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作者:文彙

為推進殘障人士體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今年以來,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大橋街道、殷行街道、楊浦濱江陸續開出了殘障人士專屬的“一站式”社群運動康複服務中心。這裡不僅有專業完備的康複器材供社群殘障人士免費使用,還有專業康複師免費提供功能測評和科學康複健身指導。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本周正值第二十五次上海助殘周,随着記者一起去探訪位于延吉中路14号的楊浦延吉陽光康健驿站,看其如何在“家門口”為殘障人士帶來有溫度、有品質的便利新生活。

5月17日一早,在楊浦延吉陽光康健驿站内,已有七八人正在早鍛煉,大家在各區域進行舒緩有節奏的康複運動。97平方米的面積劃分為登記區、休息等候區、體質健康檢測功能區、微循環促進功能區、有氧心肺功能區和拉伸肌力功能區等6個功能區域,滿足殘障人士不同運動康複需求。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原本我沒有早鍛煉的習慣,吃好早飯收拾一下家裡就沒力氣跑去很遠的地方康複鍛煉了。”殘障人士包女士說道,自己腰椎盤突出、髋關節不好、肩胛也不好,如今走出家門就能康複理療,真是意外的驚喜,“太友善了,下樓走幾步就來了,早鍛煉的習慣也逐漸養成了”。

殘障人士朱先生由于心血管毛病造成手腳不靈活,以前自己去公園運動鍛煉總感覺不得其法,“沒有專業器械自己瞎鍛煉”。自從楊浦延吉陽光康健驿站正式營運之後,街道殘聯從業人員便介紹他來這裡運動:“這幾個器械對我鍛煉幫助很大,比如全身有氧健身車就對我的肢體協調性有幫助。”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據了解,驿站内共有全身有氧健身車、智能拉伸練習機、律動平台、無障礙輪椅垂直律動機、全身協調訓練機等12台專業康複器械,裝置費用全部由政府購買。延吉新村街道殘聯專職從業人員徐麗敏介紹說,為了最大程度惠及轄區内的殘障人士,驿站籌備初期經過科學調研,設點于六個人口密集居民區中間,覆寫和滿足轄區内千名殘障人士就近運動康複的需求。

殘障人士孫女士就住在旁邊的延吉一村:“我是腰不好,發作厲害的時候一隻腳長一隻腳短。現在這裡全部免費,我每天都可以過來。”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自正式營運以來,上海體育大學運動康複專業的兩名大四學生擔任這裡的驿站康複師。街道通過社校關聯,彙集多方社會力量關愛殘障人士,探索長效化營運機制的試水。

面對殘障人士時,上海體育大學運動康複專業大四學生吳倩首先帶他們測量血壓,詢問相關基礎疾病和手術史,然後根據身體健康情況推薦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個很有講究,比如律動區不太建議搭過心髒支架或者術後體内留有鋼釘鋼闆的殘障人士去使用,”吳倩表示,“如果他們是腦梗之後身體痙攣,做律動就能夠放松他們的肌肉解除痙攣,然後再使用裡面四肢關聯的自行車,能夠用健側去帶動患側,幫助他們神經康複。”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健身驿站嵌入社群,住在楊浦這裡的他們可在“家門口”實作運動康複

據悉,楊浦延吉陽光康健驿站作為嵌入式服務形式拓展殘障人士運動康複康健驿站建設,同時結合人民城市延吉實踐項目,與正在改建的陽光睦鄰中心、家庭醫生工作站等共同打造成為以助殘為主題的“東三陽光家園”。

接下來,延吉新村街道将進一步整合陽光睦鄰中心資源,通過翻新陽光睦鄰中心一層,進一步涵養睦鄰友好的社群健康文化,為各類殘障人士提供一個文化、教育、康複等多功能活動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