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作者:呼倫貝爾新聞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 跨越國境的藝術抵達

畫家簡介

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俄羅斯油畫名家,1957年生,畢業于伊爾庫茨克藝術學院,俄羅斯美術家協會會員,俄羅斯功勳藝術家,原俄羅斯赤塔州美協主席。自1976年起,其作品多次參加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俄羅斯全國性藝術展覽,并被中國、新加坡、日本、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澳洲、荷蘭、蒙古等國家的各級美術館收藏。

清晨走進紮蘭屯市吊橋公園,悠閑散步的當地居民怡然自得,三五成群的隊伍早已拉開架勢,動作整齊劃一地跳着歡快的舞蹈。标志性的吊橋搖晃着百年滄桑巨變,樹蔭籠罩的小路旁隐約開放着小小花朵,水流平緩的岸邊畫家們支開畫架,用心描繪着“人在畫中遊,畫在景中走”。

要說畫家中“人氣”最旺的,非兩位來自俄羅斯的畫家莫屬。“诶?這兩位外國畫家是俄羅斯人吧?”“我去那位俄羅斯畫家那兒看看咱們再回家”“俄羅斯畫家的作品是和其他畫家畫的不太一樣”……采風寫生活動現場,大批市民駐足于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的畫架旁,對他的作品進行“現場點評”,而畫家本人卻氣定神閑,繼續一筆一畫地在畫闆上施展才華。

“其實我們進行油畫創作時,不太喜歡身邊有其他人事物的打擾,這樣會讓我們分心,以至于影響最終的作品呈現。但在中國我被大家的熱情所打動,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從他們的神态中,大概推敲出是在表達對我所創作的油畫的喜愛。不同于在大自然中的安靜,熱鬧的氛圍也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創作靈感。”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說。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以往,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樂于描繪大自然和花卉,色彩厚重且浪漫,用筆恣肆而沉穩,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他的風景油畫作品寫實地表現大自然,洋溢着生機盎然的氣氛。而他此次在紮蘭屯市采風寫生創作的作品,在寫實中增添了一些個人感受,透露出不易被察覺的煙火氣,使得畫作更加生動傳神。

“我來過中國很多次,但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驚喜。中國的發展真的很快,但在高速發展中,我察覺到生态環境也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在一些國家和城市,對我們畫家而言隻能看到高樓大廈、鋼筋水泥,你在那裡看不到山水花鳥、市井生活,藝術創作也就無從談起,但在中國、在呼倫貝爾,我們就有了很多選擇。我們可以畫形态各異的自然景觀,可以畫非常珍貴的野生動植物。是以說,大家對我作品的喜愛不完全是因為我的技藝,更多的是得益于環境對藝術家們靈感的激發。”斯克羅明斯基·維亞切斯拉夫對呼倫貝爾并不陌生,中俄蒙國際油畫藝術家創作寫生基地經常邀請俄羅斯、蒙古國及國内藝術家前來采風創作,為助力繁榮油畫經濟,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油畫産業創新發展架起國與國之間的“藝術橋梁”。

藝術無國界,文化有共識,總有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愛可以在藝術作品中傳遞。随着“油畫之城”建設的深入推進,将有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油畫名家們走進呼倫貝爾,共襄中國北疆明珠之城的藝術盛宴。(本報記者 劉乃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