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慢性病門診相比普通門診,醫保報帳能高30%,符合的抓緊申請

作者: 隴南文縣釋出

來源:小劉唠醫保

醫保制度從成立以來,醫保的籌資金額就一直在漲,然後醫保的報帳範圍也一直在擴大,相應的醫保政策也會跟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進行調整。在2003年成立的農醫保,那時候還叫農村醫療保險,後面叫新農合,然後整合了城鎮的居民醫保之後就變成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剛開始的時候,農醫保的個人繳費金額為10元,這其中隻有2元進入統籌基金,剩餘的8元返還到醫保卡的個人賬戶中,用于參保居民門診就醫和藥店購藥。

職工醫療保險成立更早,其籌資方式為個人繳費和機關繳費共同組成,其中個人繳費隻占據了較小的一部分,機關承擔大頭。一般來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的比例為工資基數的8%左右,其中個人繳費隻需要承擔2%,而機關繳費則承擔工資基數的6%;合計為8%。這部分醫療保險費用,其中的3.2%也是作為個人賬戶劃撥至參保職工的醫保卡中,用于參保職工門診就醫和藥店購藥,能夠全方位的保障參保職工的醫療需求。

慢性病門診相比普通門診,醫保報帳能高30%,符合的抓緊申請

随着國民疾病譜的巨大變化和醫療技術的更新疊代,國家的基本醫療保險的政策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在2019年的時候,國家醫保局就取消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全面開展門診統籌。在2023年的時候,國家醫保開展了職工醫保的門診共濟改革,調整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劃撥比例,增加了職工醫保的普通門診報帳政策,從這開始,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的普通門診都可以報帳了。

在此之前,各地更早的時候就規定了門診慢性病的醫保報帳政策。各地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準、醫保籌資金額、統計的常見慢性病情況;規定幾十種可以醫保報帳的慢性病,設定一定的申請條件。符合的審批通過後就可以進行報帳了,慢性病的醫保報帳政策比普通門診還要更早。相對來說,慢性病報帳需要一個程式,那就是需要提前申請備案,而且還要符合相應的條件和準備相關的資料;稍微更麻煩。

慢性病門診相比普通門診,醫保報帳能高30%,符合的抓緊申請

既然慢性病和普通門診都能報帳,慢性病還需要申請才能報帳;那麼在患有慢性病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用普通門診報帳呢,還不用申請。這裡就會涉及到一個慢性病和普通門診醫保報帳的方面的不同了。

普通門診:普通門診就醫報帳就是常說的門診統籌,居民的門診統籌報帳比例低,基本上是在60%左右,有些地方會更高,但是其有一個最大的限制就是隻能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才能報帳,就是在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診所這些一級及以下的醫療機構就醫才能報帳。職工的普通門診雖然不限制醫療機構的等級,但是其報帳比例低,而且存在起付線、封頂線等問題,即便是在基層的醫療機構,其報帳比例也隻有65-70%左右,這是普通門診報帳的限制和弊端。

慢性病門診:慢性病門診一般是跟住院一樣的報帳比例,等級越高的醫院報帳比例越低,在基層機構,基本上可以達到90%以上。而且門診慢性病一般不設定起付線,封頂線也比普通門診要更高,是以相對來說待遇要更好,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慢性病門診和普通門診的報帳比例最高可以相差30%,一年2千元的就醫費用就,自己出的錢就會相差6百元左右,是以符合條件的需要申請門診慢性病,用慢性病報帳能夠更省錢。

慢性病門診相比普通門診,醫保報帳能高30%,符合的抓緊申請

現在有很多跨省異地就醫的,這些人在省外異地就醫的時候,如果提前進行了異地就醫備案,門診也可以直接報帳。少部分人就會搞錯,在購買慢性病用藥的時候,選擇了普通門診的報帳政策,不僅影響了報帳比例,多出了不少錢,還會擠占普通門診的報帳額度,是以選擇很關鍵,要告知醫療機構選擇慢性病報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