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作者:豐豐說曆史

每一位華夏兒女心裡都應該深藏着愛國情懷,我們這一輩子也都是在為了國家而不斷奮鬥着的,無論自己的夢想是什麼,都不能夠摒棄國家。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國家,我們又怎麼可能肆意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國家對我們的庇護,我們又怎麼能夠有美滿的未來呢?既然我們享受到了國家對于我們的保護,那麼也理所當然的要肩負強國的重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明确自己身上所背負的使命,也要為了國家不斷的前行着。無論你所從事的是哪個行業,隻要心懷國家大義,總能夠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道長,他曾殺死5個日本士兵,遺憾的是這位道長年僅28歲的時候就犧牲了。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日本人和中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相信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都是一清二楚的。日本作為施暴者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有那麼多的華夏同胞都慘死于日本人的刀下。在那個時候,日本人除了殺害中國同胞之外,還泯滅人性的去折磨他們。在當時那個社會,除了那些隐忍苟活的漢奸以外,每一個有志之士,我想要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領土。在山東威海一帶,流傳着一位道長殺鬼子的故事,在這幾十年時間當中,這個故事不斷的流傳開來,這個道長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這位抗日道長名叫畢雲。

小老道—畢雲

這位道長出生于1915年,是威海神道口村人。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就相繼去世了,當時的他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養活自己,隻能夠随波逐流,7歲的時候被賣到了七夼廟,在那之後他又輾轉到了威海天後宮當了道士。因為年紀是裡面最小的,所有大家都稱呼他為小老道。在當時威海天後宮的大師傅,早年間曾是義和團的拳師,在義和團運動失敗之後出家當了道士。這位大師傅武藝高強,他很喜歡小老道,于是把自己的絕學全都傳授給了小老道,也是以小老道練得了一身好功夫。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在20歲的時候,小老道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雖然說人長得并不高,還很精瘦,可是力氣非常的大,他經常在後院裡面劈磚,一掌就能将10多塊磚給劈碎。不僅如此,他還非常擅長疾走和跳躍。1938年初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威海天後宮的掌門人,而就在那不久,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進山東威海。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日本給侵略,看到老百姓的和美生活就此破碎,怎麼可能不憤怒,怎麼可能不想要去抗擊日本人呢?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有一天上午,一群日本兵闖進了威海天後宮搜查,這夥日本兵說有抗日戰士逃進了威海天後宮,然而鬼子翻遍了整個威海天後宮,都沒有找到他們口中所謂的抗日戰士,最終惱羞成怒的鬼子,把畢雲綁在了一棵樹上,日本鬼子用一根柏樹枝狠狠的抽打着畢雲的身體,畢雲都已經被打得皮開肉綻了,然而始終都沒有說一句話。事實上,當時的的确确是有一名八路軍交通員藏在了威海天後宮的地窖裡面,為了保護這名受傷的交通員,面對日本人的毒打,畢雲一句話都沒有說。

畢雲要讓鬼子血債血償

鬼子嚴加拷問,畢雲都沒有招,最終隻能夠打道回府。那之後小老道把八路軍傷兵化妝成了一個道士,并且幫助他混出城去,再把八路軍送走。之後小老道就開始尋找機會,報當時日本兵的毒打之仇,他發誓一定要讓日本鬼子血債血償。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小老道把匕首藏在袖子裡面,随時準備尋找機會殺了日本兵,他一路跟着殘暴的日本兵,當日本兵走到一處人煙較少的地方的時候,小老道立馬沖了上去,一拳就把一個日本兵給打翻了,當時小老刀這一拳直接把鬼子的肋骨都給打斷了,之後他把另一名鬼子也捅倒在地。小老道在把這兩個鬼子殺了之後,又将他們大卸八塊。當時他把鬼子的腦袋割下來,丢到了城門外的荒地上。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除了這兩個日本兵以外,小老道又到了日軍在威海衛城門附近的一個據點,這個據點裡面的鬼子,就是當初進入威海天後宮,毒打自己的鬼子。他每天都會來這個據點附近溜達,觀察日軍的動向,終于有一次溜到的時候,讓他抓住了機會。一天下午日軍伍長帶着兩個日本兵去城外的僞軍一處據點觀察,在當時鬼子已經認為威海是自己的天下了,是以想趁着傳回的時候到附近的村子裡面去禍害老百姓,謀取利益。小老道看到鬼子出動之後,就一直跟着鬼子,殺了一個個血腥的鬼子。就這樣他連殺了5名鬼子之後,當時鬼子已經懷疑到自己身上了,為了不牽連威海天後宮,他離開了威海天後宮。

小老道為革命犧牲

那之後他先是投到了國軍鄭維屏部,後來遇到了當初自己所救下的那個八路軍交通員,在這個八路軍交通員的幫助下又加入了八路軍,威海區大隊還被編入了特工隊。在1941年的時候,他因為殺敵勇猛升任了大隊長,後來他加入了組織,從一名道士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後來在轉移到西夏埠村的時候,遭到了敵人的包圍。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當時敵人的數量是他所帶領部隊的好幾倍,也是在那場戰鬥當中,他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年僅28歲,在他去世之後,他的遺體被戰友們安葬在了溝于家村大廟的後面。在解放之後小老道的遺體被移至文登天福山陵園。關于小老道的故事,哪怕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依舊廣為流傳,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他長什麼模樣,很多人都想要親眼看看這位英雄的英姿。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在他犧牲70年之後,有一位名字叫做劉玉明的老人,拿出了小老道唯一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畢雲的一位徒弟的家人雇來了攝影師,為他們拍下了這張合影。這張照片也成為了小老道唯一的照片,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我們也應該記住他的名字。

一位道長殺死5個日本兵,犧牲時28歲,生前照片70年後重制

總結:現實的和平都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而那些替我負重前行的英雄烈士們早就已經在時代的長河當中隕落了。即便如此,他們的遺志不會就此被我們遺忘。對于他們,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讨論,曆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将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小老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