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法國展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作者:今日工程機械
從法國展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法國國際工程機械與建材機械博覽會(INTERMAT)是世界三大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之一,INTERMAT 2024 設定了“低碳”的主題,一千多家參展商都展示出了自己最新的低碳裝置,縱觀此次法國展,可以看出歐洲乃至國際工程機械市場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前景。

///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文|今日工程機械

本文約3060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

01

低碳成為共識,渴望得到政府支援

這屆INTERMAT展聚焦了可持續發展問題,2019 年12月公布的《歐洲綠色協定》成為了新時期歐盟氣候政策的綱領性檔案,檔案宣布2030年要達到相較1990年縮減60%的碳排放和2050年之前實作碳中和的要求,同時在對INTERMAT展會經理Christophe的專訪中,他在回答低碳推進最大動力是什麼的問題時表示,最大的動力并非政治要求而是群衆自發,他說“低碳是政治觀點,但政治觀點來自社會需求,人們今天可以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看到了洪水、台風和海嘯等氣候災害比以往造成了更大的危害,是以,到2050年實作零碳排放的目标也是一種社會需求,因為有這種社會需求,才有這種減少碳排放的政治需求。”歐洲國家人民的環保意識一向較高,挪威政府曾對電動汽車購買者進行消費調查,結果1/4的受訪者都表示購買電動汽車是出于環境效益的考慮,低碳已在歐洲達成共識,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低碳化的推廣。

歐洲建築聯合會的5位主席也在展會上簽署“支援建築裝置脫碳的4個關鍵”的宣言,其中列出了他們的4個承諾:正确使用新能源,節約能源,做好工作,完成企業社會責任。協會将與企業共同行動,衡量,設定軌迹,提供具有高氣候效益的解決方案,支援企業走低碳路線。在對Christophe的采訪中,我們還了解到歐盟針對企業的碳足迹進行審計以保證低碳工作的進行,來對脫碳工作進行監管,同時在采訪中他也強調了電池以及氫能源在綠色發展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各個企業都展示了數百種由電池電動化或氫燃料等其他新動力技術驅動的新産品,同時還有很多參展商同時帶來了産業鍊中的電池,電機,儲氫罐等多元産品矩陣,針對整個産業鍊,展示了能源的供應,存儲的解決方案。卡特彼勒帶來了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可以讓電動裝置充電并做好工作準備。卡特彼勒表示,其電池儲能系統(BESS)是為快速即插即用安裝和內建而設計的,可與柴油、天然氣或可再生能源的任何組合相容。BESS提供了一系列全面的充電端口,幾乎可以與任何電動汽車相容,充電時間約為20-40分鐘。沃爾沃遍達展示了公司全新的電池儲能子系統,包括高能量密度電池系統、熱管理系統、高壓電纜和配電系統。沃爾沃遍達子系統解決方案中的電池組已針對工業用途進行了優化,具有優異的充電率,可以實作快速充電和快速放電。是以,該子系統将使電池儲能系統原始裝置制造商在能源密度為優先的領域受益,如峰值削減、能源套利、電動汽車充電和臨時電力需求等。沃爾沃遍達還展示了其用于非公路應用的電動傳動系統。該系統采用新型立方體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了40%,與原來的扁平電池相當。兩種類型的能量容量分别為90kW·h和94kW·h。

歐洲的電動化裝置還處于起步階段,而國内對于電動化的探索已有一定的時間,擁有一定的經驗,柳工的歐洲市場銷售負責人表示柳工希望能引領歐洲市場的電動化變革,柳工帶來全電動裝置的同時還帶來了快充高續航的電池組;三一帶來的電動正面吊具有安全穩定節能的特點;臨工集團展示了全系列電動化産品。

展會期間還進行了能源轉型會議,電池電動裝置的成本可能是其他技術的兩倍,政府補貼是幫助為可持續能源轉型提供資金的一種方式,INTERMAT的許多讨論都集中在這方面缺乏财政激勵措施上,希望政府能夠出台相關政策,同時很多電動化裝置有續航能力低,需在現場有充電條件,充電速度慢,安全性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02

智能化或将解決歐洲老齡化再就業

歐洲有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歐洲的老齡化到2050年會進一步加重,目前歐洲解決老齡化的主要方式分為發展智慧養老、發展老年教育;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鼓勵延遲退休以及改革養老金制度,其中勞動力老齡化會降低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産率,年長勞動力可能無法适應高強度的工程機械工作,而推進智能化發展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也讓推進自動化成為發展趨勢,同時無人裝置,也可以彌補中年勞動力的缺失。

從法國展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INTERMAT展會經理Christophe在采訪中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技術将會發展得非常迅速,同時也會面臨更多挑戰,勞動力短缺就是很大的挑戰,這屆展會有一些無人裝置的展示,這可能是未來的新趨勢,因為我們缺乏在現場工作的勞動力,是以無人駕駛裝置,也許是解決勞動力問題的一步。

在創新方面,INTERMAT創新獎提名了一系列智能獎項,評審的标準并不隻是針對新産品,而是真正意義上技術的創新。卡特彼勒的遠端操作平台能夠確定100%連接配接車隊與裝置使用的資料,客戶可以在平台上傳輸資料,并能夠獲得帶有基準和二氧化碳排放月度報告;客戶能夠直接獲得遠端診斷服務;同時該平台基于日常裝置的健康資料、曆史工作資料和裝置所在地區的工況資料和制造商資料,通過使用人工智能,結合代理商團隊的專業知識,提供個性化的預測性維護建議。小松智慧建設歐洲正在開發一種平價、互動性好的工具集,用于收集竣工的地形資料,通過對地形資料的收集和可視化,小松能夠實作縮短施工時長和回報周期。同時無人駕駛汽車也同樣出現在展會,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03

歐洲屬具向中國市場擴張,中國企業向外擴張

屬具在歐洲已經發展了近40年,安裝率超過了95%,具有多樣化、專業化等特點,但是在中國,屬具行業還停留在相對初級的階段。比如在歐洲,一台滑移裝載機搭配不同屬具就能搞定所有的園林施工,但國内園林工作仍以人工為主;再比如道路養護的銑刨作業,一台滑移裝載機搭配自調平銑刨機等屬具,就能完全勝任道路坑槽病害日常維修,如:銑刨、清掃、鏟裝工序,一機多用被發揮得淋漓盡緻。但在國内基本采用小範圍人工破拆和封路動用大型裝置整體銑刨的方式。國内現有的屬具企業追求價格内卷,很多現有的通用屬品質較差,歐洲的特種屬具企業關注到了中國市場。

在INTERMAT上,西麥的亞太地區負責人Stefano Ferrando介紹了西麥屬具在歐洲的發展推廣情況以及對中國市場發展的展望,他介紹了在歐洲市場屬具已有了穩定的發展、大規模推廣和很高的滲透率。2020年西麥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疫情後的2023年有了大規模發展,同時西麥為中國研制了專屬的屬具,并在未來一段時間内更加專注于中國市場,解決曾經的問題。

近些年中國也面臨着生育率降低,老齡化等問題,推進機械化程序迫在眉睫,随着房地産遇冷大型基建項目減少,不難推斷工程機械主機裝置需求量會逐漸減少。中國建設領域正在告别“大刀闊斧”,向“精雕細琢”轉化,這都支撐了多用途工程屬具迎來發展的春天。

這屆INTERMAT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中國參展商。帶來了最新的整車裝置,說明了中國企業推進全球化的雄心。中聯重科海外公司總經理助理範志德先生在INTERMAT的建設簡報會上表示,中聯重科海外目前産生的全球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37%,“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兩三年中在全球範圍内重組了我們的戰略。每年我們都意識到全球市場的增長非常有利。是以,現在我們不僅僅依賴中國國内市場。對我們來說,我們更多地關注全球市場。這是我們的戰略。”

針對西歐建築業發展低于全球的局勢,西歐各國對新機的購買力有限,出口電動裝置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對于政治局勢動蕩且工程機械裝置大量依靠進口的東歐,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以俄羅斯為例,俄烏沖突前,奧地利、德國、意大利以及其他西歐國家品牌是東歐地區工程機械的重要,沖突發生後,俄羅斯對外貿易夥伴關系發生變化,這也為大陸工程機械品牌的市場拓展帶來一定機遇。

中國市場正在緩慢複蘇,但徐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中國制造商依然尋求擴充到其他市場,如此多的中國整機廠參加INTERMAT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中國企業的全球雄心。

從法國展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往期内容推薦

RECOMMEND

特别報道

▎ 2024一季度工程機械進出口情況分析

▎ 2024上市公司一季報彙總

▎ 專訪INTERMAT官方:近六年中國企業獲得了更強的國際競争力

▎ 撐得住

調研

一季度代理商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4月流通領域市場監測 丨 1月 丨 2月 丨 3月

資料

1月 丨 2月 丨 3月 丨 4月 丨 5月 丨6月

7月 丨 8月 丨 9月 丨10月 丨 11月 丨12月

基建

▎ 總投資63541.9億元,全國8562個重大項目開工

卓衆工程機械傳媒機構

從法國展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聲明:凡本公衆号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檔、音頻、視訊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公衆号釆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檔等内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公衆号所選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登載供讀者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涉及費用問題,需要删除“不宜上網供大家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釆取适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