢。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首先讓人感覺到“暴力”的,是不夠人性化的婦檢工具。

就說鴨嘴鉗,優化速度太慢,一面治病救人,一面充當刑具。

自19世紀第一個陰道窺器被發明後,改用不鏽鋼材質是其第一次變革。

第二次變革,則是如今門診常用的一次性窺器。

它的改進依舊隻集中在成本、操作、衛生等基礎層面上,對患者的使用感受沒有太大考慮。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第三次變革,更隻是在此基礎上再加個燈。

換言之,除了更友善醫生檢查,女人該挨的痛還是得挨。

其次是部分醫生操作手法粗暴問題,成了施加在患者身上的二次創傷。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前幾年的《産科醫生》也拍過這類情節。

一位曾遭遇過暴力内檢的産婦,從此留下心理陰影。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再次做内檢,沒想到還是遭遇暴力婦檢,面對家屬的質疑,醫生隻冷冰冰拿“檢查”做看似合理的擋箭牌:

做檢查嘛,很正常。

從醫生的角度,隻有受檢者放松才能保證檢查的速度和品質,殊不知,醫生不了解的态度,才是很多人緊張的源頭。

對于本就對内檢有心理陰影的受檢者,無論是醫生的指令式語氣。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還是把不順利歸咎于患者的“不配合”,都會加大患者的壓力。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對陌生環境和未知結果的恐懼,對冰冷異物納入的不适感,都是導緻患者“不配合”的因素,但很多醫生了解和共情不到這點。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甚至把身體檢查上升為人格審判,把本應發号專業指令變質為言語羞辱。

“性生活都不怕,還會怕這個?”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生過孩子嗎?松了就不會痛。”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還有醫生将此稱為“那麼爽的事”。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甚至連受檢者生理上的真實痛感,也會被惡意解讀。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這是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不适。

究其深層意味,是讓受檢女性感受到一種蕩婦羞辱的惡意。

一方面,他們潛意識把婦檢視為檢驗一個女人“幹淨與否”的審判機制。

大清早亡了,卻還有人在為别的女人守精神上的貞潔牌坊。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反過來,隻要有過性生活或生過孩子,身為女人的所謂“處女膜”被破壞,便無需再被小心翼翼地呵護。

女人身體上的一處脆弱器官,仿佛就變成一個被用過的工具、一塊不會疼的死肉,可以被粗暴對待。

有人疑惑,為什麼同為女性,但有時候依然能感受到來自女性的惡意?

借上野千鶴子對“醜女”政策的解釋,這些醫生是把受檢者“他者化”了,她們自動退出“女人”的範疇,将自己視為例外,并以這種特權的外部視線刻毒地審判着受檢者。

她們的審判讓受檢者感覺自己不隻是流水線上一顆待檢的螺絲釘,而是在醫生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下,一枚随時可棄的受損零件。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而在無法真正感同身受的男醫生身上,則透着一種更典型和普遍的偏見:

一輩子那麼長,誰沒碰上幾個不靠譜的醫生,忍忍就過去了,不然就是病人太脆弱了。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說白了還是那句:你要習慣忍耐。

而,連喊疼的資格都沒有的生存環境和社會氛圍,恰恰是真正的病竈。

會發現,“暴力婦檢”不隻是生理上的不适和人格上的冒犯,也是在預設女性對承受疼痛的門檻值很高。

尤其很多身為“過來人”的醫療工作者,往往被認為“下手更狠”。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但她們的冒犯未必是出于惡意,而隻是因為認同“痛是正常的”。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除了體檢本身帶來的客觀不适感,“忍痛”也是不少女性早已内化的生存法則。

這個跟“堅強、耐勞、偉大”挂鈎的代名詞,伴随女性已久。

包括老一輩女性對承受生娃痛感的一種盲目崇拜。

因為母乳喂養更安心,是以漲奶的劇痛是能忍則忍的;

因為迷信無痛對胎兒不好,是以無痛是能不打就不打的;

典中典的是,《機智的醫生生活》裡一個孕婦的婆婆,聽說順産的寶寶更聰明,便堅持讓媳婦再忍一忍,因為自己當年也是這麼忍過來的。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波伏娃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我們自出生開始就一直在被教導怎麼做一個女人,也見識過身邊很多恪守“女人”這一範疇标準、保留曆史性厭女症的“學姐們”。

而新一代女性顯然已經走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開始意識到,忍痛并非女性一生必修的技能。

若退一步談選擇,那“勸自己忍痛”這件事也唯獨自己能做,他人是勸不得的。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有些女性對疼痛的體感較低或遇到過操作規範、有共情力的專業醫生,這是一部分人的幸運。

但,這并不意味着,另一部分開口喊疼的女性就是在無病呻吟。

因為這一事件并非隻是普通的醫患沖突,而反映的是女性的需求和感受仍不被社會看見。

有些男醫生從理論的角度分析,便斷言使用鴨嘴鉗不會有痛感,咱暫且不奢求了解。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畢竟鴨嘴鉗最早就是美國男醫生詹姆斯・馬裡昂・西姆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女黑奴身上實驗而成的。

他給一個17歲的女奴隸動過30次沒有麻醉的手術才完善了技術,又在一個叫貝琪的女奴隸身上,用一個彎曲的錫勺柄首次試驗出一個窺器,這些實驗也讓他赢得“現代婦科之父”的稱号。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有人說,為了自己的健康本就應忍受正常體檢帶來的不适。

但實際上女性的不滿,不隻是對現有婦檢工具苦不堪言,更是因為感受到一種哀嚎的聲量雖大,但仍不被聽到的不公。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眼看着越來越輕薄的避孕套研發,可視耳勺、可視口腔内窺鏡的出現。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女性呼籲許久的防側漏衛生巾後翼需求,卻能在男性專用的痔瘡安心墊上看到理想設計……

相較之下,婦檢器具還如此原始,這種後知後覺多少是有些令人錯愕的。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由于更特殊複雜的生理結構,客觀上女性就是需要承擔更多的疼痛,那豈不正說明,女性處境才是更需要被觀照的“重災區”?

但正如大家所不解的,更優化的婦檢工具面臨的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本可以有”的問題。

早前有人改進過鴨嘴鉗的更優化版本,比如更溫和的矽膠材質窺器、充氣窺器、把體内擴張改成窺視裝置的、開合幅度更小的花朵型窺器……但目前沒有一款可以大規模替代傳統窺器。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來源|微網誌@新浪熱點

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林巧稚也開過使用鴨嘴鉗前加溫的先例,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緩解女性的不适與疼痛,但人性化婦檢依然任重道遠。

客觀上,現下門診的高流量現狀,暫時無法兼顧舒适度和效率,也是不可忽略的現實因素。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除了成本高、操作複雜、效果不如傳統窺器,也有使用者質疑聲量不夠大的原因。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來源|小紅書@周Rich

可實際上,連一場普通的婦檢也被冒犯,本就會導緻女性對痛感産生恥感,加劇“忍痛”的自我馴化。

在不被允許喊痛的群體性沉默下,更難免産生自我懷疑:

難道是我承受能力不夠?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在女性漫長曲折的人生課題上,婦科檢查就是一道重點難點。

除“病恥感”外,女性的“痛恥感”也是向來不被正視的一個問題。

一喊痛就被嘲嬌氣,預設有過性生活或者生過孩子就該适應異物闖入的不适感,說到底,“痛恥感”來源于女性自己在這一過程中被剝奪了人性。

造成女性在婦檢這事上“諱疾忌醫”的,不是她們自己,而是把她們當成砧上肉的冰冷程式。

再者說,消除“痛恥感”這事,也不應該隻要求女性自己完成。

你以為男性就不會得“婦科病”嗎?

韓劇《嫉妒的化身》裡,患有乳腺癌的男主就做過乳腺钼靶檢查。

這項檢查有多痛呢?

它需要完全把乳房擠壓扁才能判斷是否病變,導演非常具象化地用爆汁的水果和被夾碎的核桃來呈現,把男主痛得一嗓子嚎醒了檢查室外所有女患者。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而在觀衆産生“男的也會得乳腺癌”的疑惑之外,男主體驗到的劇痛,不過是萬千女性一生中所經曆過的冰山一角。

就像旁邊的護士姐姐說的:

這跟生孩子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2024還有女性刑具?媚男用品不斷更新,女人正常需求卻被嚴重忽略

最基本卻一直得不到的了解,往往隻需要換位思考這麼簡單。

隻有意識到器械下的是血肉而非物件,才能達成“痛隻是人之常情”的共識。

而對女性而言,從長遠來看,持續發聲依然是推動變革最有效的途徑。

至少在忍無可忍時可以甩出一句:老娘不忍了!

P.S.最後飄還想掏幾句心窩子。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表達對暴力婦檢的不滿,想為深受其害的姐妹們發聲之外,歸根到底,還是希望整個社會都能學會正視婦科這件事。

看到暴力婦檢引起熱議,我一邊欣慰問題終于被重視,一邊又擔心這事讓更多人恐懼婦檢,反而耽誤治療。

我知道很多女孩對自己最熟悉的身體其實一知半解,總對乳腺和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焦慮不安,不知道該去哪裡學習相關知識,不舒服也不敢去婦科。

因為我自己就是這種諱疾忌醫的膽小鬼,又怕死又怕痛哈。

是以想跟膽小鬼們分享一本我去年看過的書,真的有緩解婦檢焦慮。

作者是外國一位婦科醫生,全方位地對女性身體結構、相關疾病做了詳細科普,揭開性生活和性病的神秘面紗,鼓勵大家好好愛護和使用自己的身體,對疾病積極預防治療。

她在書中也強調了,重視病人的醫生會提前預熱窺陰器,并且會針對患者使用不同尺寸的器具、不同的檢測和取樣方式,避免過度檢查,始終把病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最重要的是,她嘗試從醫生角度來減輕我們對婦科就醫的恐懼,用意十分友好。還給出一些提高跟醫生溝通效率的建議,以及減輕就醫不适感的小提示,很實用。

這本書叫《身體由我:關于了不起的女性身體的一切》。(不是廣告)(但如果客戶媽媽看到了想投也很歡迎哈)

确實,我們女性的身體真的很了不起。

我愛我的身體,希望你也。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