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作者:史小晉

隻要是提到明憲宗朱見深,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一生的摯愛:萬貞兒萬貴妃(皇貴妃)。值得一提的是萬貞兒雖然大憲宗17歲,但卻是憲宗的初戀,也是憲宗愛了一輩子的妃嫔。除了皇後之位憲宗能給她的都給了,甚至在萬貞兒病逝後,憲宗說到:

貞兒已經去世了,我也活不久了!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果然在僅僅七個月後,憲宗追随萬貞兒而去。

憲宗在成化十一年,将第三子(庶子)朱佑樘封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憲宗病逝後,朱佑樘遵從遺诏登基,史稱明孝宗。

憲宗前三子

明孝宗創造了“弘治中興”,人稱賢君,并且是曆朝曆代唯一一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可能有人會問:朱佑樘非嫡非長,為何要将他封為皇太子呢?

朱佑樘的生母是孝穆皇後紀氏,成化二年的時候紀氏被俘虜入掖庭,因滿腹才華而成為女史

憲宗在登基之前便已經愛上了萬貞兒,登基後更是為了萬貞兒而廢掉原配皇後。萬貞兒為憲宗生下皇長子,但是皇長子早早便夭折了,之後萬貞兒再沒有懷孕。不能再生兒育女的萬貞兒善妒,若是後宮中有妃嫔懷孕的話都會遭到萬貞兒的毒手。憲宗在去内藏庫的時候見到了紀女史,二人交談一番,憲宗便被滿腹才華的紀女史吸引,寵幸了她,沒想到紀氏被寵幸一次便懷孕了。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萬貞兒得知紀氏懷孕後,按照她一貫的作為自然是要除掉紀氏肚子裡的孩子,萬幸有一位宮女幫了紀氏一把,對萬貞兒說:紀女史史生病了,并沒有懷孕。

十個月後紀氏生下皇三子朱佑樘,萬貴妃知道自己被騙非常生氣,便讓宦官張敏前去除掉朱佑樘,幸好張敏心生憐憫偷偷地将朱佑樘藏了起來,偷偷地養着。

一直到成化十一年,皇三子朱佑樘五六歲的時候,張敏才将自己偷偷養着皇三子的事情告訴了憲宗,憲宗很高興,将朱佑樘封為太子。

可能有人會問:憲宗次子呢?為何要将三子立為皇太子?

憲宗次子朱佑極是柏賢妃所生,萬貴妃妒忌柏賢妃生下皇子,直接将皇子除掉了。

就這樣柏賢妃之後,除了一直不被人知的皇三子外,憲宗後宮“佳麗三千”卻無一人生下皇子。不僅憲宗着急,滿朝文武更是着急。

成化十一年,在憲宗正在為自己沒有子嗣着急時,宦官張敏将皇三子的存在告訴了憲宗。

如此一來,皇三子朱佑樘便成為實際上的長子,被封為皇太子。

雖然憲宗曾有廢掉朱佑樘太子之位的想法,但因遭到群臣反對而作罷。成化二十三年,憲宗病逝,皇太子朱佑樘登基稱帝,史稱明孝宗。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除了萬貞兒所生皇長子、柏賢妃所生皇次子朱佑極、孝宗朱佑樘外,憲宗還有11位皇子,這11位皇子的結局如何呢?

其中有一位皇子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帝,而且得以配享太廟。

02孝惠邵皇後所生三子

孝惠皇後邵氏之是以能夠安穩生下皇子,其實還要感謝孝穆皇後紀氏,若非紀氏偷偷生下皇三子朱佑樘,并且偷偷将其養大,被憲宗封為太子的話,邵氏即便是懷孕也很難順利生下。自孝穆皇後紀氏去世後,朱佑樘便由太後親自撫養,萬貞兒自然不敢肆意妄為。

而之後再有妃嫔懷孕生下,便容易多了。

也正因為如此,憲宗自成化十二年開始,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病逝,11年的時間生下11位皇子。而邵氏先後為憲宗生下三位皇子,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邵氏在成化一朝的寵愛僅次于萬貞兒。憲宗甚至因為寵愛邵氏,想要廢掉皇三子朱佑樘的太子之位,立愛為太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邵氏是在天順四年(1460年)入宮,入宮年齡并不清楚,至于邵氏如何成為憲宗的妃嫔也無史料記載,據說是因為邵氏在紅葉下吟詩被憲宗遇到,憲宗對其一見鐘情,便寵幸了邵氏。

邵氏得寵後,于成化十二年生下皇四子朱佑杬,邵氏母憑子貴被封為宸妃。

兩年後,又生下皇五子朱祐棆;

成化十七年,又生下皇八子朱祐枟

憲宗寵愛邵氏,而此時皇太子朱佑樘的生母紀氏早已去世,憲宗便打算将自己寵愛的宸妃所生的皇四子朱佑杬封為太子。但皇三子朱佑樘是實際上的長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便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子,遵從了皇明祖訓。

是以憲宗一提出廢太子,便得到群臣反對。

憲宗雖不情願,也隻好放棄了這一想法。

然而邵氏所生的兒子雖然沒有被憲宗封為皇太子,也沒有做過一天的皇帝,但是邵氏的孫兒朱厚熜卻繼承了皇位。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邵氏一直活到了孫兒繼位,此時的邵氏雖然因年邁已經眼睛看不到,但是看到親孫登基十分高興,被嘉靖帝先是尊為壽安皇太後,死後尊為孝惠太皇太後。

嘉靖帝為何能坐到皇位上呢?

這其實還要從孝宗朱佑樘開始說起,孝宗的發妻是孝康敬皇後張氏,而且整個後宮除了張皇後再無其他的妃嫔,孝宗奉行一夫一妻制。張氏先後為孝宗生下兩子一女,但真正長大成人跟的隻有皇長子朱厚照,也就是後來的明武宗。

毋庸置疑,孝宗病逝後,朱厚照登基。

然而明武宗是一位十分荒淫無度的皇帝,在位十六年,并未生下一兒半女。

是以武宗病逝後,皇位由誰來繼承成為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武宗沒有親兄弟,隻能從近支堂兄弟中選一位繼承皇位。

明憲宗的皇子中,除了孝宗朱佑樘外,便是被封為興王的朱祐杬最為年長,而朱祐杬的最年長的兒子便是朱厚熜。在得到張太後(孝宗的孝康敬皇後張氏)的肯定後,便派人前往安陸州将朱厚熜接入京城繼位。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其實這一年朱祐杬已經病逝2年,被追谥為“興獻王”。

朱祐杬因為是邵氏的第一個孩子,是以生母對其極為重視,親自教授其讀書識字。

而朱祐杬也十分努力,從小便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善于思考問題。

成化二十三年,被封為興王。

弘治五年,孝宗為朱佑杬親自主持了大婚。

兩年後前往封地湖廣安陸州就藩,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祐杬長子出生,但是長子夭折。之後朱佑杬連生四女,一直到了正德二年(1507年)次子才出生,朱祐杬為其取名為朱厚熜,十分寵愛。

而朱厚熜跟自己的父親一樣喜歡讀書,善于思考,而且在父親的指導教育下,早早地便學習詩書禮儀。正德十六年,武宗病逝後,朱厚熜繼位,史稱明世宗,年号嘉靖。

嘉靖帝登基後,将自己的父親朱祐杬追封為明睿宗,并且将父親按照順位繼承的皇帝一樣,配享太廟。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除了皇四子朱祐杬外,邵氏另外兩個兒子如何呢?

皇五子朱祐棆被封為岐王,弘治六年大婚,迎娶中兵馬指揮王洵的女兒王氏為王妃;弘治八年前往封地德安就藩,弘治十四年病逝,年僅24歲而已;岐王妃王氏也在這一年去世,夫妻二人被安葬在京城西北。

因為岐王無子,是以國除。

不過岐王有兩個女兒,皇太後很是心疼這兩位早早便失去父母的孤女,是以便将其接入宮中親自撫養。其中岐王次女是岐王王妃所生的嫡女,很是聰慧,但是年僅4歲夭折,安葬在岐王墓側。

皇八子朱祐枟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年僅7歲時被封為雍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前往封地衡州就藩。到達衡州以後,雍王看中了金鳌山一帶的風水,是以便在此處修建雍王府。正因為雍正修建雍王府的緣故,金鳌山一帶形成了一條非常繁華的街巷。

正德二年(1507年)衡州發生了地震,雍王府倒塌,雍王被砸傷,因為傷勢過重,沒多久便病逝了。而雍正在生前并未生下兒子,是以無子國除,他的雍王妃也回到了京城居住。

至于雍王府,在一百多年後,被張獻忠一把火給燒了。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莊毅德妃張氏所生三子

張氏是江西臨江府人,父親張敬在南京府軍右衛任職,兄長張俊則是任錦衣衛千戶。天順四年(1460年)張氏13歲時進入内庭,因為張氏從小便接受嚴格的教育,是以在宮中侍奉憲宗也是謹小慎微,十分盡心。

憲宗還是比較寵愛張氏的,是以張氏先後為憲宗生下三位皇子。

而其中有兩位皇子是在一年出生,不過這兩位皇子并非雙胞胎,而是一先一後出生的。

1479年(成化十五年)正月皇六子朱祐槟出生,朱祐槟出生後不久張氏便再次身懷有孕,于這年年底生下皇七子朱祐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憲宗病逝前,皇六子朱祐槟被封為益王,封地在江西建昌府。弘治八年(1495年)前往封地就藩,朱祐槟雖為皇子,但是他生性節儉,經常是一整天都吃素食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朱祐槟頗通醫術,能夠辨識藥方,在自己的封地建良醫所,修建醫學學校,特地聘請良醫正以及良醫教授,來培養品行端正的大夫。并且設定“惠民和劑局”來統一征收藥材,制作成藥丸,讓藥材的加工進入手工作坊生産的模式。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朱祐槟此舉确實在很大程度上讓藥材的集散生意非常的好,如此一來,益王封地從事醫藥方面的人是越來越多。不僅如此朱祐槟還喜好讀史書,愛民如子,從不侵擾百姓。

建昌府能有一位如此有作為藩王,也是建昌府百姓的福氣。

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祐槟病逝,終年61歲。

皇七子朱祐楎于成化二十三年被封為衡王,封地在山東青州。弘治八年(1495年)前往封地就藩,嘉獎十七年病逝,衡王爵位在青州傳了六世七王,一直到順治元年最後一位衡王朱由棷歸降了大清。

除了衡王爵位外,朱祐楎的庶支封地則是在山東平度、商河、常樂、新樂等諸地。

在生下皇六子與皇七子五年後(1484年),張氏再次生下一子,也就是憲宗第十一子朱祐梈,此時的張氏已經38歲。成化二十三年憲宗冊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時,朱祐梈因為尚且年幼的緣故并未得到冊封。一直到兄長朱佑樘繼位後,弘治四年(1491年)朱祐梈被封為汝安王,朱祐梈還是比較長壽的,一直活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75歲高壽而終。

但是因為汝安王無子承襲王爵,是以國除。

潘端妃所生一子

潘端妃生于天順八年,比憲宗小18歲,成化六年(1470年)年僅7歲時進入内廷。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16歲時生下皇十三子朱祐樞,兩年後被封為端妃。被封端妃這一年,憲宗病逝,也就是說潘端妃年僅18歲便開始守寡。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弘治四年朱祐樞被封為榮王,封地為常德府。

一直到武宗朱厚照登基,榮王朱祐樞還未前往封地就藩,正德三年前往常德就藩。在封地朱祐樞極為放縱,嘉靖十八年病逝。

楊恭妃所生兩子

楊氏的恭妃之位是在成化二十三年所封,在此之前楊氏為憲宗生下兩位皇子:

皇十二子朱祐橓,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所生,弘治四年(1491年)被孝宗朱佑樘封為泾王,封地在山東沂州(山東臨沂)。弘治十三年迎娶東城兵馬指揮使曹铉的女兒曹氏為王妃,兩年後正式帶着王妃前往封地就藩。

泾王府便在如今的臨沂考棚街,嘉靖九年泾王妃病逝,被安葬在了蒙山;

嘉靖十六年,泾王朱祐橓病逝,被帶回京城安葬。

他唯一的兒子還未承襲王爵便去世了,泾國國除。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皇十四子朱祐楷,在憲宗病逝這一年出生,弘治四年被封為申王,封地在叙州。然而弘治十六年,朱祐楷便病逝了,年僅17歲。此時的朱佑楷還未娶妻,自然無子,申國國除。

姚安妃所生一子

姚氏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為安妃,弘治四年病逝。

姚安妃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生下憲宗第九子朱祐榰,不過成化二十三年憲宗分封藩王時,朱祐榰并未被封為藩王。一直到弘治四年才被孝宗封為壽王,弘治十年(1497年)迎娶徐氏為王妃。

嘉靖三十年病逝,71歲高壽而終。

雖然壽王朱祐榰高壽而終,但是并沒有生下兒子,是以無子國除。

結語

除此之外,王敬妃還為憲宗生下皇十子,但是皇十子出生不滿兩個月便夭折,連名字都未來得及取。之後王敬妃再沒有懷孕,正德五年病逝。

憲宗的一生可以以成化十一年為分界線:

摯愛萬貞兒的明憲宗,共生14子,除三子稱帝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成化十一年之前,憲宗的後宮妃嫔想要懷孕生下皇子難如登天,因為萬貴妃善妒,絕不允許有妃嫔生下皇子或者公主。而萬貴妃有憲宗寵愛着,其他的妃嫔自然不敢同萬貴妃作對。隻有一直被偷偷養着的皇三子朱佑樘得以活了下來,成化十一年才被承認,封為太子。

成化十一年後,不管是何種緣故,憲宗接連生下皇子公主,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一共生下11位皇子六位公主。

參考資料: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六》

《明史》卷15《孝宗紀》

《明史·本紀第十六·武宗》

《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七十五》

《明史·卷一百十九·列傳第七》

《明憲宗實錄•卷二百五十六》

《明孝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