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作者:楠說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大型機械制造領域似乎一直都不是大陸的強項,但是憑借着大陸的不懈努力,如今大陸已經實作了對諸多發達國家的彎道超車。

現在在多個産業領域已經取得了世界前沿的領先地位,比如說盾構機。

我們國家所出産的盾構機産品品質優異,堪稱“地下航母”,如果沒有中國的盾構機,就連葡萄牙的首都也要為之而頭疼。

那麼中國的盾構機究竟有多麼的強大呢?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一、中國盾構機的發展曆程

所謂的盾構機就是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具,會在隧道的掘進過程當中同時鋪設隧道的支撐性管片。

利用這樣的裝置機械來挖掘隧道,固然是事半功倍的。

這種大型機械裝置距今已經有180多年的發展曆史了,最早發源于英國。

挖掘隧道本身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盾構機問世之前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是通過最為原始的人力方式來挖掘隧道的。

這不僅費時而且費力,無法實作預期的開鑿效率。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即便是能夠利用一些自動化的機械來代替人力,可是這卻存在着一些風險。

要知道隧道的開鑿工作可并不簡單,一方面需要考慮到開鑿的效率問題,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開鑿過程當中的安全問題,避免隧道的坍塌。

盾構機問世以後,固然大大提升了隧道施工的自動化和總體效率,而且這一裝置在施工過程當中也不會受到氣候和地下地形的影響。

由于在開挖過程當中也可以兼顧到隧道支撐性管片的鋪設,是以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地面沉降,減少對地面建築物的影響,可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隧道開鑿裝置。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當然,最為主要的還是這種裝置的問世節省了人力,相對的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效益。

然而,英國作為該項技術的發源地卻沒有将盾構機發揚光大,這背後自然也牽涉到了相應的市場因素和本土工業化的限制問題。

不過對于這樣的優質技術,其他國家自然也是非常眼紅的。

在後續的發展當中,相應的技術傳入了日本和德國,并且由這兩個國家發揚光大。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在近三十年的發展當中,德國以及日本的企業對盾構機技術進行了創新和完善。

對于盾構機的密封條件以及對惡劣地形的适用程度進行了提升。

此後盾構機的生産技術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種裝置也變得更具現代化特質了。

這也使得這兩個國家的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了重要的份額,不過現在情況似乎已經發生變化。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相比起德國盾構機以及日本盾構機而言,目前中國所生産的盾構機才是國際上的熱銷産品,那麼中國的盾構機究竟是如何實作逆襲的呢?

衆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基建大國,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重視。

在這幾年的發展當中,大陸建造了不少鐵路也挖掘了不少隧道,而盾構機則是建造地鐵挖掘隧道必不可少的裝置。

對于這種裝置,我們國家自然是非常的重視。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在1953年的時候,大陸就已經引入了第1台盾構機,不過彼時大陸的相關産業還是較為依賴海外的産品進口。

也并沒有掌握相關的技術,無法實作自主的研發。

這一切都終于2008年,在2007年的時候,北方重工集團的董事長就與法國方面的公司簽訂了相應的股權轉讓協定。

随後北方重工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全系列隧道盾構機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率先打破了來自于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

此時我們國家已經擁有了源頭技術,僅僅一年的時間在大陸中國工程師的不懈努力之下,便研制出了中國曆史上第1台盾構機,中鐵1号。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通過相關企業的市場化合作,盾構機的相關研發技術已經不存在任何的困難。

在大陸龐大市場規模和巨大生産力的加持之下,中國的盾構機産業開始快速崛起,實作了國産化的全面替代。

就2020年的資料來看,大陸已經共計實作了1000台盾構機的自主研發過程。

彼時,大陸盾構機産業就已經達到了90%的國産轉化率。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更為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國的盾構機不僅品質優異,性能強大,而且價格還非常的便宜。

德國盾構機對外銷售的價格高達5,000萬元人民币,而大陸所生産的盾構機價格卻僅是德國的一半。

從綜合成本效益來看,中國的盾構機産品遠勝德國和日本自然也受到了來自于國際市場方面的肯定。

不得不說,現在中國的盾構機産品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是世界各國都在争相搶購的熱銷産品。

從依賴進口到完全逆襲,不得不讓人驚歎大陸的實力有多麼的強大。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二、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

中國的盾構機産品究竟有多麼的強大呢?如果說沒有我們國家的盾構機,那麼葡萄牙的首都恐怕是要大為頭疼了。

葡萄牙的首都位于裡斯本,這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城市。

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葡萄牙的裡斯本全年氣候良好,大部分時間都是風和日麗氣候宜人的。

隻不過天有不測風雲,裡斯本偶爾也會出現季節性的大降雨,這是一個令人頗為頭疼的問題。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要知道,這座城市有着多年的曆史,地下排水設施也是極度的老化。

如果出現了極端天氣,或者是大規模的降水,那麼可能會出現無法避免的洪澇災害。

為此,葡萄牙方面從2021年開始就已經決定要挖掘一條最大的排水隧道,以此來解決季節性降雨所引發的積水問題。

按照葡萄牙方面的計劃來看,這條隧道全長可達5.6公裡,能夠極大程度的增進市區内的排水效率。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不過葡萄牙方面并沒有先進的盾構機生産技術在多方權衡之下,葡萄牙也是打算和我們國家達成相應的合作,從大陸購買盾構機産品。

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接下了葡萄牙的這一訂單,在2022年4月份,該公司所生産的土壓平衡盾構機已經順利通過了驗收工程。

這是大陸對葡萄牙的首次盾構機出口,也代表了大陸盾構機産品已經受到了來自于歐洲市場的認可和肯定。

在後續的發展當中,像是意大利土耳其等國家,也紛紛與大陸企業達成合作進口盾構機産品。

現在大陸的盾構機可謂是遍地開花,已經在國際市場當中斬獲了大量的市場佔有率。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三、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當然光是其他國家的認可,還不足以凸顯大陸盾構機産品究竟有多麼的強大。

我們國家現在雖然已經實作了盾構機産品的全面國産化,但是相關企業也沒有停止對于盾構機機生産技術的創新和優化,還在不斷的開發性能更為優異的産品。

2022年12月份,大陸研制出了超大直徑盾構機的主軸承。

該主軸承的直徑可達8米重達41噸,是中國制造首台直徑最大單重最大的盾構機主軸承。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如此體量的主軸承能夠安裝在16米級的盾構機之上,這極大程度提高了隧道挖掘工程的效率。

這項成果似乎已經領先了德國與日本,而在2024年的時候,大陸中鐵十四局集團和鐵建重工又聯合研發了超大直徑的盾構機,這一盾構機目前已經在湖南長沙下線。

其全長可達135米,總重量4350噸,就好似一艘“地下航母”。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體量方面的增進固然能夠提升隧道挖掘的效率,但更為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一盾構機裝置還配置了308把特制的刀具。

可适用的場景也變得更為多元了,未來我們國家可能會将其應用在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的工程建設之中。

當然,在後續的發展當中,我們國家的相關企業還會針對盾構機産品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和優化,相關的技術層級也會在此提高。

屆時,中國優異的盾構機産品就不僅僅隻是走向世界了,而是會斬獲更多的市場佔有率,甚至是取得獨立性的壟斷。

沒有中國盾構機,葡萄牙首都也頭疼,國産“地下航母”有多牛?

小結

盾構機是一種有效的隧道掘進機具,雖然我們國家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是現在已經對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實作了彎道超車。

如今中國的盾構機産品已經走向了世界收到了來自于海外市場的一衆認可。

中國的發展力量确實不容小觑。從無到有,從0到1,一切都在奇迹般的實作。

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中國的盾構機技術還會不斷的實作革新和優化,這也能夠讓中國的盾構及斬獲到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同時也能夠促進國内基建産業的快速發展。

那麼各位讀者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中留言,跟筆者一同交流讨論,最後大家也不要忘了點贊轉發哦。

參考資料:

1.搜狗百科 盾構機

2.環球網 2023.12.20 《全球每10台盾構機7台來自中國!國産“地下航母”掘進世界前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