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本、英國增持托盤

作者:東瀛萬事通
中國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本、英國增持托盤

中文導報訊 5月15日,美國财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大陸3月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為7674億美元,減少76億美元,已是連續3個月減持。

在整個3月份,海外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為8.09萬億美元,按月增加1199億美元。中國大陸則連續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2009年4月以來最低。

另一方面,作為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的日本,于當月淨增持199億美元美國國債,規模增至1.1878萬億美元,總持倉連續第四個月創2022年8月日本政府幹預彙市前月以來新高。英國于當月增持268億美元美國國債,規模創新高至7281億美元,保持第三大持有國地位。

自2019年6月持倉超越中國以來,日本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2023年全年,日本隻有2月、5月、9月三個月持倉下降,全年持倉淨增加631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日本持倉連續六個月、最近十個月内第九個月增持。

中國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本、英國增持托盤

總體而言,截至今年1月的海外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為8.02萬億元,按月減少324億元。中國大陸在今年1月減持186億美元美國國債。據分析,中國的減持更像是舊債到期後不再購買新債的被動式減持。

3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7674億美元,環比減少76億美元,持倉在連增兩個月後又連降三個月,總持倉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依然是僅次于日本的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家地區。

從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2023年全年,中國的美債持倉淨減少508億美元。全年隻有3月、11月和12月三個月增加,減持的九個月中,除4月和10月外,其他月份均減少超過100億美元。今年3月,隻有中國大陸、比利時和法國的持倉下降,中國大陸的降幅最大,後兩者的持倉分别減少29億美元和9億美元。

中國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本、英國增持托盤

據悉,2023年7月-2024年7月是美債到期高峰。這期間大概有約8.2萬億美元的債務到期,占未償還債務總額的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美國聯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預計不會低于2萬億美元。疊加即将到期的8.2萬億美元美債,美國需要發行約10萬億美元的新債券,以實作“借新債、還舊債”的目标,并滿足财政開支需求。

是以,美國用晶片和光刻機卡脖子,中國反手減持美債,講究有來有往。當然,這對于美國發新還舊來說不是好消息,是以之前耶倫通路中國,就是從美債的角度出發的。

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導緻美債價格下降,負估值效應導緻中國對美債持倉量被動降低;另一方面,美國持續加息,将導緻美元大量回流至美國,為了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正常的國際貿易中的結算就需要補充美元;其三,俄烏沖突以來,美國直接當機俄羅斯的美元資産,中美現在也進入對抗通道,目前情況下,持有更多地美債,對于中國來說,并不是好的選擇。

當然對于美國來說,中國減持美債并不是多麼不能接受的事情,目前的美債還是僅次于黃金、最受市場願意購買的金融産品。而且,美債最主要的閱聽人其實是美國人民。根據資料顯示,自2023年起,美國新發行的美債有70%是由美國家庭購買的。

中國國家外彙局公布,截至3月末外儲3.245657萬億美元,連續四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大關,環比增長0.62%,連增兩月;3月黃金儲備連續第17個月增加。外彙局重申,外儲規模受匯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指出3月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産價格總體上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