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作者:國學禮儀傳承楊侃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家有喪事,都把娘舅家作為貴賓。所謂娘舅家,就是孝子的母親娘家。按夫妻一體人文規制,一般習俗認為,不管是父親去世還是母親去世,孝子的母親娘家都是貴賓。

貴賓是要上門延請的,以顯示尊敬和慎重。是以,民間習俗設定,父母過世,家有喪事,娘舅家是應當上門報喪的。娘舅家來人吊喪,孝子孝孫等是要按儀式要求上路跪迎吊喪賓客的。

那麼到娘舅家報喪,有哪些講究和要求?有什麼禁忌和忌諱?我們以規範禮儀典籍為依據,結合生活實際讨論一下,供大家參酌與評述。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1、喪主親自報喪

所謂喪主,就是喪服最重的那個人,就是在喪事禮儀上最尊貴的那個人,就是摔喪盆的那個人,就是扶棺上路引棺下葬的那個人。規範禮儀定為嫡長子。

就是說,孝子中的老大為喪主,對娘家人通喪報喪,要求老大親自去,兄弟一起去更好。在喪禮上,老大代表的不是個人能力與水準,而是禮儀上的位分與待遇。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2、不管母親娘家有多少人多少家,報喪隻報一家,通常是大舅家

以母親我标準,從母親娘家序來的算來的親戚親屬,統稱母親娘家人。按《儀禮》《朱子家禮》等禮儀典籍的要求,以孝子為參照,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為親戚,是有喪服人員。舅母、姨父、舅表姨表兄弟姐妹的配偶,為親屬,是無喪服人員。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參與吊喪,但都是無喪服人員。

一般禮俗認為,外祖父家庭家族人員,也屬于母親娘家人的範圍。按規範禮儀是無服人員,按習俗是貴賓。

對于家庭白事,民俗有“誰家人誰告知”“誰家親戚誰通知”的說法和做法,就是說,母親娘家人是一個大群體,找一個牽頭人就行了,不必一家一家通知。

外祖父還在的,報喪外祖父;外祖父不在的,報喪大舅;舅輩沒人的,就找大表兄弟。尊卑有分,長幼有序。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3、報喪必須喪服(戴孝)

規範禮儀稱喪服,民間習俗叫戴孝。按《禮記----奔喪》的規定,五服以内的有服人員,聞喪即喪服,而且要求着喪服一路奔喪到喪。

着喪服報喪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表示自己家有喪事,自己處于居喪之中,外人一看便知。

民俗有“戴孝不外出”的禁忌。所謂戴孝不外出,是指戴孝外出去做喪事以外的事情。戴孝服喪期間,未經允許,不可以進入别人的家庭屋房或家庭院落;未經允許,不可以觸碰或使用别人家的裝置設施和物品用品等。但在公共道路或公共場所,是沒有限制和禁忌的。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4、報喪應當走大路

喪事又叫“當大事”。通喪報喪,天經地義,理所應當,正大光明,理直氣壯,是以應當大路優先。

所謂走大路,就是到娘舅家庭,走最寬敞的、最被人常走的、人氣最旺的那條路。不走不能過車輛的小路,不抄有溝坎的近路,不穿屋房之間的巷口。要走娘舅家屋房前面的大路,到正門。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5、報喪需要跪告跪請

通喪人到被通喪人家的大門口或院門口,應當下跪,大聲報告喪情并跪請娘家人。

注意,此時,被通喪人不扶不得起身,被通喪人不請進不得進門或進屋,被通喪人不請坐不得落座。

通喪人應當報告逝者過世前的有關情況,自己做了哪些努力,自己是多麼傷心。并告知喪事的籌備情況和總體安排,哪天開吊?哪天出殡安葬?等等。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

6、在娘舅家,見人都要施禮

通喪孝子在娘舅家或娘舅家的家庭範圍以内,見人都要施禮。一般來說,認得的人行跪拜禮,即下跪頭磕地;不認得的人先行作揖禮或鞠躬禮,介紹後再行跪拜禮。

民俗有“孝子頭,滿地流”,在娘舅家,就更應該如此。

你們家鄉還有哪些要求和講究?

到娘舅家報喪,禮俗上都有哪些講究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