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作者:新甕安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時下正是刺梨花綻放的季節。在永和鎮白水河社群的刺梨種植基地内,一簇簇刺梨樹随風搖曳,一朵朵刺梨花在枝頭競相綻放。紫紅色的刺梨花點綴着初夏的村莊,也照亮了群衆産業增收緻富的希望。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據了解,刺梨果肉中含有豐富的VC、VP、SOD,還富含人體必須氨基酸、微量維生素等,素有“三王水果”“VC之王”的美譽,是可作為藥食兩用的植物。永和鎮白水河社群平均海拔1100米,有着适合刺梨生長的地理氣候條件。為了更好帶動群衆發展産業,當地成立了傲隆專業合作社,采取“農戶+基地+合作社+公司”的方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發展種、養、銷為一體的産業鍊。從2019年至今,社群已經種植刺梨1300餘畝。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永和鎮白水河社群黨總支書記、主任劉紹東告訴記者,刺梨是當地就有的品種,管理沒那麼精細,産量也高,适合合作社種植,在選擇産業發展時大家一緻認可發展刺梨産業。

陳銀龍是白水河社群群衆,這幾天都在基地忙着給刺梨除草。由于工作細緻、認真負責,基地長期聘用他進行刺梨管護。說到這個工作,陳銀龍很開心。他說:”我們有10來個人長期在基地對刺梨進行管護,一年算下來要工作90來天。除了需要割草打枝的時候,平時我們還是一樣在家裡做農活,一年可以額外增加1萬多塊錢的收入。”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在刺梨種植的過程中,除了日常管護,采摘時節需要大量人工。每年九十月份刺梨果實成熟時,每天到基地采摘的群衆就有300餘人,一年下來基地用工量達2000餘人次。永和鎮白水河社群黨總支書記、主任劉紹東說:”來基地務工的群衆我們優先考考慮脫貧戶、低保戶還有家庭困難的,解決了群衆的務工就業問題,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如今,白水河社群的刺梨已經漸漸進入豐果期。2023年,基地采收刺梨20餘萬斤,收入達到40餘萬元。從今年的長勢看,預計産量能達到30餘萬斤,收入達到60餘萬元。在符合刺梨收購标準條件下,基地引進刺梨加工企業對刺梨實施保底收購,實作加工企業與基地分工協作、合作共赢,切實保障群衆收益,提升了群衆發展刺梨産業的信心。

目前,永和鎮的刺梨種植面積已達3200餘畝。據了解,當地按照“紅岩觀溏流水魚、長嶺木孔稻花香、垛丁萍水辣椒紅、洗馬後壩果蔬甜、白水河畔維C王”的産業發展思路,種植茶葉16900畝、精品水果4600畝、中藥材6000畝、辣椒5000畝,養殖稻田魚2500畝,帶領群衆拓寬緻富路,唱響緻富歌,助推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來源:甕安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李峤橦 李永春 趙才旭 鐘明超

一審:陳珊萱

二審:冉婷婷

三審:李永春

監制:王成義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
緻富“金果果”!甕安這裡種了3200餘畝