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作者:雲南警方

2011年

她和他在最美的年華

相遇“110”接警工作台

是一份幸運

是一份甜蜜

他們是同僚

也是夫妻

他叫羅厶铨

她叫楊芳

都是昆明市祿勸縣警察局

指揮中心的接警員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這麼多年沒有一張像樣的合照”

清晨,依然透着絲絲涼意。像往常一樣,在接警工作台,楊芳準備下班回家,羅厶铨接班上崗,夫妻倆趁這個空檔可以見上一面,簡單的叮囑後就匆匆告别。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兩人雖然在一個屋檐下,但是相聚的時間少之又少,隻能在交班時交談寥寥數句。兩人因長期久坐,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為錯開時間照顧家中一雙兒女,兩人選擇了錯時上班,“我們基本沒有一起休息的時間,總是錯過,除了結婚時拍的婚紗照,好像這麼多年了也沒有一張合照,警服大概就是我們的情侶裝吧!”楊芳這樣說。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如果有機會一起休假,我想圓了妻子的夢,帶着她和孩子一起去看大海。”這是羅厶铨的心願。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在他們看來,選擇彼此,就注定要多一份牽挂,更要多一份包容和了解。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他是同僚們眼中的“活地圖”

“各警組請注意,這裡是縣局110指揮中心,在屏山街道濱河公園有人落水,請附近巡邏車立即前往救援。”羅厶铨手握對講機,有條不紊地進行排程處置。他僅用26秒便完成緊急排程,救援警力隻用了8分鐘便趕到現場并成功将落水人員救上岸,經120現場救治檢查,落水人員無生命危險。

羅厶铨的業務能力很強,是同僚們眼中的“活地圖”,全縣的地理概貌和街道路巷他都能毫不費力地一一道出,入職10餘年來,以踏實的作風和娴熟技能赢得了上司和同僚的認可,多次獲評優秀輔警、輔警标兵稱号。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在崗多一分鐘,責任弦就必須緊繃60秒,你永遠不知道電話那頭的群衆有多急!”羅厶铨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她是“巾帼建功标兵”

“你好,祿勸110,有事請講。”這是楊芳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同僚們都說她的聲音特别溫暖特别治愈。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2023年的一個冬夜,一位60歲老人因瑣事欲跳河輕生,楊芳一邊在電話中勸說安慰老人,一邊用手勢向值班長打報告,在保持通話的9分鐘内,民警趕到了現場。經勸解,老人放棄了輕生念頭。楊芳的聲音為老人搭起了一條“生命線”。

“電話天天接,事事不一樣。”楊芳深知作為警情處理的第一線,自己的業務能力關乎求助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和社會穩定。在沒有警情的空檔,她都把學習化整為零,認真鑽研工作規範和業務知識。

經過多年的工作積累,楊芳已成長為幹練的業務能手,同僚們總是開玩笑說想和她搭班,因為最有“安全感”。因工作突出,楊芳被昆明市警察局授予“巾帼建功标兵”榮譽稱号。她熱情細緻的幫助和服務,多次受到群衆的好評。

110000起警情背後的堅守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自參加工作以來

夫妻二人共接報警11萬起

零投訴

11萬這個數字背後是

羅厶铨和楊芳十餘年如一日的堅守

更是全縣37萬老百姓的平安

零投訴是二人“舍小家為大家”的擔當

更是群衆最直接樸素的肯定

"110"夫妻的110000次接報警

于無聲處寫芳華

沒有一盞燈會無緣無故點亮

沒有一條路會無緣無故暢通

沒有一個夜晚會無緣無故安甯

羅厶铨和楊芳的故事很平凡

也是公安機關千萬接警員的真實寫照

他們是“守護者”

想群衆之所想、急群衆之所急

他們是

24小時不下線的

公安“哨兵”

(供稿:@昆明警方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