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作者:彭醫生科普健康

資料來源:

1.王一方.道德楷模的下凡[J].中國醫院院長,2012,(15):84-85+10.

2.韓方海,謝烨權.近端胃癌手術切除與重建方式的發展現狀[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24,33(04):531-538.

3.武慧君,何清,邸維平.1例贲門癌全胃切除術後吻合口狹窄患者的營養管理[J].甘肅醫藥,2024,43(03):279-281.DOI:10.15975/j.cnki.gsyy.2024.03.016.

今天要說的是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華益慰的故事,他出生于醫學世家,他的父母曾經開辦過一所在天津有很大名氣的華氏夫婦醫院,随後他的父親華毅又去擔任了婦幼保健醫院的院長,而從小受到家庭氛圍熏陶的他,理所當然的走上了醫療的道路,

并且由于他成績優異,1950年時從南開大學畢業的他,被直接保送進入協和醫學院,随後他又前往軍醫大學進行深造,也就是這段時間的累積,讓他理論知識儲備豐富,為日後行醫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在2006年,他榮獲感動中國的榮譽,國家給予他的評價題詞為“大醫有魂”,是的這短短的四個字,正是對他醫生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他稱得上萬古流芳的大醫,更有不畏困苦,舍己為人的醫魂。也正是如此,他在飽受疾病折磨的時候,仍然在手術台上忙碌着,忍着疼痛,給病人完成手術。

對于華益慰逝世前最大的遺憾,并不是關于自己的任何事情,而是還有兩台已經預約的手術,他卻因為重病無法完成了,因為他患上的疾病,是胃癌,而且還發展到了晚期,一位頂尖的惡性良性腫瘤專家,和癌症鬥争了一輩子,最後卻染上了這種惡性疾病,實在讓人惋惜且遺憾...

華益慰從發現癌症到逝世隻不過過去了一年時間,2005年,華益慰剛做完一台手術,下台後開始繼續吃沒吃完的中飯,沒扒拉兩口,華益慰卻是靠在桌子上,睡着了,這種事情時常都有發生,對就是吃飯都會睡着的事情,因為華益慰時時刻刻都在忙碌着,大概三天左右,他就會主刀做一台手術,這也讓他平均每年手術數達到了100台以上。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雖然在1998年退休了,但是為了幫助患者,他又重返了一線專家組,也正是這樣日夜的辛勞,他的身體慢慢垮了下來,身上各種頸椎腰椎的問題層出不窮,而且因為他常年手術台上一站就是十多個小時,是以這種久站也導緻他開始出現呼吸綜合征,雖然很多人都勸他注意身體,多加休息,但是他卻表示患者都是患有癌症的人,自己能休息患者卻休息不了。

是以,華益慰常常都處于疲勞的狀态,一有空閑的時間,他随便靠着就能睡着,可是這天在睡夢中,華益慰卻被胃裡的脹痛感所驚醒,随後看着桌前沒吃完的飯菜,華益慰也沒有了胃口,他按壓着自己的胃部,靜靜等待不适緩解,其實華益慰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因為這種疼痛也不是一次兩次發生了。

最近的一個月時間内,自己也能感覺到變瘦了很多,但是華益慰卻沒有去做全面的檢查,并不是懶,而是實在抽不開身,一項項檢查得花費大量時間,有些可能還要打麻藥,十分影響自己的工作進度,是以華益慰是一拖再拖,用自己的毅力挺着堅持下去。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是以,華益慰的症狀也是越來越嚴重,2005年的7月5日,華益慰因為胃部的脹滿,已經一天多沒吃食物了,他補充能量的方式,是葡萄糖的溶液,因為下午他還有一台甲狀腺腫物切除手術,他還不能倒下。

其實華益慰的同僚章曉麗已經知道華益慰最近的身體狀況很差,因為華益慰叮囑過她不要再受病人了,她也勸過華益慰取消這台手術,可是華益慰卻沒有同意,其實這是台很普通的小手術,很多主任都能做,但是華益慰覺得,這是病人對他的信任,是以自己必須得堅持完成。

手術中都在擔心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能不能撐住,而華益慰的動作确實一絲不苟,沉沉穩穩,細緻的操作讓人感覺不到他的身體有任何異常,而到了縫線的環節,大家都勸華益慰休息,這些活都可以做,但是華益慰卻堅持自己完成,一針一線,慢慢的傷口縫合完畢。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手術結束,華益慰再也撐不住,栽倒在了手術台下,這是華益慰做的以後一例手術,随後華益慰就确診了胃癌——晚期。華益慰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癌症患者的滋味,他也經曆自己曾經做過無數次的手術。

胃切除術,是胃癌的根治性療法,但是産生的副作用也是讓人難以深受的,華益慰在手術過後,失去了大半個胃部,而且因為失去了幽門以及胃窦,腸道内的消化液輕易的就會反流到胃部,刺激灼燒胃壁,使華益慰産生燒心的痛苦,因為這種痛苦,華益慰甚至不能平躺在床上。

他隻能蜷縮着身子,在背後墊上厚厚一層東西,半躺在床上,而後,華益慰又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症,他的腹腔内出現感染,因為這次感染,華益慰繼續接受了2次大手術,在第二次手術過後,華益慰對主治醫生說,不治了,不要浪費精力了,并且叫來了丁野華主任表示自己有話要說。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可是他說的并不是與自己相關的事情,原來雖然在病床上躺了許久,但是華益慰卻并沒有放松,他還是在思考許多問題,但是他并不是在思考自己的事,而是在想通過自己的病情做研究,希望對世人有所貢獻。

他找來丁野華主任,握住丁野華主任的手,表示自己的身上出現了多種并發症,有很多都是非常典型的症狀,是以自己的身體是寶貴的醫學研究資料,自己死後會捐獻遺體,而且請求丁野華一定要解剖他的遺體,讓後人能夠研究,丁野華哭着答應了。

随後華益慰又叫來了很多年輕的臨床醫生,并留下了兩個臨終遺言,也就是這兩個臨終遺言,幫助這些醫生快速成長,并且在日後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病人...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首先華益慰表示醫生和患者的關系,不能隻是冷冰冰不近人情的醫患關系,要展現醫護關懷,更要有相對應的信任,對于好的醫患關系來說,彼此足夠的信任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光是患者要信任醫生,醫生更要做到首先信任患者,當這種默契達到之後,手術的成功率也會上升不少,手術的操作也會進行的更加順利,最重要的是預後也會變得良好。

不要過度治療,華益慰在患癌之後,才明白原來一個簡單的胃切除術竟然能給人帶來如此巨大的痛苦,甚至比癌症的痛苦還來的更猛烈,是以他思索了當時自己一刀切的治療方式是不是一定就是正确的。于是他向年輕的醫生傳授了自己的經驗。

那就是面對癌症,不能隻想着怎麼解決癌症,還要想着如何讓患者生存,是以手術方案需要以患者的幸福指數為重,什麼是幸福指數呢,就拿胃癌來說,雖然全胃切除後,癌症複發的機率可能會降低不少,但是患者會因為手術出現消化道的各種并發症,這會極大的降低幸福指數。

回顧,中國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專家患癌,1年後痛苦離世,臨終的反思發人深省

是以華益慰表示,切除一部分,然後再用化療等治療方法,使得患者可以順進食,避免隻能接受鼻飼營養液生存,那是生不如死的治療方式,他推薦所有在身邊的醫生,盡量不要做胃全切除術,要保留一部分的胃,這樣還能留有消化器官,給自己的機體補充營養。

同時華益慰也表示,化療也不是胃癌必須要做的治療手段,華益慰因為化療,常常腹腔内會處于41攝氏度以上的環境,這種環境改變也引起了華益慰腹腔内的感染,随後連得這肝髒心髒等各方面功能迅速衰竭,這才導緻華益慰逝世如此快,是以化療藥物,反倒危害了他的健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