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月子裡的寶寶,竟然還要控制體重增長?

作者:泌乳營養王文麗

喂養寶寶時,媽媽們特别希望寶寶能吃得多,長的多。

但實際上,有時候長得太快了,太多了,也讓我們擔憂!

幼年時期,是脂肪細胞長數量的時候,比如正常喂養長10個細胞,吃太好的寶寶就長15個,20個。等大家都成年了,脂肪細胞開始儲備能量,變大膨脹的時候,有更多脂肪細胞的寶寶,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儲備能量,因為她/他的脂肪細胞基數大啊,自然也更容易變胖。

為了以後的健康,從小就要重視啊。

驚!月子裡的寶寶,竟然還要控制體重增長?

圖源網絡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長的太好的嬰兒案例。

和兒科醫生一起查房,我們見到這個寶寶的時候,她剛好是15天。剛出生時,體重掉的比較多,大約7天恢複至出生體重。到15天時,體重已比出生時增加了400g。

媽媽回報說寶寶胃口挺好,總感覺寶寶吃不飽。每2-3小時就會主動要求讨奶。

因為親喂時,寶寶會拒絕媽媽的乳房,故媽媽将母乳擠出,倒入奶瓶中喂養,因母乳暫時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是以,采用母乳+奶粉的混合喂養方式喂養。每一餐能吃到90-100ml的奶量,且每餐吃飽後,寶寶會安然的睡去。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覺得挺好的呀,長的胖胖的,吃了就睡,多麼天使的寶寶啊!

但,我和醫生都表示,建議媽媽控制一下寶寶的體重增長速度。

驚!月子裡的寶寶,竟然還要控制體重增長?

圖源網絡

不是所有的寶寶讨奶多,就給那麼多。

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按需喂養嗎?按需喂養不就是寶寶要,就給嗎?人家寶寶現在吃得好好的,為什麼又要控制?我們說的按需喂養是指母乳喂養,你要,我就給。如果是混合喂養,可能會導緻過度喂養。

奶瓶喂養因為不需要寶寶怎麼用力,甚至不需要用力(奶孔開得大一些的奶瓶會自己滴滴滴的流出奶來),就可以吃到奶。這可比吸吮媽媽的乳頭輕松多了。10分鐘以内就可以喝完100ML,要是換做親喂,那不得單邊20分鐘,一場親喂下來40-60分鐘才能搞定。奶瓶喂養,讓寶寶喝喝喝,灌灌灌灌,喝完之後,滿足的睡去,很可能是吃太多了血糖過高,昏昏沉沉的睡去了。這個真的很不好!

奶瓶喂養不像親喂,因為喂養時間短,寶寶的口欲可能沒有得到滿足,她/他可能有點缺乏安全感,是以想吸吮乳頭。是以,吸吮的越多,用奶瓶喂養的寶寶就會超量攝入更多的奶。

驚!月子裡的寶寶,竟然還要控制體重增長?

圖源網絡

像類似這樣的情況,這樣調整來試試看:

  1. 每次喂奶時,先親喂,等寶寶先吸吮乳房。

但吃慣了奶瓶的寶寶,大多不會乖乖吸媽媽的乳房,寶寶很聰明,知道後面有奶瓶,很多時候親喂她/他就走個過場,吃個開胃小菜,等着後面的大餐。但媽媽們不要氣餒,養孩子不就是要鬥智鬥勇嗎?

不管怎樣,先親喂!

滿足她/他的口欲需求,滿足對奶的大部分需求,然後再瓶喂。

2. 用奶瓶喂養時,使用控速瓶喂法,盡可能的去模仿親喂的感覺(詳見瓶喂=乳頭混淆?瓶喂的寶寶會拒絕媽媽乳房)。

慢慢喂,不要灌,寶寶不想吃的時候,就拿走。

3. 嘗試先白天不額外加奶粉,寶寶沒吸完的奶擠出來喂給他/她吃。

多磨合,多嘗試,就能修正寶寶的需求。

#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