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情到底是什麼?我37歲,多年的家庭經曆讓我決定要“斷親”了

作者:睿穎花開

我37歲了,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親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姐弟三人,都是同一個父母生的,但是父母卻對弟弟妹妹很好,對我隻有一味的索取,而我與弟妹之間,曾經也無話不談,如今卻漸行漸遠,甚至有了“斷親”的念頭。

親情到底是什麼?我37歲,多年的家庭經曆讓我決定要“斷親”了

講述人:王麗華

小時候,我們家的條件并不好,父母生了我們姐弟三人,我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差4歲的妹妹,和一個差7歲的弟弟。從小,父母就跟我灌輸我是姐姐,要照顧弟弟妹妹,是以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一邊看着弟弟妹妹,防止他們受傷,一邊做飯給他們吃。

我上國中的時候,有一次弟弟發燒,燒的很厲害,我白天照顧她,晚上等爸媽回來,發現我也被傳染發燒了,爸媽隻有簡單安慰我幾句,就去照顧弟弟了。那個時候認為,我當姐姐的,無所謂,弟弟還小,他應當更加受到照顧。好在弟弟妹妹從小也跟我親,無話不談,他們無論什麼問題找我,我盡量幫助他們。那樣的日子,簡單卻幸福。

然而,随着時間的流逝,我們姐弟三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大學畢業後,選擇在深圳發展,成為了一名美術老師。我喜歡這座城市,喜歡這裡的繁華和便利,喜歡這裡的美食和風景。雖然工資不高,一個月8500元。

對于在深圳這種大都市,這點工資除去房租、水電,生活費,基本上存不到錢。但是,即便我窮,我媽每次打電話來,還總是叫我補貼一下弟弟妹妹,想着那會他們還在讀書,還沒工作,我也心疼父母,是以就從牙縫中省點錢出來,寄回去給他們,補助他們大學期間的生活費。

親情到底是什麼?我37歲,多年的家庭經曆讓我決定要“斷親”了

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件事,讓我很心寒,原來親情也這麼不堪一擊。

妹妹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就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經常打電話給我,就跟失聯了一樣,都是我主動打電話給她,問她怎麼樣,有的時候還不接,要麼說忙,要麼就是跟朋友在外面,也不回我一個電話,我們微信聊天記錄,兩個月不超過5句話。

我百思不得其解,原來粘人的妹妹現在突然變了,後來,我也想明白了,因為她現在長大了,可以掙錢了,是以不需要我這個姐姐的贊助了。有求于才開口。

後來妹妹遠嫁雲南農村,聽說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生了一對龍鳳胎,因為和妹夫兩個人一見鐘情,真心相愛。當初我媽也不好拆散,我也不想她受苦,勸她說:愛情不能當飯吃!因為這件事,她心裡有芥蒂,已經5年沒有回老家了,我們聯系的更少了。

妹妹不回去,可老家還有雙親,前幾年,我就經常回去,但我發現我和媽媽的三觀,格格不入。每次回家,她都會催我結婚,問我為什麼還不找個人嫁了。她說,沒有伴,老了怎麼辦?不生小孩,誰給你養老送終?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感到厭煩。我知道,她是為我好,但是,我真的無法接受她的觀點。在我看來,人生就應該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别人。

另外我發現,我媽對我的态度和對我弟的就是不同。

弟弟已經考編上岸了,現在在省會發展,當公務員。逢年過節回去都是空手來回。我爸媽不在乎。談了個對象,也就買個百來塊的東西,還是爸媽出錢硬要買的,他自己存款不動。後來要結婚了,我媽苦口婆心跟我說:你弟要結婚了,花費不少,兄弟姐妹要互相幫助。意思是要我補貼一下他。

我從小到大,自從參加工作後,沒有問家裡要過一分錢,還要一直補貼弟弟妹妹,現在弟弟存款比我還多,還要我補貼他?這次我是态度堅定地拒絕了。

說實話,這個家,在我人生低估的時候,我媽也沒有給予我什麼支援,從來都是斤斤計較,每次打電話,要麼說電視機不好,要麼說手機不好用,一會電鍋壞了,現在我電話都不敢打了。

我弟弟呢也就那樣,從小被爸媽寵壞了,自私的很。我心情低落的時候,給他打電話,他還嫌棄我,說我沒有給他好心情。小時候一口一個姐姐地叫,現在弟弟妹妹就跟陌生人一樣,都不來往。

親情到底是什麼?我37歲,多年的家庭經曆讓我決定要“斷親”了

小時候記得爸媽說,生個弟弟妹妹就是要互幫互助的,可長大了,哪來的互幫,都是我幫助他們,家裡每個人都把我當搖錢樹了。

現在逢年過節,我遠在他鄉一個電話都沒有,身體咋樣也沒人關心,我打電話回去,就是問我要錢,補貼他們。

是以現在,我是想明白了,這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親情吧。雖然血緣關系依然存在,但我們的關系卻越來越淡。對于親情,我是又愛又恨,拿不起放不下。以後,啥節日‬、端午節、中秋節,都跟我沒啥關系,過好自己就可以了。

寫在最後:現在的年輕人,斷‬親‬是越來越多‬,有的跟‬‬親戚‬老‬死‬不相‬往來‬,不像‬我們‬上一代‬,父母‬那‬一‬代‬,把‬親情‬看‬很‬重‬,斷親潮,變成‬一個社會的‬問題,這是為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