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以琅琊丨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花布上描繪中國夢

作者:在臨沂用戶端

https://appdata.langya.cn/uploadfile/2024/0520/20240520071551530.mp4

在臨沂用戶端訊每一幅花布裡都畫着一個美麗故事,都藏着一個吉祥願望,都傳遞着對美好生活的祝福。

走進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一方方花布挂在牆上,琳琅滿目,五彩斑斓,描繪着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館内收藏了300餘幅非遺項目彩印花布傳統印染技藝傳承人張明建的彩印花布、藍印花布作品。

在館裡衆多的彩印花布作品中,長19米、寬3.5米的《中國夢》巨幅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何以琅琊丨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花布上描繪中國夢

張明建和他的巨幅彩印花布作品《中國夢》

該作品裡,由中國榜書泰鬥焦方馳書寫的“中國夢”三個榜書大字遒勁有力, “中”字特别像一個雙手叉腰、頂天立地的人的形象,寓意中國人民在黨的上司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中心背景為 “龍的傳人”,三條五彩東方巨龍,盤踞着“中國夢”三個榜書大字,身披祥雲,鱗爪飛揚,口吐龍珠,氣宇軒昂。左右上下配以“三陽開泰”“丹鳳朝陽”“富貴滿堂”“鶴鹿同春”“五子登科”“連年有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典故、形象,包含着十七個民間故事。

五個紅豔豔的開口石榴,象征中華民族大家庭,也寓意“五子登科”;右邊冉冉升起的紅太陽寓意寄托民族希望的青少年,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左邊的月亮和太陽相輝映,寓意“日月同輝”;兩隻彩色鳳凰展翅騰飛,穿過一朵朵大紅的牡丹,朝着太陽飛去,寓意“鳳穿牡丹”“丹鳳朝陽”;一簇簇豔麗四射的紅牡丹,寓意“富貴滿堂”;有山有海,象征“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南山頂上長着一棵茂密的松樹,松樹旁跳躍着梅花鹿,與之相對的水旁立着口含靈芝的仙鶴,寓意“鶴鹿同春”;山腳下三隻吃草的山羊悠然自在,象征“三陽開泰”;水面上綻放着紅色的蓮花,荷葉下遊着金色的鯉魚,象征“連年有餘”;開花的萬年青和蘭花草相映成趣,寓意“萬古長青”。

何以琅琊丨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花布上描繪中國夢

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

巨幅花布上刻畫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色彩清新亮麗、超凡脫俗,整幅長卷描繪出國泰民安、社會富足、人民幸福的時代主題,也展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贊頌。

這幅《中國夢》作品,張明建構思了整整三年,畫了八個月,共刻100多張版,光刻版就用了一年時間。制作過程中,他先後用了30多種刀具、40多個筆刷,各種搭配顔料多達100餘種。花布上的一版一眼、一筆一畫、一草一花,無不傾注着張明建的匠心和汗水。該作品是張明建藝術創作六十多年來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

對于“中國夢”,張明建有他自己的了解:“中華民族是一家,國家複興更發達。夢想成真感謝黨,全國人民笑哈哈!”他的這幅作品被賦予了新時代的豐富内涵。 “我上國小的時候,老師經常講對未來的憧憬,‘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走路蘋果都掉嘴裡頭,天天喝牛奶吃面包’是我們追求的美好生活夢想,那個時候就盼望着過這樣的生活,但又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生活!現在,過好日子的夢想實作了!”

何以琅琊丨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花布上描繪中國夢

張明建在制作彩印花布

如今76歲的張明建仍然刻刀不停、創作不辍,用一幅幅彩印花布,描繪出心中的中國夢。他從未停止過對這一具有鮮明沂蒙特色的古老民間藝術的弘揚和傳承。

彩印花布制作分為打版、制版、刻版、上油、配色、印染六道工序,一色一版,一次一次地點染不同色彩。張建明獨創了彩印的“漸變色”,他印出的蓮花一改傳統單色模樣,花瓣顔色由洋紅過渡到大紅。中國書法榜書泰鬥焦方馳評價張明建的彩印花布“鬼斧神工,形韻神變;萬物吉祥,真傳再現”。這一民間藝術也得到了包括馮骥才、韓美林等藝術大師的喜愛。沂蒙彩印花布獲“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稱号等諸多榮譽,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何以琅琊丨河東區太平街道張明建彩印花布藝術館:花布上描繪中國夢

張明建的彩印花布作品

臨報融媒記者 李璐 王泓鈞 邵慧

編輯:柏建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