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土散文:母親召集

作者:億聰起名鄉土文學社
鄉土散文:母親召集

文:李晉勇

  父親去世後,母親面容消瘦而憔悴,我們兄妹幾個不時過去照料,亮堂堂的三房間裡她總是說黑黢黢的。父母朝夕相伴五十四年,恩愛有加,我們擔心母親太孤獨寂寞,共同商量讓母親在各家住一段時間,一起住可以陪她聊天解悶,讓她開心快樂。

由于我常年累月在外面工作,妻子上班很忙,兄妹們積極邀請母親去各自家居住。住着住着那家要接來這家在竭力挽留,去誰家還是看母親的臉色行事。母親總是比較樂意在二妹家住,原因是她家地處市中心,離世紀廣場很近,母親喜歡下午去廣場散心,那裡是閑人雲集的地方,母親與遇見的家鄉人和親朋好友聊聊天、說說話,順便也能了解家鄉和熟人的情況,随着母親的氣色漸漸好起來,我們内心欣喜。

我從工地回來已是下午,便事先聯系好夫妻直奔二妹家,母親已經從廣場傳回,母親見到我們一臉喜色,立馬就挽留晚上一塊吃飯,知道我愛喝兩盅,讓我炒上兩個菜紅火紅火,随即就給還未下班的二妹打電話,二妹和母親話語如出一轍,我做飯、炒菜的水準得到全家人的贊賞。好不容易回來能陪母親吃飯,再加上酒的誘惑,我頓時滿心喜悅,便輕盈地走進廚房,挽起袖子忙乎起來。

母親手持佛珠,嘴裡念念有詞,看着我在案闆上娴熟地切菜,突然撚佛珠的手停頓下來,仿佛要找什麼似的,轉身輕快地走到陽台,摸出兜裡的手機眯着眼搜尋号碼,電話打通了,是給大妹的,母親壓低嗓音說“你三哥回來了,和你三嫂正在做飯,還要炒菜,你下班了過來”,大妹一聽心中欣喜,立馬就答應了。一來兄妹情深,多日不見,二來妹夫在外面工作,兒子住校,是以她積極響應。往常我們家庭聚餐時我炒菜她打下手,是我的硬幫手。

頃刻母親走進來說我大妹馬上也過來,我連連說:“好的,她來能給我貼廚”。母親讓我看冰箱裡還有什麼吃的準備準備,然後若有所思的走出去,又徑直走到陽台上撥打電話,是給二哥打的,二哥常常上夜班,估計是值夜班不能過來,母親略有失望,在陽台上來回走了幾圈後,随即又撥打起小妹的電話:“你三哥工地剛回來,和你三嫂在你姐家正做飯,下班了過來一塊圖紅火。”其實小妹很忙,是國小的班主任,下班後還要做家務、輔導小兒子,但母親說讓她夫妻和孩子們都過來,孩子拿上作業在這裡做。小妹想又能團聚熱鬧了,便歡快地回答:“放學了就過去。”此時母親從陽台走出來,一邊給我遞煙,一邊說:“多做些,你小妹家也來呀”,我心裡一樂,小妹夫說話幽默風趣,有他在就氣氛活躍,人們更加開心熱鬧,便更加勤快地做着活。這時母親抽出一支煙點燃,座在客廳的沙發上若有所思的吸了幾口就撚滅煙頭,又匆忙向陽台方向走去,手持的佛珠挂在肘關節處,電話是打給大哥的。說起來母親召集兒女也很有政策,先從大妹開始,從容易到來的入手,“逐個擊破”。大哥家地處東城,離二妹家較遠,大哥喜好喝酒,但喝酒後不能開車,公交晚上已停,回去的時候确實費事,而且晚上還要整理資料。但母親想的是兒女們的到來,她站在陽台上不是在壓着嗓子了,而是帶着渲染的口吻洪亮地說:“其他幾家都快來了,炒了不少菜,你兩口抓緊一起來”,大哥聽後再也不考慮其他了,說道:“現在就動身。”此時母親躊躇滿志的走過來對我和夫妻說:“今晚人不少,看菜不夠了讓那幾家過來時買上,你大哥大嫂也來呀”,我和夫妻劃點後說:“十來個菜沒問題。”母親舒心地走出去,此時她基本在客廳走動,手提佛珠念佛也心不在焉了,她知道人手們快要來了,豎起耳朵注意聽門鈴的聲響或敲門聲。不一會人們陸陸續續的進門了,母親站在門口,興奮的問這問那,當小妹的小兒子進門,母親一把摟在懷裡,在小臉蛋上啧啧親幾口,還不停的用手輕拍孩子的後背。

該到的人已經到了,我炒菜衆人幫忙,大家你言我語,說這說那,人聲鼎沸,滿屋子一片歡樂氣氛。母親興奮的走回來走出去,手撚佛珠,但注意力集中在聽衆人聊天,這時二妹夫下班回來了,提着在飯店買的幾個菜。餐桌上各種菜琳琅滿目,此時二妹夫從櫃子裡拿出十五年雙胞胎汾酒,大哥眼睛一亮說:“這招待沒問題,咱喝妹夫的好酒”。大嫂用拳頭戳了一下大哥說:“見了酒了紅黑不顧”。有人逗笑說:“不看招待誰了,待娘家人咋能怠慢”。開飯了,大家興高采烈舉杯同飲,母親雖然有病在身,但她高興的不時端起酒盅嘬一口。衆人邊吃邊聊,議論身邊趣事;暢談家庭瑣事;回憶童年往事。說的有聲有色、吃的津津有味、喝的酣暢淋漓。看着母親臉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大家從心底感到開心。咀嚼着可口美食,暢飲着醇香美酒,大哥情不自禁說:“咱現在這生活都不錯,全憑父母辛勤撫育才有今天”。大家都感慨父母的艱辛和付出,小妹說:“媽,前天遇見你的同僚說你厲害了,教學幾十年,桃李滿園,培養的兒女們都有滿意的工作。”母親頓時臉上浮現出自豪的神情,說道:“厲害啥了,也是你們努力的結果。”衆人發自内心的感慨母親一路走過來确實不容易,同時感觸到母親健在,幾代人歡聚的珍貴和溫馨。

酒足飯飽後,大家争先恐後的洗鍋刷碗、清理垃圾,二妹夫泡起好茶,裡裡外外談笑聲、嬉戲打鬧聲此起彼伏,母親走出來,走進去的,不時插話詢問,不時豎耳細聽,在她眼裡這才是最快樂的時刻。

  時間不早了,人們都起身回家,母親頓時有一絲惘然失落的神色,随即站在門口,對每個人都囑咐多喝水、穿暖、注意身體之類的話,人們各自不住點頭答應。走下樓道還聽到站在門口的母親不停的囑咐,人們異口同聲地回應着,感覺一股熱流從心底升騰起來,頓時渾身暖洋洋的。

  【投稿說明】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錄鄉土、鄉情、鄉愁類稿件。随稿請附作者名,帶圖檔最好。鄉土文學公衆号已開通,歡迎您搜尋微信公衆号: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