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強制性國标釋出将帶來哪些改變?

作者:冠縣釋出

目前,大陸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至少有3.5億輛。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很多人離不開的出行工具。然而,電動自行車電池故障屢屢引發火災,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已成當務之急。

近日,《電動自行車用锂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GB 43854—2024)強制性國家标準釋出,并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實施。新國标釋出後将會帶來哪些改變?新華訪談專訪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

新華訪談:2023年,國家消防救援局共接報電動自行車火災2.1萬起,電池故障是屢屢引發火災的重要原因。電動自行車電池為什麼容易起火爆炸?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何鵬林:電動自行車使用的蓄電池主要有鉛酸電池和锂離子電池(俗稱锂電池)兩種。鉛酸電池自身不會發生起火、爆炸,但是由于能量密度低、低溫續航差等缺點,主要應用于中低端車型。中高端車型主要使用锂電池。

目前锂電池使用的是有機電解液體系,電解液可以簡單了解成類似于酒精、汽油的物質,在高溫、過充等條件下,電解液容易分解出一氧化碳、氫氣等易瓦斯體,遇到空氣中的氧氣容易起火、爆炸。品質好的锂電池會通過采用保護措施等方式盡量避免電解液分解出可瓦斯體。

無機電解液,也就是酸堿鹽的水溶液更安全,為什麼锂電池不使用酸堿鹽的水溶液呢?是因為锂電池的電壓較高,酸堿鹽的水溶液在這個電壓下很容易電解,是以酸堿鹽的水溶液再安全锂電池也不能使用,隻能使用類似于酒精、汽油的有機電解液。

據粗略統計,電動自行車锂電池排名前9的企業供貨量約占市場總量的40%,後面100多家小型企業供貨量約占30%,小作坊供應的拼改裝電池占比約為30%。其中小作坊供應的電池,經常涉及拼改裝,很多使用的是汽車拆解回收的廢舊電池、企業淘汰的不合格電池,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新華訪談:新國标釋出後将會帶來哪些改變?

何鵬林:這個新國标是強制性标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标準化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不符合強制性标準的産品、服務,不得生産、銷售、進口或者提供”,在國内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锂電池必須要滿足這個标準。

對于企業而言,生産企業需要重新對電池的技術路線、工藝設計等進行評估和研究,生産出符合該标準的電池。門檻的提高,勢必會帶來企業的優勝劣汰,甚至會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

對于使用者而言,有了強标這個門檻,市面上的電動自行車锂電池安全性會得到整體的提升,會使我們買到的锂電池安全性更有保障,同時消費維權時也多了一個依據。

新華訪談:您參與了電動自行車锂電池強制性國标的起草和制定過程,這個全新的标準依據什麼來制定?

何鵬林:本标準的制定依據主要有:模拟實際使用場景,比如使用過程中的振動;模拟異常使用過程,比如不小心短路;總結實際事故案例,比如耐高溫永久性辨別等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故案例的總結;借鑒國内外其他應用領域電池标準中的相關要求。

新華訪談:标準制定過程中考慮最多,最難确定的是什麼?

何鵬林:最難的是尺度把握的問題。锂電池有不同的技術路線,有錳酸锂電池、磷酸亞鐵锂電池、三元锂電池等等,不同産品的安全性有差異,企業的生産水準也不一樣,我們制定安全标準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适的尺度,把好的企業生産的好産品留下,把不安全的産品淘汰。尺度太松,所有産品都能滿足;尺度太嚴,沒有産品能夠滿足标準,也就失去了安全準入門檻的作用。

新華訪談:新标準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過渡期”的設定有怎樣的考慮?

何鵬林:一方面,是為生産企業進行技術調整、使産品滿足新的要求的預留時間;另一方面,為已經生産、上市的産品的消化時間;此外,過渡期也是為檢測機構、認證機構、執法機構等标準執行各方做好實施準備。

在過渡期内,企業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執行新釋出的強制性國家标準。

新華訪談:消費者以前購買的電動自行車還能繼續使用嗎?

何鵬林:這半年的過渡期并不是讓使用者來淘汰已經購買、正在使用的舊電池。即便是過渡期後,消費者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之前購買的電動自行車和電池,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電池随着不斷地使用,安全性可能會下降,也請消費者多多關注自己舊電池的安全性。

新華訪談:消費者如何鑒别是否買到的是新國标的産品?

何鵬林: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識别是否新國标的産品:一方面,消費者購車時可以通過檢查電池上是否标注了GB 43854-2024為執行标準;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将電動自行車用锂電池依據GB 43854-2024納入強制性認證(CCC認證)目錄管理,消費者今後看到電動自行車用锂電池是否标注了CCC認證标志,來判斷是否符合新國标。

新華訪談:新國标實施後會不會導緻購車價格上漲?

何鵬林:價格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簡單把切換高标準與成本上漲、價格上漲完全劃等号。舉個例子,近30年以來汽車産品性能不斷提升、配置不斷提高、标準不斷更新,反而價格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說,切換标準以後成本是否會上漲、價格是否會上漲、消費者是否願意換購,這些都是市場行為,難以預判。

新華訪談:今後哪些電池和企業将會被新标準淘汰?這種優勝劣汰是否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何鵬林:新國标實施後,安全性差的電池被淘汰的幾率更大。比如高鎳三元材料(鎳钴錳、鎳钴鋁等),自身還會分解出氧氣,不需要外界氧氣就可以燃燒爆炸,這種電池的安全性比磷酸亞鐵锂電池、錳酸锂電池更差,很難通過該标準的過充電、針刺測試,可能面臨着被淘汰。

生産安全性差的電池的企業也将會面臨着被淘汰。此外,通過監管部門、執法部門嚴格監督,拼改裝電池的小作坊也面臨着被淘汰。

這種優勝劣汰不是“現在”就已經開始了,而是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新國标中的很多内容與北京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團體标準一緻,而北京市早在2022年開始就依據該團标實施目錄管理,在北京市銷售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必須要滿足該團标。2022年之前,北京市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電池企業有119家,實施目錄管理之後目前隻有9家。

新華訪談:嚴禁電動車和電池進樓入戶,是現有條件下降低火災風險的有效做法,新國标實施後,符合标準的電池能上樓充電嗎?

何鵬林:隻要锂電池的材料體系沒有改變,那麼其自身的安全問題就不會得到根本上的解決。這裡的“安全”也不是絕對安全,隻是“相對”安全。新國标隻是提升了電動自行車锂電池的安全準入門檻,會使安全性得到提升,但并不是從根本上消除了锂電池的安全風險。

至于未來能不能上樓,取決于新國标實施以後,電動自行車锂電池的安全風險是否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樣是锂電池,為什麼手機電池的事故近些年就很少?事故很少的原因是目前手機電池生産企業集中度比較高,全世界7大手機品牌使用的電池供應商高度集中,主要就是三五家頭部企業在供貨,更容易進行品質控制。手機锂電池的事故率已經降到了我們可以接受的水準,是以我們不用擔心手機電池“上樓”的風險。

本次的新國标實施以後,我們期待電動自行車企業、電池企業等各方嚴格執行标準,監管部門嚴格執法,共同努力提升電動自行車锂電池的安全水準,降低事故率,希望電動自行車锂電池能夠“安全上樓”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當然,我們更期望更安全、尤其是本質安全的新型電池取得技術突破,早日用于電動自行車領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