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蛋雞飼養場戶将減一半

作者:雞麻麻

福建光陽蛋業董事長餘劼: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今年2月份以來,雞蛋價格出現持續下跌,部分地區的價格已經跌到了每斤3元左右。相較往年,今年雞蛋的售賣價格、批發價都處于低谷階段。

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蛋雞飼養場戶将減一半

為何雞蛋價格行情持續低迷?福建光陽蛋業董事長餘劼表示,雞蛋作為民生産品,受市場的供求的影響,價格出現周期性的波動屬于正常現象。目前價格低,主要是受供應量影響,是供應量多了,導緻價格下降。低價雖然也能夠刺激消費量增長,但是以增長的幅度并不大。“大陸長期以來擁有比較充裕而且穩定的雞蛋供應。近年來,蛋雞的産蛋能力和養殖規模都在增加,但是吃雞蛋的總量基本不變,是以導緻了價格下降。”

面對此次的雞蛋價格低谷,不少小微企業陷入了0利潤的困境,餘劼認為,生産者指望通過高蛋價獲利的想法已越發渺茫。“要從長周期和發展角度來看問題,雞蛋是菜籃子的重要産品,它的屬性決定了價格不會也不可能太高,全世界都是這個情況。同時因為産業技術越來越成熟,靠高價格獲利的可能性不大。”

餘劼補充道,市場競争會越來越激烈,較弱的生産者可能會慢慢地出局,隻能要求生産者精益求精,練好“内功”,養好雞,生好蛋。小微養殖戶要更注重節能減排,節約食糧,提高自身的生産效率。作為民生産品的提供者,要更加紮實地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低價格的産品,才有可能立足領域,繼續前行。

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蛋雞飼養場戶将減一半

在行業中突出重圍,要讓雞蛋插上“智能化”翅膀。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蛋雞的生存環境更易于掌握,及時預測雞的每一種變化,讓雞更健康,提升其産蛋率和延長産蛋周期。餘劼表示:“比如說雞生一個蛋,要配置怎樣營養才是合理的,依照過去的經驗配方顯得較為粗糙,而通過數字化,就可以根據蛋雞的品種、日齡、環境參數以及現有的生産性能等大量資料,推算出精準營養需求,既減少了飼料的營養浪費,又保障了高産蛋率的營養需求。”

國家蛋雞産業技術體系:大陸蛋雞飼養場戶将由20多萬場戶逐漸減少至約10萬場戶

日前,中央财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蛋雞産業技術體系産業經濟崗位科學家在談及大陸蛋雞産業未來發展趨勢時發表了以下觀點:

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蛋雞飼養場戶将減一半

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鮮蛋消費成為日常必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雞蛋供需情況基本穩定,變化幅度持續縮小,鮮蛋市場供需關系基本平衡,其彈性變化主要來源于人口變化及城市化進度的推進。此外,祖代蛋種雞産能過剩,自2020年以來持續調減産能,預計未來将繼續優化産能;商品代蛋雞供給穩定,雞蛋供應充足。

蛋價在2021一季度開始觸底回升,帶動養殖利潤大幅回歸。但是,蛋雞養殖行業内部自律性及技術壁壘相對較低,高利潤會刺激産能快速增長。同時,飼料闆塊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尤其玉米作為蛋雞養殖主要飼料,漲幅明顯,加之固定成本增加,使得雞蛋價格下方邊際提高,謹防蛋雞産業趨勢性下行周期。

限于雞蛋商品特性與中國龐大市場,未來不同規模蛋雞場會長期共存、競争合作、共同發展。随着單場飼養規模逐漸提高,大陸蛋雞飼養場戶将由将20多萬場戶逐漸減少到10萬場戶左右。相同或者不同地區的大中小雞場之間,會形成競争或者合作關系,且從合作中得到共同的促進和提高。

從消費端來看,随着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居民消費品質化傾向日趨明顯,對于安全性較高,可追溯的品牌化産品的關注度不斷增強。蛋雞以及雞蛋生産企業在品牌塑造和品牌經營方面不斷投入,品牌經營理念、品牌化産品以及品牌戰略逐漸得到市場認可。未來雞蛋品牌将細分為商超電商個人消費品牌、專供集團消費定制品牌以及批發管道銷售大衆品牌等。

青島田瑞集團董事長曲田桂:飼料成本、南方大雨拉動蛋價回升至4元以上

日前,一直持續低迷的雞蛋價格呈現回升迹象,這一行情變化對于衆多蛋雞企業和養殖戶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據了解,目前青島市即墨區的雞蛋的批發價格在4元/斤左右,相比之前3.6元/斤的價格小幅上漲,讓企業小有賺頭。

青島田瑞集團技術總監李紹山表示,目前蛋雞養殖的飼料成本是3.2元/斤左右,再算上育雛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固定資産成本,前段時間每賣一斤雞蛋都要虧損幾毛錢,一些小型的養殖場已經開始加快淘汰産蛋率下降的老雞。

“蛋雞的養殖成本,其實是蛋價波動比較關鍵的因素。” 青島田瑞集團董事長、青島市蛋雞業協會會長曲田桂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蛋價之是以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存欄量過大造成産能過剩。進入5月後,蛋價小有回升的原因是南方遭遇了連續降雨,大部分蛋雞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受到了很大影響;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國際貿易影響下,玉米和豆粕等飼料不斷上漲,導緻養殖成本增高。”

如今,青島的雞蛋價格開始慢慢回升,目前每斤的批發價已經上漲到了4元以上,零售價格也在4.5元上下浮動。雖然短期内蛋價總體有小幅震蕩,但預計不會有大幅上漲情況出現。

産能增勢未逆轉 雞蛋上漲受限

蛋雞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弱者逐漸出局; 蛋雞飼養場戶将減一半

五一假期之後,雞蛋期、現貨不跌反漲,全國主産區均價較節前大幅上漲0.47元/斤,漲幅達14%;期貨近月合約較節前低點大幅拉漲超400元/500千克,漲幅超10%。從雞蛋供需格局來看,我們認為漲勢不可持續,回調風險已在醞釀中。

首先,目前在産蛋雞存欄已恢複至曆年偏高水準。資料顯示,2024年4月在産蛋雞存欄12.4億羽,環比增0.57%,同比增4.55%,處于近5年同期次高水準,僅次于2020年。

其次,當期新增開産蛋雞的數量是前期補欄行為決定的,2024年5~8月的新增開産蛋雞對應2024年1~4月的補苗。從機構公布的樣本企業蛋雞苗月度出苗量可知,,同比增幅分别為19.89%、-1.89%、-0.5%、-0.3%,5月新增開産同比增加,6月同比下降,不過7月、8月降幅縮窄;除了6月環比減少,5月、7月、8月環比均增加。

最後,決定當期供應量的另一個關鍵核心變量為當期的淘汰情況,它的主、客觀因素包括可淘老雞數量及淘汰積極性,是以淘汰量是動态的。端午節前後為傳統集中淘雞的時間,結合補苗開産情況,可以看到6~8月新開産蛋雞數量(合計13286萬隻)略低于6月可淘老雞數量(13404萬隻),那麼今年6月淘汰情況将是中秋在産蛋雞是否繼續增加的關鍵點。

5月10日主産區淘雞均價止跌上漲,周度環比上漲0.12元/斤,至4.62元/斤,一定程度說明淘雞節奏放緩。6月中下旬南方進入梅雨季,終端拿貨更趨謹慎,現貨繼續沖高存在壓力。如果梅雨季現貨沒有跌破飼料成本,在行業已經持續盈利3年的背景下,對于480天以下日齡的可淘老雞,養殖戶或更傾向于端午節後進行換羽延淘,在7月中下旬陸續開産,趕上中秋節行情,而6月480天以下日齡的可淘老雞占比更高,端午節前後雞齡結構仍偏年輕。

整體來看,6月中下旬南方進入梅雨季,現貨看漲情緒将緩解,且目前在産蛋雞存欄偏高,7~8月雖然新增開産蛋雞數量同比小幅下滑,但在雞齡結構偏年輕的背景下,預計端午節前後超淘的機率不大,7~8月供應将持續增加,産能去化之路漫漫,傳統中秋旺季高點或承壓。不過,未來變量仍存,超淘、飼料成本大幅上移、炎熱天氣下産蛋率的超預期下滑、大規模雞病等情況都是需要關注的風險情況。

此外,根據2015~2023年主産區均價及蛋價與飼料成本價差的資料,我們發現主産區雞蛋均價的中秋高點較梅雨低點漲幅在1.2~2元/斤(剔除2017年受疫病影響比較極端的資料)。參考2020年1.43元/斤的漲幅及利潤情況,今年中秋高點較梅雨低點漲幅在1.2~1.5元/斤,同時中秋高點在飼料成本之上0.8元/斤左右。如果梅雨季河北蛋價不創新低,那麼預計中秋高點在4~4.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