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艦長:美國和英國皇家海軍都已失去引進新艦艇的能力

作者:寺院提水

對于在20世紀90年代服過役的人來說,這兩個軍種看起來仍然相當熟悉

《每日電訊報》2024年5月15日湯姆-夏普的文章

老艦長:美國和英國皇家海軍都已失去引進新艦艇的能力

英國皇家海軍和美國海軍可以說是西方世界最主要的海上力量。當然,從現實情況來看,美國海軍的實力是獨一無二。

兩支海軍都能從航空母艦上部署第五代戰鬥機。兩者都能向千裡之外的目标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在與伊朗支援的葉門胡塞武裝的曆史性交戰中,兩軍都證明了自己可以擊落來襲的彈道飛彈。雖然美國海軍的規模要大得多,但兩國海軍都能完成其他頂級任務:核潛艇威懾、攻擊和秘密行動;有效的反潛戰(在這一領域,英國皇家海軍有時會稍稍領先);以及兩栖攻擊。或者說,無論如何,美國海軍可以進行兩栖攻擊,而英國皇家海軍--實際上是英國皇家艦隊輔助艦隊--也将很快能夠進行兩栖攻擊。

然而,這兩個軍種都有自己的問題,特别是在引進新艦艇方面。

在英國,這些問題被掩蓋了,因為計劃中的造船數量還不錯。新的“無畏”級威懾潛艇和最後一批“機敏”級攻擊潛艇正在建造中。與美國和澳洲在下一代攻擊型潛艇方面的合作依然良好,盡管這還很遙遠,還有許多障礙。26型和31型護衛艦進展順利,它們都将配備馬克41型垂直發射器,能夠攜帶有效的各種美國飛彈,這一消息值得歡迎。

在我看來,使英國“造船黃金時代”蒙上一層金箔的事實是,由于這些項目啟動得太晚,有許多艦艇被要求在其計劃壽命之外繼續建造。資源的限制使項目的實施變得如此困難,以至于我們現在似乎無法及時啟動一項複雜的建造計劃,使其在上一級别艦艇竣工時完成。政治因素、造船廠産能問題和設計修修補補導緻的建造延遲都加劇了這一問題。能力差距已成為常态,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差距。

曆史悠久的23型護衛艦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些護衛艦建造于上世紀90年代和90年代,設計用于在北大西洋進行合理的低強度拖曳陣巡邏,壽命為18到20年。即使是最新也是最好的一艘,即我以前的指揮艦“聖奧爾本斯”号,也已經24歲了。到T26型戰艦準備接替它們時,它們都已年近30。

艦艇這樣超過設計壽命運作會産生兩個問題。首先是保持其機械性能和操作安全的成本。改裝成本比建造成本還高。其次,從技術角度來說,你不得不把錢花在已經“老舊”的戰艦上。武器、傳感器、人工智能、通信和衛星網絡方面的最新進展與老化的平台越來越不相容。畢竟,那些都是所有這些我們為保持技術優勢而努力開發的東西。

老舊的艦艇也會使用更多的人員,這也是我相信我們不會很快看到我們的兩艘皇家海軍兩栖攻擊艦投入使用的原因,盡管我們已經宣布不會提前償還這兩艘艦艇的費用。

令人倍感沮喪的是,我們正在為替換45型驅逐艦而重蹈覆轍。英國皇家海軍“大膽”号驅逐艦是該級驅逐艦的首艦,于2006年下水,是以預計最晚将于2036年退役。如果要及時準備好45型驅逐艦的替代品,現在就需要進行成熟的設計,并立即簽訂合同。

26型護衛艦于2017年7月首次切割鋼材,但該艦要到2028年10月才能達到初始作戰能力。但這是在長達七年的合同讨論和授予的基礎上實作的,也就是說,從“概念”到“作戰”花了18年時間。

老艦長:美國和英國皇家海軍都已失去引進新艦艇的能力

與此同時,在美國,“祖姆沃爾特”級是一個案例研究,說明了如果試圖在一個艦體中裝入過多未經測試的新技術會有什麼後果。最初的計劃是建造32艘,但随着成本飙升,計劃縮減為24艘,後來又縮減為7艘。美國海軍最終隻建造了3艘。與此相關的是“海狼”号潛艇,這種潛艇性能強大,但造價高得吓人。同樣,美國海軍隻得到了三艘,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價格更合理的“弗吉尼亞”級後續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水面艦艇方面,美國海軍的恢複情況并不理想。如果有的話。瀕海戰鬥艦(LCS)也許是一個典範,該項目一開始的作戰概念就很混亂,匆忙投入生産,結果越搞越糟。從推出到被普遍稱為“小破船”,大約用了12年的時間。不用說,美國海軍沒有讓幾乎沒有武裝的瀕海戰鬥艦靠近目前紅海南部的瀕海戰場。

現在,作為美國26型護衛艦的“星座”級護衛艦也陷入了困境。這一次,美國海軍采用了優秀而成熟的“歐洲多飛彈防禦系統”(FREMM)設計,但并沒有像最初所說的那樣為美國的目的修改其中的15%,而是修改了85%。這基本上是一艘新艦。這種“越俎代庖”的做法加上建造該艦的船廠勞動力不足,導緻了工期延誤和價格上漲。

是以,“太貴”、“不可靠”和“被擺弄得太多”依次出現。美國海軍幾乎再也無法建造新的水面作戰戰艦了。幸運的是,在長期的“阿利-伯克”驅逐艦項目中,美國不僅在一開始就制造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戰艦之一,也是最容易改裝的戰艦之一。最新下線的阿利-伯克驅逐艦在外形上與33年前的同類驅逐艦相似,但也僅此而已:仍在服役的老式驅逐艦已根據新式驅逐艦進行了更新。

老艦長:美國和英國皇家海軍都已失去引進新艦艇的能力

在英國,我們的替代防空驅逐艦83型需要避開所有這些陷阱。它必須先進(但不能太先進),從一開始就把該有的東西寫進去,然後在建造過程中不做任何改動。

然而,這并不容易。防空驅逐艦需要做的事情正在不斷擴大和轉變。未來制空系統(FADS)是這方面的統稱,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這一概念仍處于起步階段。

無論未來制空系統最終是什麼樣子,它都必須先進,但又不能太昂貴。它必須具有生存能力,機上人員不能太多。它必須攜帶大量(可在海上重新裝載)飛彈,但又不能太大太貴。它必須能夠反擊由廉價、簡單的無人機或飛彈發動的蜂群攻擊(即将推出的“龍火”雷射器在這方面應該很有用)。它還需要擊落太空中的彈道飛彈、從大氣層上層到海平面的超音速或高超音速飛彈,并抵禦水面攻擊(也包括無人機)。它應該能夠擊落地平線以下被機載雷達飛機等其他裝置跟蹤的目标。

毫無疑問,“紅海”事件已經證明,軍艦需要具備打擊岸上目标的能力--雖然除英國皇家海軍外,大多數國家的海軍都已具備這種能力,但還是要加上這一點。83型戰艦将需要能夠在距離其他艦艇數千英裡的地方進行分散行動,但也需要能夠在航母旁邊的特混編隊中進行分散行動(這是一個關鍵要求)。

這些要求非常複雜,有時甚至互相沖突,以至于有些未來制空系統概念根本不需要大型艦艇,而是依靠一支由較小的武庫艦和非乘員艦組成的艦隊。這在戰時可能行得通,甚至還能省錢(在讨論中從未遠離),但這樣的解決方案往往忽略了戰艦在99%的時間裡的任務是首先防止戰争發生。

老艦長:美國和英國皇家海軍都已失去引進新艦艇的能力

是以,在我看來,和平時期的行動、威懾工作、雷達實體學以及少量的傳統觀念意味着,未來制空系統的核心仍将是一艘驅逐艦的外觀,并可選擇增加遙控操作或重型武器。它不會是一艘龐大的巡洋艦,比如祖姆瓦爾特号,也不會是一艘小型且武器裝備不足的巡洋艦,比如瀕海戰鬥艦。

但是,未來制空系統現在就需要成熟起來,因為等式很簡單:沒有驅逐艦=沒有航母=在世界上太多地方沒有正常威懾力量。而且,如果它們不能及時準備就緒,我們從23型艦上就可以知道超過預期壽命的艦艇的運作成本,考慮到45型動力系統的複雜性和困難,如果我們不得不再次這樣做,情況會更糟。

是以,我對英國造船業正處于黃金時代的說法表示質疑。如果說我們進入了黃金時代,那應該是預算負責人終于認識到英國皇家海軍的經費已經變得多麼緊張,在面對日益增長的威脅時,這可能會影響到國家的防務,以及這不斷對海軍優秀員工提出的要求。

在美國,問題并不在于缺乏資金和遠見。因為,美國長期以來就有建立強大海軍的明确想法,并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美國的問題在于執行,在過去的三十年中,至少有三類主要艦艇未能大量服役,這使得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一樣,擁有大量30年前的艦艇。

好在兩國都有應對未來威脅的願望。兩國海軍現在隻需要獲得資源和自由來實作這一目标。就83型驅逐艦而言,現在正是采取果斷行動的時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