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作者:國關大俠客

俄羅斯總統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對華展開國事通路,在此期間兩國發表了深化雙邊關系的聯合聲明。對于中俄兩國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自90年代開始,兩國元首互訪似乎已經成為慣例,但是這依然讓有些國家破防。例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就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一方面支援俄羅斯,另一方面又與西方改善關系”,言下之意就是要求中國就西方和俄羅斯之間必須選邊站。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5月17日,據外媒報道的消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表示,中國不可“左右逢源”,支援俄羅斯的同時又改善與西方的關系。随後又意圖給中國扣上“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帽子,認為這不僅威脅到烏克蘭的安全,同時也對歐洲的安全帶來威脅。

這種不擇手段的指責早已經是陳詞濫調。首先,中國在烏克蘭問題的立場上是一貫的,也是務實的,即通過對話的形式解決目前的俄烏沖突。就在今年三月份,中國歐亞事務特别代表李輝專門就烏克蘭危機展開了穿梭外交,在3月2日至3月12日的十天時間裡,特别代表就先後通路了俄羅斯、歐盟總部、波蘭、烏克蘭以及德國和法國,并就烏克蘭危機問題同各方舉行了會談并從中斡旋。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俄烏沖突并不是簡單的一方侵略另一方,其背後是北約和俄羅斯的深層沖突。早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北約就已經驅離了俄羅斯的外交官員。如果北約不停下東擴的步伐,那麼俄烏沖突将很難結束,即便俄烏沖突最終偃旗息鼓,北約的下一個戰争代理人是誰?波羅的海三國還是波蘭?由此可見,想要從根源上解決俄烏沖突問題,隻能從北約和俄羅斯的沖突着手,鮮明的立場隻能激化沖突,進而導緻地區危機加劇。

其次,自拜登上台之後,将中國列為美國的頭号競争對手,屢次單方面無理由打壓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長期對中國展開非公正的高新技術封鎖。在這種情況下,中美企業之間往來又算什麼,美國企業背着拜登政府“資敵”?難道中國隻能按照美國的意願幫助西方國家生産廉價商品?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俄羅斯是中國的戰略夥伴,兩國的關系也正逐年提升,但是雙邊貿易總額的絕對數量卻遠不如中美兩國。以2023年為例,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6644.51億美元,而中俄雙邊貿易總額卻僅有2401億美元。這意味着中俄雙邊貿易還有非常巨大的潛力,比如基礎建設、能源方面的合作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很高,但是同比卻下降了11%,反觀中俄雙邊貿易總額雖然較低,但是增幅達到了創紀錄的26.3%,提前達成2025年2000億美元的目标。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除此之外,中國還擁有全球最發達的工業産業鍊,中國和誰做生意還輪不到美國來指手畫腳。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最後,帕特爾指責中國“幫助俄羅斯國防工業,威脅烏克蘭的安全乃至給歐洲的安全帶來威脅”更是可笑,是典型的雙标。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中程飛彈是否給中國的安全帶來了威脅?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是否給中國的安全帶來了威脅?日本加入由美國、英國和澳洲共同組成的“奧庫斯”聯盟又是否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

說到所謂的威脅,美國才是歐洲國家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冷戰期間,美國在歐洲部署了大量中程彈道飛彈。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還是全球唯一一個在海外部署核彈頭的國家,種種手段緻使歐洲國家長期籠罩在核戰陰影中,直至蘇聯解體這一情況才有了極大改善。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近幾年來,美國先後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緻使歐洲的緊張局勢加劇。而通過俄烏沖突可以看到,美國正意圖“綁架”歐洲國家,為美國的利益服務。畢竟即便是北約和俄羅斯發生正面沖突,主戰場也是在歐洲地區。而目前北約和俄羅斯的緊張局勢,和2013年末烏克蘭爆發的“顔色革命”有着密切的關聯。而美國在波蘭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更是加劇了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不信任關系。由此可見,美國才是威脅歐洲地區安全的元兇。所謂“中國威脅歐洲安全”隻不過是美國“賊喊捉賊”的把戲。

中俄聯合聲明,美國對華發出威脅:不許中國左右逢源,必須選邊站

想要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問題,積極有效的對話才是正途,一味的制造沖突,制造對立隻能激化俄烏沖突向着不可控的方向轉變。如果美國真的有意解決俄烏沖突危機,真的為了歐洲的戰略安全着想,那麼停止制造任何無意義的對立,積極協調多邊對話,為和平解決俄烏沖突問題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同時也奉勸美國,中國不是美國的跟班,有自己的外交政策,沒有所謂“選邊站”的說法,美國沒有權力對中國指手畫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