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糧食”布局新型儲能 政企聯手“搶人”

作者:南方都市報
“打糧食”布局新型儲能 政企聯手“搶人”
“打糧食”布局新型儲能 政企聯手“搶人”

中國儲能大廈,位于廣州市白雲區儲雲街8号。 受訪者供圖

“打糧食”布局新型儲能 政企聯手“搶人”

儲能硬體裝置。 受訪者供圖

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6家企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或儲能企業;招聘的90個崗位中,也多數與新能源或儲能相關。

今年春招,廣州市白雲區政企組團赴清華、北大舉辦招聘會,目的是争搶專業對口的行業高精尖才俊。參與的其中一家是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是去年剛剛落戶白雲區的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營運載體。

當下“新能源熱”方興未艾,新型儲能技術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搶占能源戰略和裝備制造業新高地的重要領域,掌握新型儲能技術的高層次人才成為各方争搶的“香饽饽”。作為成立尚不到一年的國家級創新平台,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已成為海内外儲能創新人才集聚的高地。背後是怎樣的故事?近日,南都記者跟随“高品質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團深入中心探訪。

産業方向

新型儲能被形容為“打糧食”項目

落戶在廣州市白雲區的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儲能創新中心”)于2023年11月獲工信部批複組建,是目前新型儲能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白雲區儲雲街8号,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國家儲能大廈拔地而起。以之為中心,20多家儲能上下遊企業分布在同一條街上。從實驗到制造再到市場,一條完整的産業鍊初具雛形。儲雲街,從這條街的命名上,就可見當地對儲能産業寄予厚望。白雲區是廣州市制造業傳統強區,近年來在“6+6”産業叢集(6個千億級和6個百億級)的基礎上,聚力發展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産業。在儲能創新中心的建設與配套上,白雲區“舉全區之力”,拿出了真金白銀和珍貴的用地名額。

據白雲區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投入區級财政資金20億元以上全面支撐“1+1+N”創新中心建立。此外,在廣州空港經濟區白雲片區建設占地200畝的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基地,還在北部人和鎮、江高鎮預留了1000畝以上工業用地,提供給新型儲能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關鍵核心零部件制造落地空間。不隻是用地,白雲區政府還組建了一個工作專班,專門服務于儲能創新中心建設與配套。廣州市白雲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林志鋒用“打糧食”來形容該區布局新型儲能産業。“我們堅信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儲能,直白地說,就是把電能存起來。日常用電主要有三個環節,包括發電、輸電、用電。近年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但這類發電大多存在不确定性。比如風電項目,風大風小看天氣,發電便有高峰和低谷。與此同時,用電也有高峰和低谷。如果能把發的電“存”下來,有需要時再“放”出來,便能實作電能可調可控。

近年來,儲能受到世界主要國家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多國正加快新型儲能技術發展的步伐。2022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産業化、市場化發展。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工廠特别多。就在去年,廣東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502億千瓦時,成為全國首個電量突破8000億千瓦時的省份。與此同時,去年廣東統調最高負荷再創曆史新高,達到1.45億千瓦。

廣東能源局做過測算,1度電(1千瓦時)支撐廣東GDP産出約15元——經濟第一大省的背後是用電第一大省。發展新型儲能,無疑是廣東實作“雙碳目标”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

“搶人大戰”

高層次人才成各方争搶的“香饽饽”

謀事在人,人才是産業發展的基石。随着儲能産業規模化發展,儲能人才需求随之上升。根據教育部每年公布的高等學校大學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名單,近兩年有40多個院校開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搶人大戰”,儲能人才的白熱化競争有所回落,但掌握新型儲能技術的高層次人才仍是各方眼中的“香饽饽”。

每年3月是各大高校校招紮堆的日子。今年3月21日-22日,廣州市白雲區相關部門人員帶着6家區内企業在清華、北大舉辦招聘活動。而此次赴京招聘的6家企業,一半以上與新能源或儲能有關。其中兩家是氫能企業,一家則是成立不久,正打算在新型儲能創新領域厲兵秣馬的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是落戶白雲區的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營運載體。

“為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協調發展,發揮各類新型儲能的技術經濟優勢,滿足電力系統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國研院急需一批專業對口的行業尖端人才。”在招聘現場,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書傑表現出了他的求賢若渴。他們本次計劃招聘15個崗位,包括4名博士、18名碩士,覆寫化學、材料、實體、計算機、電力等相關專業。政企聯手的目的很明确,趁着春招時機,将新型儲能的青年才俊收入囊中。

在國家層面,儲能技術已列入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專項。2023年3月15日,廣東出台推動新型儲能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确提出将新型儲能産業打造成為廣東“制造業當家”的“萬億級”戰略性支柱産業。除了強化省内高校專業學科培養外,還明确省相關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将新型儲能産業列入重點支援方向。

“從全國角度來看,這個産業現在正處于發展期,近幾年發展比較快,是以大家都在争搶儲能人才,這部分人才仍然相當緊缺。”李書傑告訴南都記者。

築巢引鳳

用好硬體、經費、政策“三闆斧”

儲能創新中心在吸引人才上有何絕招?在李書傑看來,創新中心的科研條件就足以吸引人才:正在建設八大研發實驗室、八大檢測認證明驗室、三個中試驗證平台、新型儲能5大領域十大方向的1+N科研實證基地,硬體裝置支撐條件達到世界一流,科研經費也在持續大量投入……目前,該中心已牽頭成立廣東省新型儲能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吸納成員機關81家,覆寫新型儲能領域超85%的國家級創新平台,并建立了10位院士專家組成的技術專家委員會。

除了硬體裝置支撐、科研項目經費支撐,當地的人才政策也幫助創新中心吸聚人才。

就在高品質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走入儲能創新中心的約半個月前,白雲區出台了促進新型儲能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幹措施(試行)。在引才方面,給予了極大誠意,包括鼓勵白雲區企事業機關引育新型儲能領域國際傑出人才、國内領軍人才、青年菁英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在子女就學、配偶随遷、醫療保健等方面給予支援,并給予其在當地購房最高達100萬元的購房支援。

“我們正與白雲區攜手研究針對新型儲能行業各類型、各級别人才的專項支援政策,從住房補貼、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綠色就醫、稅收優惠等多個次元加強對落戶人才的保障,提升人才落戶效率。”李書傑坦言,“目前,各個領域、各個城市、各個行業都在争搶人才。白雲區對于新型儲能人才的引才政策力度,放眼全國都是比較罕見的。”

在接受采訪時,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聯席總裁陳建福也特别提到了廣州白雲區的人才政策,“在吸引人才、促進産業和人才彙聚上,創造條件、想盡一切辦法,拿出了很多硬招實招舉措支援我們。”他由衷地發出感歎,一連說了幾個“好”字——“作為企業負責人,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白雲區的好、白雲的區位好、白雲的營商環境好、白雲的主人翁工作态度和高效務實工作作風好、白雲的未來發展前景好。”

“目前,校招的學生正在陸續入職。我們剛剛招聘了兩位清華博士生入職。”李書傑向記者透露,除了從高校招聘博士生、碩士生,創新中心也從社招、雙聘等各個管道延攬人才。在硬體、經費、政策的“三闆斧”下,儲能創新中心的吸聚效應明顯,白雲區的儲能人才梯隊已經初步形成。

采訪中,李書傑向記者舉了個身邊的例子:現任儲能創新中心聯席總裁之一的李義濤,就放棄了原上市公司總經理的身份,來到白雲區儲能街8号,準備大幹一番。

統籌:李陵玻 陳傑生 執行統籌:吳璇 采寫:南都記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