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作者:一點财經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雷軍造車像一條“大鲶魚”,逼得越來越多的車企老闆從幕後走到台前,為自家的品牌賣力吆喝。

長城董事長魏建軍,不僅更新了“吃灰”13年的微網誌賬号,還開啟了直播,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除了上市公司規定的,其他都可以講。”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到處站台演講,在北京車展期間面對鏡頭,不好意思地說道:“我老上司批評我,你都60多歲的人了,還出來抛頭露面的。”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作為公認的“汽車狂人”,一直沒急着出來搶奪流量,但背後的動作卻一如既往地雷厲風行,推動了一場“迅猛式”上市。

5月10日,極氪在美股上市,憑3年的時長成為最快IPO的新能源車企。上市一周後,目前市值為64.37億美元(約合465億人民币)。

這是李書福手下第9家上市公司,也是極其特殊的一家。極氪享受了吉利的全力扶持,在新能源時代代表吉利出戰,極具辨識度的外觀與極緻的操控動力,是其身上最大的标簽,在市場中吸引了不少的擁趸。

在極氪的發展之路背後,藏着李書福對于高端市場的野望。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汽車狂人”的高端野望

李書福的心裡,一直藏着一個高端夢。

早在造車之初,李書福就對沃爾沃心心念念,直到2017年正式宣布收購計劃,終于在2010年“抱得美人歸”,以一場“蛇吞象”收購震驚四座。

之後,李書福還買下的英國豪車品牌路特斯,并和沃爾沃打造了電動化品牌極星。路特斯和極星都在高端市場征戰,2021至2023年路特斯銷量分别為1566輛、576輛和6970輛。另一家高端品牌極星,2023年全球傳遞5.5萬輛車。

如今,李書福手下有了一個親手培養的、擔當新能源轉型重任的“嫡子”。

2021年2月,李書福公布發展方案,既進軍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也押注純電動智能汽車,重要成果就是——極氪,李書福親任董事長,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擔任CEO,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如今極氪實作“迅猛式”IPO,離不開集團内部資源的傾注,從創始人配置到研發資源、經銷管道,直到補能設施,吉利幾乎把“最多的愛”都給了極氪。極氪在招股書中披露:“我們依賴并獲利于吉利集團的技術、研發、車輛生産與傳遞、采購能力,及其資金支援和市場地位。”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吉利品牌家庭 來源:吉利汽車官網

從當下的布局來看,李書福信奉“多生孩子好打架”。吉利汽車、極星、沃爾沃、路特斯、極氪、領克、幾何和銀河等品牌,讓吉利在汽車産業中實作了從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從中低端到高端豪華的全車型覆寫。

其中“嫡子”裡邊,吉利幾何主攻15萬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場,銀河布局15萬元-25元價位段的市場,極氪主打25萬元以上的市場,是吉利沖擊高端與新能源轉型的重要籌碼。

從發展經曆來看,業内十分看好極氪的前景。成立以來,極氪先後完成了5億美元的Pre-A輪融資和7.5億美元的A輪融資,背後投資方陣容十分豪華,包括英特爾資本、甯德時代、Mobileye等業内資方,還有哔哩哔哩、鴻商集團、博裕投資等知名企業和機構。

其中,甯德時代為極氪汽車提供最新研發的麒麟電池、神行電池。Mobileye則是智能輔助駕駛方案提供商,和極氪汽車有着深厚的合作。

安聰慧提到,吉利控股集團要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大衆集團,極氪要做“純電時代的BBA”。

從行業大環境來看,這樣的目标并非空想。中國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在今年4月份超過了50%,普及程序明顯,新能源車越來越成為大家購車時的首要考量。同時,一家成長在完善供應鍊上的品牌,更能免除人們的後顧之憂。極氪相比其他初創企業,實力上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路漫漫其修遠兮,剛上市的極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車二代”的苦日子

IPO既是上一個階段的成就,也是新階段的起跑線。

安聰慧說道:“大家所看到的極氪産品,并不是純由極氪團隊在三年時間打造出來的,而是建立在吉利30多年在造車領域長期的積累和投入,靠體系力走到的今天。”

吉利傾注的心血之大前所未有,從技術、資金、供應鍊、管道等方面,對極氪進行了全方位的資源支援。比如,吉利為極氪提供的貸款總額超過百億元。

即使有吉利的全力幫扶,對于年紀尚幼的極氪來說,要實作盈利也并不容易。

極氪在2021年至2023年,淨虧損分别為45.14億元、76.55億元和82.64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高達204.33億元。主要原因是研發費用逐漸升高,以及管道搭建鋪設的基礎成本費用不菲。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吉利不會無限輸血,極氪總要獨立快跑。财務上的苦,尚有餘地周旋,但身處當下的市場競争環境,對手不會給極氪慢慢發育的時間。

目前除了極氪001之外,還有三款車型在售——極氪009、極氪007和極氪X,分别為純電獵裝,高端純電MPV,純電中型轎車,緊湊純電SUV。

極氪001是銷量主力。2021年4月上市時,市場在還未開始洶湧的降價潮,極氪001平均售價達到30萬元,月銷突破了1萬輛,成為當時備受矚目的新勢力車型。

在其領銜之下,極氪銷量成績迅速拉升。2023全年實作傳遞11.9萬台,同比增長65%,今年1-4月,完成傳遞近5萬輛,更是同比大增111%。不過以此速度計算,要達到2024年23萬輛的銷量目标仍然壓力山大。這就需要極氪加快新車型上市的腳步,安聰慧表示,今年還将推出三款新品。

極氪“反哺”吉利集團頗具成效。2023年,吉利完成了年銷165萬輛的目标。同時,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到28.7%,有不小的進步。

但目前來看,極氪009和極氪X都不能接棒極氪001擔當銷量主力,前者定價頗高,後者定位失準,隻有正在沖刺期的極氪007有不小的潛力。

不過,極氪目前所主攻的20萬-30萬元區間市場競争環境越來越擁擠。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的資料,2023年中國市場20萬—30萬元價位乘用車零售銷量的占比為15.9%,30萬—40萬元價位的占比為11%。

極氪007所處的新能源轎車市場競品衆多,諸如小米 SU7、智界 S7、智己 L6、比亞迪漢 EV、特斯拉 Model 3 等車型,無一不是産品力十足。

3月底釋出的小米 SU7是極氪007的最大對手,車型相近,定價重合,營銷方面也針鋒相對,還在網絡上打了好一陣口水仗。無論聲量還是銷量,小米SU7都優勢巨大,在一個半月内就突破了10萬鎖單。

獨立IPO後的極氪,遲早需要自負盈虧,提升銷量是最重要的目标,從現在的内外部環境來看,還要打一場攻堅戰。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下半場還需補課

一個新能源車行業的共識是——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則是下半場。

在上半場,吉利在電動化上給了極氪起飛的平台。

吉利将旗下提供電池元件(甯波威睿)和智能化技術服務(CEVT)的兩家公司塞給極氪,幫助其形成了三大業務闆塊,并創造着不菲的收入,在發展前期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2021年,極氪開始傳遞第一款車型極氪001,當年汽車收入隻占公司總收入的23.7%,兩家公司的營收占比高達76.3%。

如今下半場呢?

極氪在市場上的人氣,或許是由于獨特的“蛤蟆”設計,或許是極緻的操控動力,但不一定是智能化水準。

2021年,Mobileye當時的母公司投資了極氪的Pre-A輪融資,之後與極氪在智駕上開始綁定,極氪前兩款車型001和009,均搭載了Mobileye的方案。

但其屬于低成本輔助駕駛系統範疇,在大算力智駕晶片能力上并不占優,而且隻向車企提供整體方案,不能讓車企修改算法或參與開發,一度被吐槽是“黑盒”。

這一點理想早就有所勘破。2020年9月,理想宣布與英偉達、德賽西威達成戰略合作,放棄使用Mobileye晶片。時任理想CTO的王凱透露,主要原因是“Mobileye的系統足夠成熟但不夠開放”,而英偉達的開放和拓展性,對車企很重要。

極氪“台柱子”極氪001,就搭載Mobileye推出的SuperVision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由兩顆Q5H晶片驅動,總算力僅48Tops,還搭載12顆高清攝像頭、12顆超音波雷達、1顆毫米波雷達和1顆雷射雷達。但該方案依然存在覆寫範圍有限、功能研發進度落後等問題。銷售在推薦該車時,也是重點描繪操控體驗,而對智駕功能一語帶過。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NZP高速自主領航輔助示意圖 來源:極氪官網

極氪有意識地在補足短闆。此前極氪聘請了前華為自動駕駛部門負責人陳奇、姜軍等行業精英,分别負責極氪自研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部門。而且招股書中披露,極氪預計将募集資金用于開發“更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的投入占比為45%。

後續車型也陸續搭載了英偉達 Orin晶片,如極氪007與英偉達合作,并運用了自研的浩瀚智駕系統,可以覆寫智能泊車、高速與城市智能駕駛的全部場景。

不過,智能化不僅需要資金與硬體,實際體驗是一項需要長期優化的系統化工程,其中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必不可少,極氪可謂一步慢步步慢。

李書福此前為了擁抱智能化下半場,落地了一些部署——收購魅族,組建汽車作業系統和晶片企業億咖通。但這些動作,暫時還未支援到極氪。

友商們早已跑在前面。華為鴻蒙智行憑借智能輔助駕駛的産品力在業内廣結盟友,成為一塊“金字招牌”。小鵬、蔚來等車企也都在智駕技術上各自開花結果,相比之下,被耽誤的極氪,仍需快跑。

迅猛式IPO後,極氪如何獨立快跑?

結語

吉利要成為新能源時代的大衆,極氪是處于核心位置的“棋子”。

不能苛求發展僅三年的極氪,搖身一變成為全能的“六邊形戰士”。但市場競争是殘酷的,隻有及時補課,加強短闆,才能保證不被淘汰。如今上市可以解決極氪現金流的“燃眉之急”,并且有吉利這棵大樹可以依靠,極氪不用考慮生存問題。

但高端之路漫漫,強敵環伺的環境裡,吉利鋪好了路,快跑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市場都在期待,極具個性的極氪,能否走出一條獨特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