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作者:長江雲新聞

每當描寫家鄉,那些深情的字裡行間,有眷戀不已的風景,有回味不盡的美食,有笑意盈盈的親人,有治愈一切的人間煙火。寫家鄉,沒有滿分模闆,隻有滿分的愛。用文字給家鄉打Call,湖北的作家們會怎麼寫?

長江雲新聞聯合湖北省作家協會,邀請湖北籍作家為家鄉寫篇小作文。今天,湖北十堰籍作家李興豔帶你走進她的家鄉櫻桃溝村,賞漫山遍野的櫻桃樹,在白牆黛瓦間感受鄉愁。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李興豔

筆名李小奔,中國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報告文學《為了幹渴的北方》《大河飛鴻》 等。作品曾入選中國作協中短篇報告文學專項工程,曾獲“第十屆冰心散文獎”。

走進十堰,花海深處是家鄉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櫻桃溝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茶店鎮。櫻桃溝村為全國生态文化村、湖北省旅遊名村,因村裡有漫山遍野的野生櫻桃樹,故得名“櫻桃溝”。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2024年4月18日,茶店鎮櫻桃溝村少部分早熟品種的櫻桃已經成熟,沁人心脾的果香撲面而來,蔥郁的枝葉間點綴着一顆顆紅彤彤的櫻桃,鮮嫩欲滴。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遍山雪滿枝,細羽紛飛落。春日的櫻桃溝,在小小村落中移步換景,一樹樹櫻桃花綻放路旁,爛漫地綴滿枝頭,在風中搖曳生姿;一條條田園小徑阡陌縱橫,小橋流水盡收眼底;一幢幢白牆黛瓦錯落有緻,鑲嵌在青山綠水的花海中。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櫻桃溝的農民曆來有種植櫻桃的習慣,目前全村有4萬多棵櫻桃樹,最老的樹有百年曆史。人在村中走,好似畫中遊,如夢如幻的山水美景,吸引衆多遊客打卡拍照,将櫻桃溝的春天定格在鏡頭中。

文化中國行 | 鄉愁裡的櫻桃溝

作家李興豔筆下的“五零院”,是村裡僅存的一個上世紀50年代建的土房子。2014年,村裡用5000元錢買下來,精心改造。黃泥土牆、山木房梁、老式縫紉機、懸挂煤油燈等“老古董”完好保留,同時熱水器、大浴缸、轉角沙發、茶藝道具等現代化配套裝置應有盡有。除了“五零院”,還有“六零院”“七零院”“八零院”……這些根據年代命名的建築次第建成,成為農民改造建房的“樣闆間”。行走在櫻桃溝村中,有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這就是最樸素的湖北鄉村,居住着最可愛的湖北人民。大家守望家園,将一樹一屋都打造成了景觀,使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櫻桃溝村清新又溫暖,撫平了每一位遊子的心,也勾起每一位遊客的鄉愁。

來源 長江雲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