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作者:讀者

在廣大網友遙遠的記憶中,上一個五十多歲挂帥出征的,是穆桂英。

5月10日以後,内娛史書工筆會再記上一個,“那英”。

一檔集結了國内外嘉賓的音樂競技綜藝,參加比賽的是歌手,破(bao)防(xiao)的是觀衆。

首期節目一共七位選手,排名前二的都是國際友人,那英隻能排第三。剩下的華語歌手,對最後一名的競争比對第一名的競争還激烈。

網友看完以後瘋狂“搖人”,點名多位歌手來參加節目“挽尊”,心裡隻有一個想法: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講真,上一次看到大家這麼強烈的競争意識,可能還是CCTV-5在元宵節播出的世錦賽。而現在的那英,就是全村唯一的希望。

之前上節目,大晚上被張頌文用三蹦子拉着追煙花,英子害怕得一路碎碎念:“頌文,我今年五十七,有孩子有家的……”

英子,你自己想到了嗎?在競技綜藝裡,57歲上節目還背着兩瓶速效救心丸的你,正是闖的年紀!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那英曆險記

按照以往的經驗,那英出馬,一個頂倆。有她在的音樂競演,冠軍幾乎沒有懸念。

但是這次例外。

唱完代表作《默》的那英,是扶着牆下台的:

“太緊張了!我魂都要飛了。”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主打一個“真唱不修音”、全程直播的《歌手2024》第一輪第一場競演,首位登場的加拿大00後歌手Faouzia(法烏齊亞·奧伊亞)一開嗓,《crazy》燃炸全場;57歲的美國歌手Chante Moore(香缇·莫),《If I Ain't Got You》飙出海豚音,拿下了第一名。

英子是真的緊張,前半首歌,眼睛都沒睜開過,身體僵硬得像站樁。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她拿了第三名——這是當晚華語歌手的最佳成績。

不知道第四名至第七名怎麼想,反正網友是“崩不住了”: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汪蘇泷、二手玫瑰、楊丞琳、海來阿木,不同風格的歌手同台,讓人一時間分不清到底是在哪兒: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網友突然發現,台上能打的、能拿得出手的華語歌手,隻有那英。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不忍心看着英子一個人在台上“乘風破浪”,網友們瘋狂“搖人”,發動一切自己“在内娛的人脈”,希望趕快有人來救場。

第一個被點名的是正在全國巡演的鳳凰傳奇。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然後是龔琳娜。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後來則是分流派、分唱腔cue韓紅、鄧紫棋、袁娅維、張靓穎、張傑……乃至華陰老腔、蒙古族呼麥。

節目組你們着急嗎?

我們觀衆挺着急的。

其實之前導演已經針對陣容做出過聲明,很多歌手因為直播的事情婉拒了,要同時滿足實力、膽量、檔期的歌手寥寥無幾。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真當真了?

播前雖然不好找人,但播出後這一番熱鬧倒是吸引了不少人。

節目播出第二天,鄧紫棋在演唱會結束後直播吃牛肉面。她的直播間湧進上百萬人,紛紛喊話讓她去《歌手》踢館,正在狂炫牛肉面的鄧紫棋哭笑不得,甚至靈魂發問:“你們也愛吃牛肉面嗎?”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鄧紫棋看到網友一直在刷屏,表示自己也看了《歌手》。

“其實也真的挺好看的。(大笑)”

然後回顧了自己在《歌手》留下的舞台,并隐晦地表示自己正在開演唱會,走不開。

網友一邊為參賽陣容操碎了心,一邊又玩弄節目組找樂子。

“敢用直播這個形式,揭下了多少人的遮羞布。”

“看了覺得真是一種大雜燴,就像有人說的,看到了五種形式,分别是格萊美、金曲獎、草莓音樂節、星光大道和紅白喜事。除了那英,其他幾位國内歌手就像沒開嗓。在全加工的時代,直播話題流量滿滿,太期待後續了。”

“實在不行讓我去吧,這樣他們赢了也不光彩。”

讓人意外的是,上個周日,被網友頻頻艾特參演節目的韓紅居然真的回應了。她釋出微網誌:“我是中國歌手韓紅,我請戰!”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其實,不止韓紅一個當真的歌手,紀敏佳、王晰、婁藝潇等都在微網誌平台上表達了相關意願。

湖南衛視《歌手》官微随後回應:

感謝廣大觀衆對節目的支援和鼓勵,也感謝歌手們的信任和厚愛,我們都收到了!《歌手2024》有嚴謹的賽程體系、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演規則,我們将根據各位歌手的檔期,進行後續邀請。

闊别多年,《歌手2024》有幸再度回到大衆視野,源于對真實的堅持,對歌手的尊重,對舞台的熱愛。在這裡,音樂始終是交流的最大公約數。希望每位關注《歌手2024》的朋友,都能享受音樂、收獲知音、保持溝通、擁抱世界。

赢,隻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樂的目的地。謝謝大家!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後續節目如何發展,倒是更讓人期待了。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科技與狠活

《歌手2024》首演後輿論之是以如此熱鬧,是因為“鲶魚”來了。

首場直播競演後,客場作戰的兩位外國歌手不僅包攬了前兩名,她們的松弛大氣與内娛歌手的緊張也形成一定對照。網友邊點贊邊歎氣,“唱得那叫一個驕傲放縱”。

還有“鲶魚”在前往戰場的路上,目前豆瓣演職員表已更新,顯示亞當·蘭伯特将作為踢館/補位選手。

全開麥、不修音、one take直播的模式革新,讓這季節目被諸多樂評人稱為音綜天花闆、國内音綜的開創性之舉,也讓《歌手2024》的收視成績領跑一衆音綜,歌手們直面“不完美”的勇氣也受到稱贊。

欣喜之餘細細想來,《歌手2024》引發網友共創的背後,直播形式在音樂節目和選秀中也并不是新鮮事物,怎麼在當下就成了讓歌手走出舒适區的“創舉”?為什麼歌壇宿将面對直播也這麼不自信?

實力、膽量、檔期兼備的歌手,真的找不到嗎?

當然不是。那些根本不敢全開麥無修音直播的歌手,待在流量的溫室裡,實在太久了。

可以确定的是,這并不全是藝人的問題。

粉絲希望看到偶像100分的舞台,團隊不希望藝人有任何負面消息,贊助商需要最高的成本效益,平台需要更多的流量……多個buff疊滿後,誕生了一條新的“潛規則”:流量為王,才藝不行,科技來頂。

知名音樂制作人透露,很多音綜上聽到的作品都是修過的,“不修沒辦法聽”。

他爆料稱,為某演員錄歌兩天後,被質問為何不修音,認為死磕錄制是在“浪費成本”。

還有音樂人接受采訪時直言,現在很多歌手對科技過度依賴,一些歌手在棚裡隻要是錄出來的素材,能拼好、能修就行,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反複打磨,甚至會有資方提出:

“不要摳那麼細,能修就行了,不然請來的藝人不唱了。”

話說回來,雖然《歌手2024》第一期裡,中國歌手的表現勉勉強強,但在拍戲靠配音、拍照靠精修、唱歌靠修音的“流量漩渦”裡,這樣的勇氣絕對值得鼓勵。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看到内娛真實的差距。

一向以辛辣著稱的樂評人“耳帝”發文評論稱,直播對歌手業務能力的要求、對歌手唱功的真實檢驗性提高了,但是對作品的審美性卻降級了。

但作為觀衆,我們樂見這樣撕開遮羞布的審美降級。畢竟觀衆喜歡的是歌手的真實演唱能力。

希望直播帶來的競技感上的刺激,是《歌手2024》帶給歌壇的一劑猛藥。借此機會,“修音歌手”也該醒醒了,修音帶來的完美效果,會讓歌手産生依賴心理,甚至業務停滞不前,影響其職業生涯的發展。

大家也期待海外音樂人作為闖入國内音綜市場的“鲶魚”,能給音綜乃至華語樂壇、樂迷審美帶來新一輪變革。

總之,别讓科技蠶食了創造力,隻有真本事,才對得起觀衆的喜愛。

熱搜第一,誰來救救那英?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新聞晨報、@西藏昌都人韓紅、揚子晚報、網友評論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