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作者:故事你我他

子虛烏有的"納稅人供養論"在當下社會愈演愈烈,這無疑是對公務員群體的極大忽視和歧視。然而,若深究起來,這一論點實在是有違事實和常理。讓我們翻開這一争論的面紗,看看隐藏在其中的殘酷真相。

現實一:公務員也是納稅大軍中的重要力量

"納稅人供養論"将公務員與納稅人對立,好像公務員就可以白白領取國家工資,從不納稅。這在事實上是絕對不成立的。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每一位公務員無一例外都要履行納稅義務,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個稅在大陸稅收大盤中可是僅次于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三大戶"。公務員群體的個稅繳納無疑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何況,廣大公務員消費習慣良好,同工同酬時也會繳納更多消費稅。是以從納稅角度來看,公務員和其他公民是"兩全其美"的關系,而非簡單的"供養"與"被供養"關系。

現實二:公務員創造的價值遠超工資支出

公務員群體并非閑散之輩,他們承擔着管理社會、治理國家的重任。教師培養下一代、醫生救死扶傷、警察維護治安……公務員的存在價值遠不止一份薪酬那麼簡單。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據相關測算,每增加一個公職崗位就能間接創造1.5-2個其他就業機會。同時公務員的日常消費也帶動了餐飲、交通、房地産等諸多産業發展。

換句話說,公務員及其群體實際創造的價值甚至超過了國家為其支付的薪酬成本。他們是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非被"供養"的對象。

現實三:公務員發展與國家建設密不可分

縱觀曆史長河,公務員與國家建設是相伴相生的。從古時行政官員維護國家運作,到科舉制吸引人才入仕,再到共和國公務員助力社會主義建設……公務員的存在是任何一個時期國家發展的重要推手。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在當下,公務員依然肩負着維護社會秩序、推進國家治理的重任。有人認為"供養論"者往往隻關注了公務員的"生"而未顧其"産",進而産生了這一片面認知。

現實四:尊重公務員和其他職業的平等貢獻

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納稅人供養論"都是一種不公平的論斷。它無視了公務員群體在國家建設和社會運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忽視了他們與納稅人之間互利共赢的本質關系。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事實上,公務員和納稅人、以及其他各行各業,都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我們應平等尊重每個職業的存在價值和貢獻,而不是人為地制造一些不實的"對立面"。

隻有充分認識到各行各業的重要性并實作互利共赢,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真正全面發展。各方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力,而非把沖突對立帶到如此地步。

許多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公務員隊伍的地位和作用。如北歐國家将教師醫生等視為社會骨幹,給予較高的薪酬待遇。紐西蘭明确指出,公共部門是支撐經濟和民生的基石。

打住!公務員是納稅人供養,這說法荒誕至極!

這些國家看清了公務員和其他職業的互相關系,沒有把他們歸于"供養"之列,而是視為整個發展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從這一點來看,大陸傳統文化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也同樣彰顯了平等相待、各盡其責的精神核心。

是以說,"納稅人供養論"違背了基本事實,也有悖了社會發展的基本邏輯。我們應該摒棄這一狹隘的認知,轉而樹立起對各行各業公平公正的評價觀念。隻有如此,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才能行穩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