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作者:包不同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今天是5月20日。

在網際網路上,因為“520”諧音“我愛你”,這個日子也就成了億萬網友自發興起的節日——網絡情人節。

筆者注意到,這樣一個愛意濃烈的日子裡,有一座城市釋出了一封信——《緻廣大人才朋友的一封信》,市委書記和市長一起,對廣大人才說“愛你”。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這已經是第二個“湖州人才日”,這樣一座敢于“表白”的城市,正是湖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天堂中央、湖州風光”。湖州市地處長三角之心,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此外,這裡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首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被聯合國COP15大會認定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國際合作示範區。

但湖州的勢頭不僅在生态建設。資料顯示,湖州目前擁有6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8家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56家上市企業、18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了天能電池、久立特材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湧現了衆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更重要的是人。近5年,湖州已累計引進40多萬青年才俊。截至2023年底,“南太湖精英計劃”引進人才項目達到1841個,帶動集聚高端人才2萬多人。

企業和人才,為什麼紛紛湧向長三角這座城?

1

“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最近的一場大會給出了答案。

5月18日,第二屆“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投資科技合作推介會暨湖州未來大會在湖州舉行。

大會規格頗高,從嘉賓陣容看,涵蓋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負責人、城市發現官、城市合夥人、重點高層次人才等,此外還有重點央企國企、世界500強及跨國企業、金融投資機構、鄉賢、科研院所等客商人才,共有900餘人。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筆者查閱到的資訊顯示,此次大會分為三個篇章,分别是“loving”愛·湖州之美、“lighting”燃·時代之光、“dating”赴·未來之約。從不同視角讓嘉賓們了解湖州、推薦湖州、相約湖州。

對于這三個篇章,湖州市委書記陳浩有着自己的了解。

他說,湖州之美是超越顔值的立體表達。這裡既有自然生态之美,又有地方人文之美、經濟發展之美、開放自信之美、民生幸福之美、社會和諧之美,更有政治清明之美、幹部勤廉之美、大衆奮進之美,“九美湖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時代之光,是破繭成蝶的整體躍升。湖州是在實幹争先中蝶變躍升的城市,走的是綠色低碳創新發展之路,研發投入強度列浙江省第3位。今年一季度,湖州GDP增長7.7%、增幅列全省第2位。

未來之約,則是彼此成就的雙向奔赴。湖州平均每天新增100家市場主體,近5年有40多萬青年才俊來湖州創業創新。随着滬蘇湖高鐵即将開通,湖州将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實作“半小時同城化”,人才湧向湖州的步伐迎來加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下午,大會子活動——2024年“湖喚未來”百名博士南太湖論劍活動舉行。來自海内外的300餘名博士齊聚湖州,共話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彼此成就。

該活動現場,湖州市委書記陳浩向大家分享了“一個城市品牌”“一座創谷”“一場懇談會”“一杯咖啡”四個故事,從吸引人才、承載人才、賦能人才、成就人才四個次元介紹了湖州有關做法。

與此同時,會上還舉行了“520湖州人才日”活動啟動儀式,釋出了2024年湖州市“人才強企”100強榜單,來自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協會、企業等的10位代表被聘任為湖州市引才大使,會議還釋出了湖州科研院所招賢榜……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沿着這場大會往深處探索,湖州發展的兩條“金線”也随之浮現。

2

“企業紮堆來”

第一條“金線”,名為招商。

在現代社會裡,我們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除了各種宏觀資料,通常會以市場活力作為錨定名額。而市場活力的重要主體,就是企業。

上文我們提到,湖州目前擁有6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8家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56家上市企業、18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大量優質企業的落戶,和湖州的招商能力密不可分。筆者查詢到的資料顯示,2023年湖州引進3億元以上項目302個,完成年度目标的100.7%,其中10億元、50億元以上項目為74個和8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6個。

2024年一季度,湖州引進3億元以上項目114個,完成年度目标的38.0%,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9個、50億元以上項目4個。

不難發現,湖州的招商有幾個顯著特點。

其一,上司帶頭。資料顯示,2023年,湖州各區縣主要負責人外出招商引才累計476次、661天,涉及北京、上海、深圳、長沙、成都等39個國内城市及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

其二,“特戰隊”模式。湖州探索“招商特戰”新打法,截至2023年底,湖州招商中心“特戰隊”累計走訪企業622家次,接待臨港集團等客商1000餘批次,重點跟蹤在談項目255個、市主要上司推送項目86個,主動挖掘項目162個,首談認定項目46個,重大項目聯席報告12個。

其三,重視産業鍊。湖州出台《湖州市八大新興産業鍊關聯招商工作機制(試行)》,與産業鍊牽頭部門合力向上積極對接國家級部委、商協會,搭建高能級項目資訊資源平台。2023年,湖州引進且備案3億元以上八大新興産業鍊項目161個,占3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引進數的70.6%。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新能源汽車産業。2023,湖州引進且備案固投3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項目47個,開工數42個,均位列八大新興産業鍊第1位。

在針對産業短闆制定相關發展規劃後,湖州确定車用半導體晶片、電池管理系統、電機驅動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等汽車電子領域為重點招引和發展方向,定向邀請全國近百家産業鍊上下遊企業來湖參會,并及時對接。

此外,“鍊長”還親自帶隊赴外招商,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的自動駕駛、車載晶片、智能座艙、底盤系統等新興領域。僅吉利汽車,作為鍊主企業就已經帶動配套企業近20家。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這種“以商引商”的模式之是以能走通,同樣離不開湖州紮實的服務。

湖州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定制化、專業化服務,全力促進項目早落地、早投産、早達效。例如,湖州市縣關聯每周三常态化舉辦“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高效解決涉企問題;湖州還将每年11月1日依法确立為“湖州民營企業家節”,每季度在優秀企業中評選“貢獻者”,真正讓廣大企業家感受到尊重。

3

“人才願意留”

第二條“金線”,則是引才。

資料顯示,僅2023年,湖州就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302個,落地青創項目1036個,集聚青年大學生4.7萬人。

截至2023年底,“南太湖精英計劃”遴選創新創業項目1841個,帶動引進高端人才2萬多人,90%集中在八大新興産業。

此外,湖州還成功獲評2023年度中國最佳引才城市,位居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第29位。更早的時候,2019年底,浙江省統計局資料就顯示,湖州“人才發展現狀”指數居全省第2位、“人才發展潛力”指數居全省第1位。

有人可能要問,湖州引才有何秘訣?答案很簡單,其實就四字而已:真心、誠意。

先看湖州的真心。

在頂層設計上看,湖州這些年系統推出人才新政:“湖九條”“湖十條”“人才新政4.0版”“博士雙創新政”……湖州連續兩年召開以“雙招雙引”為主題的“新春第一會”,還把5月20日設立為“湖州人才日”,向人才直接“表白”。此外,還舉辦湖州未來大會,創新開展“青創新城”建設,率先承接全省人力資源大市場智慧決策大腦試點改革。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過去幾年,湖州為了引進人才,下了大功夫。例如,湖州曾數次組團赴海内外引才,全市累計建立77家海外引才工作站。在上海,湖州特地購置了2.1萬平方米寫字樓,設立全球招商引才中心。

對待人才,湖州不止有真心,更有誠意。

對高層次人才來說,他們大多渴望有一個平台能施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華,由此為社會創造價值。

是以,精準的人才政策之外,湖州還在打造以“創谷經濟”為核心的創業平台。通過在綠水青山之間布局新型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主體,有效聚引上海、杭州、蘇州等地創新資源要素。

以西塞山為例,湖州聚力建設總規劃面積66平方公裡的科學谷,目前已經集聚高端科創項目36個,科研人員達2400多名、其中碩博士800多名。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此外,湖州先後引進工業控制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莫幹山地信實驗室、浙大研究院、電子科大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端科創平台,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半導體及光電、生物醫藥、地理資訊+等八大新興産業,研發投入強度列全省第3位。各類人才,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舞台。

廣闊的平台之外,還有溫情的關懷。湖州不斷疊代實施“南太湖精英計劃”,為來湖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四個1000萬元”政策支援,覆寫創業項目資助、基金融資支援、人才薪酬補貼、企業貼息貸款等多個次元。

為了服務人才,湖州甚至組建了長三角首個人才發展集團,從人才引進、人才園區、人才投資、人才教育訓練、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人才服務等六個方面提供全方位關懷。沒有錢,他們幫忙融;沒有員工,他們幫忙招;沒有房住,他們幫忙安排。

還有湖州的“人才數字大腦”,足不出戶人才就可享受“雲服務”,入選全國人才工作最佳創新案例。他們的“人才碼”,整合了9個部門的99項業務後,政策申領、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申請等人才事項全部實作“掌上辦”。截至目前,已有15.8萬名人才激活人才碼,享受服務超75萬人次。

交通的改善也讓人才流動更加友善。在過去,從湖州到上海,沿着水路要坐三天的船,但滬蘇湖高鐵開通以後,湖州到蘇州隻要15分鐘,到上海也不過半小時。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如此種種,足見湖州對人才的信心、細心和真心。湖州愛才,才留湖州,這才是真正的雙向奔赴!

4

結語

無論是招商還是引才,最終指向的,都是“發展”二字。

湖州是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2300年建置史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它一度是人們口中的“江南腹心”,四通八達的水系和星羅棋布的圩田,締造了“蘇湖熟,天下足”的盛況。

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在工業岩漿的噴湧中,湖州的腳步一度變慢了。

突圍之路在哪裡?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安吉餘村調研,充分肯定了餘村關停礦山、水泥廠,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520!長三角這座城,再次向人才“表白”

湖州由此找到了新時代的發展密碼。近20年來,湖州一直在堅持這樣一條路。未來,這座城市還将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更重要的是,湖州不僅要美,還要強。

要變強,招商和引才缺一不可。這兩條“金線”,将共同織就湖州的美好未來!正如湖州市委書記陳浩在大會緻辭中所言:

“美”是相遇的起點,“光”是奔跑的指引,“約”是彼此的成就。大家一起發現湖州之美、點燃時代之光、共赴未來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