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來源: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無家充,不純電;想完美,選混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都2024年了,這個說法還靠譜嗎?

畢竟,不管是續航裡程、充電速度、基礎設施,純電汽車都有了極大進步——過去的觀點,是否還适應現在的變化呢?

答案肯定是不适應,因為實際情況變了!

對此,一個買了5年電車的老司機,分享了他的看法,并強調很多人走入了誤區。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搞懂純電汽車目前的現狀。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01 純電汽車目前的現狀

談及純電汽車,一個繞不開的品牌,肯定要屬特斯拉了。

都說特斯拉很厲害,但很多人不知道,最早的特斯拉剛誕生時,續航水準也就260公裡的樣子。

就這個水準,還趕不上目前的增程汽車——别說跑長途了,連城市出行都夠嗆。

然而,時間來到今年,一切都有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相對于過去50-60kwh的充電功率來說,如今的純電汽車,最高充電功率已經來到了500kwh。

也就是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12分鐘就能補充500公裡的續航。

是以,别拿純電補能跑長途說事了——就這個補能效率,隻要不是趕時間,跑長途的問題,不會特别大。

唯一要考慮的隻有錯峰出行,或者尋找空閑充電樁的問題。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其次,純電續航也有了飛躍。

譬如4月25日,在甯德時代乘用車新品釋出會上,乘用車事業部CTO高煥公布了他們的神行PLUS電池。

該款電池的純電續航能夠達到1000公裡,同時具備充電10分鐘,續航600公裡的快充能力。

關鍵還不是甯德時代一家的問題,譬如衛藍新能源、清陶科技都釋出了自己的半固态電池,其續航都超過了1000公裡。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其中衛藍新能源的半固态電池更是厲害,結合蔚來et7來看,在真實的路況下,甚至跑出了1046公裡的成績。

就以上種種情況,“無家充,不純電”這個說法,肯定是不成立了。

畢竟,續航很長了,充電速度還很快——偶爾外出充個電,不是什麼問題。

聊完了純電汽車,然後談談混動汽車的現狀。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02 混動汽車的現狀

談到混動汽車,很多人或許不清楚,它的曆史已經有上百年了。

而且相較增程而言,這才是一輛擁有雙重優勢的汽車,既可以用電驅動,又可以燒油運作——和增程純粹的電驅模式,完全是兩碼事。

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在中低端車型上,混動汽車的優勢特别明顯:在混動模式下,可以将油耗降低到百公裡3升的樣子。

靠着這樣的能耗,是以比亞迪這樣的車企,在10萬級的乘用車市場上,幾乎殺得油車車型“潰不成軍”!

像以前的雷淩、軒逸、卡羅拉,幾乎是銷量榜上神一樣的存在,現在都被秦plus、宋pro、宋plus等車型甩在了身後了。

不過雖然混動如此優秀,但結構也更複雜,既有燃油系統,又有電力系統——這對維修保養成本而言,帶來的更大的壓力。

畢竟,兩個方面的内容,都不能忽略。

那說了這麼多,到底該如何選擇呢?普通人應該選“混動”,還是“純電”呢?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03 該如何選擇?

按照老司機的說法就是,這個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考慮自己的預算和真實的場景。

說白了就是,你更追求純電的體驗,享受流暢的加減速,更靜谧的車内環境,那肯定是純電更合适。

但在這個過程裡,要考慮自己的時間成本,以及長途通行的效率——如果很着急,純電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現在的充電速度雖然很快,但超充樁的建設,還需要時間去完善,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此外,配備了800v高壓充電及更長續航的純電車型,價格基本在25萬以上了。

如果沒有資金不充裕,低端電車顯現出的缺點,往往會更加的明顯。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外出出行,具備更多的不确定性,混動汽車往往有更好的體驗。

雖然全國已經有300萬根充電樁了,但很多地區依舊沒有覆寫,或者充電樁極少。

以我的朋友為例,每年回老家幾趟,最近的充電樁都距離20公裡——關鍵還不一定充的上!

就這種情況,肯定更适合上混動汽車。

而且相較純電汽車而言,混動汽車的可選擇性也更多,既有7-8萬的車型,也有幾十萬存在。

唯一的缺點,就是相對同等價格純電汽車而言,花銷更高點。

畢竟,加油再便宜也趕不上用電,兩套系統的同時維護,也不會是一筆小錢。

買電車5年後,才明白“混動”和“純電”怎麼選,很多人都搞錯了

總的來說就是,時間來到2024年,不管是“混動”還是“純電”,都出現了很多改變,不要被刻闆印象所迷惑了。

但不管如何變化,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根據自己的訴求,選擇合适的車輛。

千萬不要認為某種車型是完美的,想象的過于美好,結果往往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