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作者:文史書生

27年前,美方在和中方對峙的時候,派遣了兩艘航母進入台海,局勢一度變得緊張起來,于是,為了防止美方再次前進,中方用最短時間完成了飛彈部隊的部署。

将各類戰略飛彈調整至最佳發射位置,形成了對美國軍事力量的有效遏制,同時,戰略核潛艇也積極展開巡邏和戰備工作。

在強大實力的震懾下,美方也不想讓航母受損,隻能撤回了行動計劃,最終,台海地區暫時變得安定下來。

如今過去了27年,解放軍也已經不是之前的樣子,在對抗美方強大軍事實力時,又與過去有何不同呢?是否能夠阻止美方的介入?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美方實驗與對華挑釁,資訊化戰争崛起

在27年前的台海,中方實際上有過一次軍事演習,與他國相比,雖然中國軍隊在數量上擁有可觀的優勢,但也暴露了技術和性能上的不足,與世界先進水準至少落後了30年以上。

當時中方海軍的主力艦艇是051型“火炮”驅逐艦,海軍主力是051型“火炮”驅逐艦,主要依賴于火炮和艦載飛彈,火力覆寫範圍和殺傷力相對較低。

艦載雷達和電子對抗系統技術相對陳舊,艦艇的航速和航程也有限,衆多品質上的問題,導緻了大陸隻能靠數量壓制,很難做到實力驅趕。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當時的美國因為在冷戰中獲勝,軍隊開始了新的轉型,将傳統戰争理念轉向資訊化作戰。

這讓美方在遠端飛彈控制上,有了更精确定位效果,夜視儀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裝備的加持,火力打擊更加精準,戰場資訊擷取和共享更加迅速順暢,一度成為了海域的霸主。

在海灣戰争中,美方就開始了軍事實驗,利用本國所研究出的成果,不斷釋放到伊拉克上百萬的軍隊中。

直接導緻了對方還沒有實際接觸,就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甚至連最新購買的武器都沒法使出。

自身實力變強了,美友善把目标伸向了台海,在1994年的時候,與中方在黃海展開了一場對峙,離台海的距離大概432海裡。

事情起因是美方圍堵中方091型核潛艇,利用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對周圍解放軍雷達系統進行幹擾,使得中方陷入了很大的壓制。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美航母戰鬥群,結合台獨對峙連續施加壓力

中美黃海對峙的時候,美方除了航母戰鬥群外,還動用了多種反潛武器進行海空一體反潛行動,這其中包括了S-3“海盜式”反潛機。

這是世界首個噴氣式的型号,相比于傳統的螺旋槳驅動的反潛機,噴氣式引擎使得S-3能夠更快速地響應控制器。

外表采用了全金屬半硬殼的結構,在面對極端環境和突發情況時,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沖擊,機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也相對較高。

這些新式武器的連續攻擊下,當時的中方還不具備正面比拼實力,隻能出動殲-8、蘇-27戰機,與美方在空中進行周旋,直到美方從091型核潛艇上得到關于中方的情報資訊後,才開始撤退該區域。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到了1996年,美方這次直接沖到了台海造勢,值得一提的事,這是在台灣省的上司李登輝通路美國時發生,顯然是仗着美方勢力,來鼓吹台獨份子。

中方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可在美方派出的“尼米茲”号和“獨立”号後,我方也感到了巨大的威脅,要知道中國第一艘航母正式建成,還是在2012年。

“尼米茲”号龐大的身軀,可以裝下數量衆多的戰鬥機、攻擊機、偵察機等,排水量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四台彈射器,每20秒就可以發射一架戰鬥機。

獨立”号是美國獨立級航空母艦的一員,雖然不及“尼米茲”号大,但同樣具有良好的作戰能力,可以攜帶各種艦載飛機,并在海上部署期間提供支援和保護。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資訊化差距下,中方戰機面對美國優勢的挑戰

面對幾十年前美方強大軍事實力,中方的轟-6K戰機根本無法精确打擊,EA-6B“徘徊者”的信号幹預,直接影響到了解放軍防空網附近。

如此危急的情況,我方隻能硬上,畢竟主權不容侵犯,雖然對方在實力上有衆多優勢,但數量上還是中方較為龐大,超過4400架戰機,在當時可以位列世界第三。

大部分的解放軍飛機都是老舊的型号,技術水準相對較低,性能落後,一代和二代戰機通常具有較低的機動性、雷達隐身性以及作戰能力,無法與當代先進戰機相比。

殲-5和殲-6等戰機,在當時隻能用來吸引并消耗敵方的中距離飛彈,而如果美方出動反潛機,那麼局勢就會一邊倒,戰鬥力受到嚴重的限制。

中方的蘇-27戰鬥機倒是可以作戰,但其性能更适合進行緊急支援,派出的戰機甚至連接配接近都成問題,是以隻要進入空戰,大機率都會失敗。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造成這一大差距,除了有曆史政治原因,也有上世紀中方忽視資訊化所導緻,當時的美方的F-14“雄貓”,配合E-2空中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的協同支援,把資訊戰運用的極為熟練。

在海上的資訊戰主要為幹擾和擷取,幹擾敵方的雷達和監控,擷取更多作戰情報等,相比之下,解放軍在戰術中過于強調近距格鬥,與先進國家作戰有了脫節。

即使如此,中方也沒有退縮,而是強調戰術優先,派出殲系列戰機,負責引起注意,接着二炮部隊展開突襲,092型戰略核潛艇也悄然出擊。

盡管數量不多,但的确能幹擾美方的視野,尤其在擔心艦群受損的基礎上,美方隻和中方周旋了一段時間,便選擇了撤退。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技術與政策并重,中國驅逐艦群的嶄露頭角

27年後的今天,中美之間就台海問題,還是争執不斷,但與之前不同的是,中國的海軍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本來還在進口的驅逐艦,現在已經建成強大戰艦群。

“現代”級的驅逐艦包括055型萬噸大驅、054A型護衛艦等,大緻都是長150米以上,寬約20米左右,排水量高達上萬噸。

這種規模的艦艇使其能夠搭載大量的武器系統、傳感器和裝置,為其提供了強大的作戰能力和續航能力。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同時,先進的艦載雷達、電子戰系統和通訊裝置,又為其情報收集和聯合作戰中都具備了優勢。

驅逐艦上還承載着先進的艦載武器系統,包括垂直發射系統、遠端防空飛彈系統、反艦飛彈系統、艦載火炮等,打擊能力非常強大。

在美國看來,中國的海軍實力确實比以前更強了,以至于不得不派出更多航母和艦艇來幹預台海地區,其中就包括“林肯”号航母和“裡根”号航母。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同時還加入了兩栖攻擊艦,這不僅能夠執行航母類似的空中打擊任務,還具備了海上登陸和機動作戰的能力。

然而,這在大陸“遼甯”号航母戰鬥群以及衆多支援艦的維護下,還是難以攻破中方的防線,中方提升的不隻是技術層面,也有政策應對上的。

就比如美方的航母,那麼我方派出東風-21D洲際飛彈,就足以對敵方産生威脅,它是專門鎖定移動的航母,所創造的武器。

在射程上,相較于上一代的飛彈,能抵達更遠距離,威力也更為強大,甚至美國本土都能直接鎖定。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軍艦隊構成有效牽制

海上打擊實力的增強,也為空中作戰提供了很好的鋪墊,雖然在殲-15對F-35C上還是有不足,但“遼甯”号能夠作為空軍基地,以此輔助殲系列戰機的指揮。

在遠端掩護上,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搭載的PL-10、PL-15遠端飛彈,對比美方的戰機,是完全有一戰的實力,面對雙面打擊,美軍如果應闖台海,那隻能讓自身遭殃。

最新公布的055型艦載反艦飛彈,這種飛彈幾乎無法被敵方破解,其高超音速的速度和突防能力,使其成為海戰中反制能力強大的存在。

時隔27年,如果台海危機再臨,解放軍是否有能力阻止美軍介入?

在資訊化戰争的驅使下,中方實際也開始了自身的研究,網絡化作戰系統能夠将無人機、衛星偵察、艦載雷達等各種偵察手段有效整合。

實作對海上戰場的實時監控和情報共享,這種高效的偵察系統不僅可以有效應對敵方航母戰鬥群的行動,還能夠為中國海軍擷取先發制人的戰場優勢。

以目前中美的實力,兩方都被牽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美方想要積極的進攻,那麼越往台海前進,解放軍派出的戰艦會更多,雙方打起來很難說會一邊倒。

況且在中方偵查艦的埋伏下,美方想更接近,都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在這之前中方就會發出警告,以防止在台海内部發生火拼。

現在的中國實力,足以有效牽制任何幹涉穩定的艦隊,在未來的發展中,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同時保持克制和謹慎,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主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